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69——溜冰达活泉
荣玉奇
最近几天特别冷,有一天最高温度零下4度,最低零下15度。达活泉公园的人工湖,结了厚厚的冰,我看到孩子们在冰上玩耍戏嘻,玩得特别开心。不禁想起一篇关于滑冰的旧作——《溜冰达活泉》,写于十年前,发表在《牛城晚报》上。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溜冰达活泉
时令已经过了“小寒”,进入一年最冷的时期,这几天的最低温度都在零下10度左右。达活泉公园的人工湖,结了厚厚一层冰。我每天早晨去达活泉公园锻炼,除了跑步、爬山外,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溜冰。一开始,我不知道人工湖的冰有多厚,不敢冒然走到湖冰上去。可是后来看到,有不少人在冰上玩耍。我也试着走到冰上,用力跺了几下,感觉冰层很厚,于是开始放心滑起来。
溜冰的感觉,真得很惬意,很别致,很有一番别样的感受。诺大的一片湖水,像一面硕大的墨绿色的镜子,铺在人工湖里,显得那样静谧,那样整洁,那样庄严,那样肃穆。置身于这面大镜子的中央,放眼望去,忽然没有了碧波荡漾,忽然没有了风吹湖面的波涛声,忽然不见了游艇点点,忽然不见了岸边垂钓的渔翁,还真有点不习惯。
然而,溜冰带来的乐趣,也许是其它活动不可比拟的。小跑几步,然后叉开双脚,做航母指挥舰载机的“style”状,口中吹着口哨,向前溜滑,身体在惯性中飞速前进,还真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味道儿。
想起来,这溜冰的技巧,还是儿时在农村老家学会的。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老家村子里的坑塘里,一年四季总是有很多水,一到冬天,坑塘里结了厚厚的冰,那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找一块木板,前端拴上一条绳子,就是自制的土冰橇。坐上几个孩子,前面有两人拉着绳子,后面几个孩子用力推坐着孩子的肩膀,于是一堆孩子在冰上飞奔起来。孩子们轮番坐在冰橇上,喊着、叫着、跑着、跳着、笑着,那种滑冰的快乐,真得让人心旷神怡、兴奋异常。
今天是周末,我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来这儿溜冰,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玩得很快乐。看来,冬天的达活泉,虽然草木凋零,虽然寒风凛冽,但唯有冬天,才可以体验滑冰的乐趣。
(原载2013年1月11日《牛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