第二十九章:妇联
作者/周中华
河东这块黄土地上首批迎来了这么多的高中生,似乎给河东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知识群体。农业学大寨,科学种田已经在各大队开展。改造盐碱地,引进墨西哥高产小麦已经在大队试验田试种。李静在大队担任了“墨麦”试验田的主要负责人。并且担任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和大队妇联会主任。这是她回乡以后最忙碌的时候。试验田需要打理,团支部需要组织,妇联会的工作也需要去做。看是琐碎的工作,实际要做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李静本身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什么事情都想做的更好。
“墨麦”试验田主要由李静和李天胜负责管理,试验田设置在河东村边的河滩地,因为这里的土质比较好,也比较湿润,播种以后就需要专人看护。由于离村子比较近,家家户户养的鸡成群结队的到试验田去刨种子吃,没几天试验田很多地方就被鸡刨的一片片没有了种子。李静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要求大家把鸡圈起来。可是散养惯了,圈起来又没有鸡食喂,个别人家就明着圈起来,实际仍然是放养。等发现了就说没有圈好,自己跑出去的。
为了惩治这些没有集体道德的人家,李天胜在试验田的旁边立了“已撒农药,请管好自家的鸡”的牌子。可是这些人家依然我行我素,看看自家的鸡仍然天天去刨试验田的种子安然无恙,心里美滋滋的。知道李静不会真的撒农药。可是,试验田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了,李静非常着急,挨家挨户的再一次告诉大家,管好自家的鸡。可是那些沾沾自喜的人家依然是你说你的,我放我的。李天胜出主意说:
“咱不如在地里真的撒一些农药泡过的种子,药死几只鸡,那些不要脸的人家就会圈起来,要不然这试验田用不了多久就让这些人家的鸡给刨完了,我们还试验什么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养鸡户也确实不容易,全家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孩子们的书本费都靠家里的几只鸡来支撑,你真的把鸡药死了,她家的经济来源就没有了,那样做有些不合适啊。”李静反驳道。
“可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试验田被个别人家给毁了啊!”
“我们可以再去做做她们的思想工作,我相信她们会明白试验田的重要性的。”
“和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做思想工作,那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啊!”
“工作没有做到位,怎么就是白费啊,这个工作我去做,你把下一步预防麦秆蝇的预防工作计划一下,看看需要买什么样的农药,还要购买喷雾器,以及配套的器材,这些都需要大队审批去购买啊,眼看着麦苗已经出土,用不了多久就一片绿莹莹的了。看鸡的问题就交给我吧。”李静说完,起身就去试验田附近那些个别人家去了。
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石梅一家。石梅这个女人能说会道,在家里把老公治理的服服帖帖,让朝东不敢朝西,让打狗不敢撵鸡。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是由于惹不了老婆,只好装聋作哑。石梅看到李静来了,嬉皮笑脸的说:
“吆,这不是妇联会李大主任啊,怎么有空来俺这平民百姓家了啊?“
“大姐,我还是为了试验田的问题来的。“
“试验田关我屁事,那是你们知识青年的事情,是你们大队干部的事情,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大姐,试验田是关系到咱大队能不能推广墨麦种植的大问题,你看家家户户都把鸡圈起来了,你家能不能也把鸡圈起来啊?“
“老娘自打初级社高级社就这么散养的,俺圈起来你给发鸡食啊?“
“大姐,你不能这样想,大队是我们大家的,推广墨麦是一件好事,如果真的在我们河东试验成功,墨麦的产量是非常高的,到时候我们这里就是墨麦高产田,还愁你这点鸡食啊。“李静苦口婆心的话语多多少少在石梅的心里留下了一丁点的印象,慢慢的石梅的态度没有那么强硬了。
谁知道就在这时候,李天胜在李静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李天胜为了有效的教训石梅这样的家庭,偷偷的在试验田的边缘撒了一点拌了农药的种子,石梅家的六只鸡看到粮食疯狂的啄食,李天胜赶过来驱赶,可不一会三只活蹦乱跳的鸡摇摇晃晃的倒在了地里。这一下可惹下了大麻烦。石梅用箩筐擓着三只死鸡领着两个孩子去公社又哭又闹。说李静断了她家的所有经济来源,说李静就是一个右派分子的子女,就会欺压百姓,祸害好人。是不是正如石梅说的,公社的这些人心里都有数。石梅依仗着一副好脸蛋,把丈夫踩在脚下,与大队的某些人眉来眼去,在河东颇有几分姿色,能说会道,也敢说敢闹,在石梅的眼里没有谁能让她惧怕,也颇有一些名声。公社办公室的人也只能连说带哄,把石梅打发回去。并且答应石梅一定要调查李静的情况,认真处理这件事。
对于这件事,李静非常坦然的承认了所有的错误都是自己造成的,与李天胜没有任何关系。并且愿意接受大队或公社的任何处理决定。不论是大队,还是公社,谁都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所以大队和公社采用了拖的办法,让时间慢慢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李静虽然承担了全部责任,而李天胜心里最清楚。本来自己和李静一起被分到“墨麦”试验田,希望通过在一起工作逐渐增加李静对自己的好感,慢慢地让李静认可自己,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可没成想自己的一个错误做法让李静一个人承担了全部责任,自己心里非常难过,几乎感觉无法在面对李静。所以,自己决定申请去东方红水库支援农村水利建设。并且得到了公社的批准。李天胜走了,试验田留给了李静一个人打理。
收获的季节到了,“墨麦”成熟了,根据种植面积计算产量,并没有比传统的小麦高了多少,而且病虫害也比较多,特别是麦秆蝇泛滥的时候,如果打药不及时,会大面积死亡。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墨麦”不如传统的小麦好吃。“墨麦面”感觉有些黏,口感不好。所以大队放弃了大面积种植墨麦。
随着入冬开始,农田里已经没有多少活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积肥和号土。“号土”是为了整修农田基本建设取土方便。太冷的天气社员们就集中在大队或生产队队部学习。公社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宣传队队长是李静,七四届的回乡知青和村子里能够吹拉弹唱的社员十多个人组建成了河东文艺宣传队。
河东由于有了高压电,整个村子里夜晚非常明亮,大多数人家已经安装了电灯,电灯让村子里一下子变得灯火辉煌,似乎让这个安静了几百年或几千年的村落焕然一新,迅速迈进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电灯的普及,让村子里多了很多新玩意,磨面不再用柴油机,演电影不在自带发动机。生产队在李静的筹划下还购买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会有很多村民及孩子们聚集在大队部看电视。李静利用这个机会也给大家普及一些科学知识,让这个冬天的文化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李静还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妇女开展孕妇的“四期保健“、生育与健康知识宣传。一开始,有些妇女不好意思,有些妇女甚至对着李静的面嘲讽李静,一个姑娘家的和这些老婆蛋子讲怀孩子,讲老婆汉子的秘密生活,甚至有的直接说李静就不是一个什么黄花大闺女,咋脸皮这么厚,和大家说起男女之间的事情面不改色心不跳。河东人,就是河东人,没文化真可怕。河东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夫妻之间做的多过分没有人知道,可是让人说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很多妇女深受其害,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未婚先孕现象非常普遍。作为一个妇联会主任,有父亲李奉儒老中医传授的医学知识,有自己爱看书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李静本想给更多的妇女提供一些帮助,让更多的妇女健康自信。可是,事与愿违,无知落后的大环境仅凭一个李静想改变确实有些难度。不过李静尽力了。也许多少年以后会有人明白李静的一片苦心。毕竟时过境迁,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她这一届的妇联会任职期间,做到了科学,做到了前卫,做到了尽职。这也给河东留下了让后人认可的功绩。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