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五观钟鼓(外二首)
李军
西安城内人山海
站在钟楼望东西
游客步移都难迈
抒放压抑感觉来
观古慢品小吃买
步履望远看南北
队伍站成长龙排
鼓楼演出围坐嗨
收获满满可实在
车水马龙熙攘攘
目睹三年新冠害
回民小街人脚踩
游记西安馆藏采
广济路上望无边
华山像机史册载
知明全国全覆盖
2023年1月26日傍晚19点15分
大年初五
难忘的美好之日
选择了去钟鼓楼游遛
没有想到的人
在钟楼周边全是观光的外地客人
特别醒目的一棵全光灿灿的摇钱树
带来最好心情的那面比人还高的大鼓
在往东移动
广场挪个步都不易
可见三年新冠
在漫长时间对人的种种压抑
单就看西安钟鼓楼
走动转个身都不容易
在古楼下不远处
西安影象确实又将我吸引过去
古老的三秦文化
记录着苍桑和勤劳
全是陕西的名牌产品
其中第一代华山牌相机就在此展
第二代三代就是我父亲设计八十年投产
虽然它这里没有
但钟楼面对那十多米的横幅记录一切
心中自然存在自豪感
在拍照中曾经的老牌产品还是有吸引力
能看到民国现存的一些东西
确实增长见识
而且总是看不个够
回民街更是水泄不通
名贵小吃著名天下
来西安不到此太过于遗憾
挪了几步便是售票点
我掏出军人优待证
工作人员友好的态度也很热情招呼
扶着栏杆上了古楼
首先是一米八的大鼓
介绍制鼓的年月
并且用了多少个泡钉
认证达世界迪尼斯
二十四节气的中型鼓
详细的讲明内容
走进古楼二楼
全部是明清家装
名贵作品成稀世珍宝
中华文化的地道
用时间演义手工的精湛
名人字画让人叹服
彩画古旧而新颖
热闹的大西安
这是咱秦地的宝库
千年的文化遗产
钟楼坐落在东西大街
南北十字的盘道
在修地铁的时期内
加固的象穿了件袈裟
保护更加让人放心
穿越地道还是用军人退役优待证上去
心情高昂
说了一句话
父亲领我五十年上过
现在真六十年了
上面记载修建以及更多的文献
详载钟楼东迁
一个具有历史的文化名城
只要走任何个点
都能走到故事的前沿
品的是文化餐
钟楼上的那囗大钟
在我的记忆在原位置从没动过
游览四周如今的西安大街繁华似锦
站在上面看南门气势宏伟且壮观
我爱美丽的大西
也更爱我的家乡
秦地脚下的土
散发着我的乡情
今年初五的最大收获
优待证发挥了作用
免费于曾当过兵的人
让秦人了解更多的陕西文化
2023年1月27日凌晨05点18分
军营生活的难忘
没有出过远门的我
第一次到了远方
刚走出校门
思想是单纯的
便有当兵的念头
家人的支持
我胜利的过了关
现在六十日立
思想自然进了新状态
当看到战友的时候
对医院深厚的情谊总在脑海闪现
首长们对新兵的爱戴
我永远忘不掉管理员和司务长
记忆在不断的增加
每看到微信
自然想到更多细节
当兵短暂
其间付静大姐还在
把我当小弟弟来对待
来晚的我未曾见过大姐宋秀花和颜宏姐
一同而来的李宁王淑珍及任孟洲
幸福的人生在军营
用赤诚的心对待生活
要用一生的时间走
新疆看起来荒凉
但文化氛围是很高
因为那一叶绿州
点缀着红旗和五星
那一缕缕青山
遍野的羊群蒙古包
感染着我的心序
一张夏天的老照片
在地窝子门前的葵花地站立而拍摄
穿着洁白的军衬衣
没有多少军照的像片很是珍惜
不象现在照像很容易
但我把付姐发给我的照片洗了细心保存
一段历史有它的含义
是军营造就了友谊
很珍惜部队的这段情感
服役后回到军工
两代人的奋斗历程
造就了我的性格
伊犁好听的地名儿
少女般的心灵
演艺着地域文化的美
风景如画添彩加虹
医院的砖房
在深深的脑海存根
没有这段经历
也不会有来之不易
做好自己的人品
如橄榄树树枝绿绿长久
医院那方草地
影响着我的全漫
管理员高旭峰对我关心没有忘怀
司务长裴明喜对我关心回地方念念不忘
阳光的春天
伊犁的雪还是那样美
象人的心更加洁净
2023年1月26日早上09点30分晴天
作者简介:
李军,男,1962年8月出生,本名李恒军,祖籍陕西眉县常兴,军人世家。中国优秀文学家,中囯优秀军旅作家及中国诗词艺术家,西安局集团公司离退处老文协编辑委员,中国百家姓风采人物大典组委会顾问,中国风釆人物全媒体顾问,周秦汉唐荣誉主席兼副会长,中国孝文化研究传播会荣誉副会长,陕西楹联诗词研究会会员。近数年作品被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地方志,西安图书馆,西安工业大学,西安档案局,宝鸡图书馆及眉县图书馆,档案局,其中情愫陕西天山情和喀什桥畔的琴声收藏于新疆伊犁州图书馆,我的祖父一书收藏于延安杨家岭,刘志丹将军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亊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还有我们眉县的红色基地扶眉烈士陵园也被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