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六)
作者:杨浩然.偶然
六、懒汉请酒,越喝越有
俗话说,穷人乍富,挺腰鼓肚。
一交腊月,腰包鼓起来的乡下人,一下张扬了起来,大男小女们天天赶起了四大集。
市场一开放,好多新鲜玩艺儿一下涌入了人们的眼帘,弄得人有些眼花缭乱。小年一过,集市上更热闹了,卖粮的、卖肉的、卖油的、卖果的、卖鞋袜的、卖布匹的、卖成衣的、卖玩具的、卖糖葫芦的、卖牺口的比比皆是。赶集的更是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者大有人在。大年还没到呢,大姑娘小媳妇们就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了;小青年们也不示弱,什么西服、领带、喇叭裤、鸡腿裤、筒裤的就穿上了,有得甚至带上了蛤蟆镜;老年人虽舍不得花钱为自己打扮,却有治不全的年;最高兴的当数孩子,吃什么买什么,不用操心就有新衣穿;最悠闲的顶数那些青壮年,累了一年,攒了俩钱,到集上晃荡一通后,一回家就三五成群、四五一伙的摔起了扑克。摔累了,回家喝酒。喝完酒继续战斗。
早在冬月初五,小勤就生了,而且是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喜得没法儿,就把小勤当成了香饽饽。不仅娘家娘疼,婆婆拿她比娘家娘更疼。俩老太太争着伺候,把牛鑫直接赶下了岗。
下岗后的牛鑫给儿子起完“冬冬”这个名字后,就伦落为家庭编外人士了。
干什么呢?牛鑫很迷茫。里里外外有父亲张罗,伺候月子又插不上手。赶集吧又不知买啥。摔扑克吧,又觉得没意思。于是,便关起门来看起了书。
其实,也没几本书可看。几本古典小说已经翻烂了,从集上买的几本电影画报已看了无数遍,也就邮局小王送给他的那些报纸还有些看头儿,但也没多少新鲜内容,便一门心思的爬起了格子。
调子定好后,写什么呢?就写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变化吧!三写两写,就把父母姊妹、邻姓百家、岳父岳母、妻子儿女融进去了,一发不可收的垒出了十八万字。为了验证自己的垒字技术是否合格,他打了个通宵,把第一章整理了下寄给了编辑部。
五年前读高中的时候,牛鑫曾给这家编辑部投过稿,虽然只发了个短篇小说和几首散文诗,却在学校出了大名。打那,他和方编辑一直有书信来往,虽然投好几次才中一篇,但从不气馁,方编辑看中的就是他这一点。
过年请节酒是这一带的习俗,请的对象主要是本家长辈及德高望重的同辈。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请到元宵节。由于本家人户多,各家都想表现一番,故一日三餐都会有人请,轮到牛鑫时,已经是正月初八了。
牛鑫也想露露脸,便让母亲帮着弄了一大桌子菜,然后挨个请了起来。还好,长辈们都到了场,平辈的村支书和炮蛋也给了他面子。寒暄落坐后,牛鑫开始敬酒了。
“各位长辈、两位大哥过年好!过去的一年我违反祖规,拿庄户活当儿戏,还混了个懒汉名号,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父母,给长辈、长兄们丢脸了,敬酒之前先赔个不是。”说完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端起酒敬了起来。第一圈儿刚敬完,门外响起了车铃声,邮递员小王来了。
小王与牛鑫年龄相仿,俩人挺合得来,每次来送信都会进屋啦半天,到了饭点也不客气,坐下就吃。这次照样,给大伙拜完年,就主动找个板凳坐在了书记与牛鑫中间。
牛鑫正准备敬第二轮呢,小王却抽出一封挂号信让他签字。
“喝完再签。”牛鑫说。
“别,是方编辑的。”小王说“大过年的就来信,而且还挂了号,是不是你的大作有戏?”
牛鑫一听,顾不上签字就把信撕开了:“猜的没错,待会儿奖你一杯。”
小王夺过信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牛鑫老弟,过年好!
大作已拜读,棒!!二十多章在本刊连载得两年发完,太慢。请将余稿整理好,直接交出版社如何?要稿费、留版权任选。
见字速回。
此致 方放
“行啊牛哥。”小王兴奋的举着信笺大声道“好消息,牛哥的长篇小说快发表啦!”
“咋呼什么?”牛鑫捅了一下小王,端起酒杯继续敬了起来。
但敬归敬,发表小说的消息还是引起了不小波澜,有位长者接过酒问:“是《杨家将》《岳飞传》那样的小说吗?”
“是,也不是。”牛鑫说“人家写的是保江山征战沙场;我写的是农民种地,如何致富。”
“好啊,写农民实在。”长者说着,一饮而尽。
“出书给钱吗?”炮蛋问。
“给,论字给。”小王接道“二十万字少说也得几千块吧!”
轮到书记敬酒了,他的嘴皮子功夫真是不一般,三言两语就把一群老爷子的酒兴调动起来了,没费吹灰之力两盅酒就下肚了。
炮蛋更直接,只说了句:“长辈过年好,晚辈给你们拜年啦”,就连喝两杯,先干为敬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彼此间的混战开始了。小王借花献佛,率先敬起了长辈;炮蛋献殷勤和书记对饮;牛鑫则端茶倒水的伺候上了。
混战结束后切入正题,被请者回敬。先是长辈们集体象征性的提了一杯,接下来同辈回敬。
书记的坐次在长辈与小王之间,便端起杯走到了下首,牛鑫一见立马举杯站了起来。书记说:“恭喜弟弟双喜临门。”
炮蛋很赶眼色,“咚咚”给牛鑫和自己倒满后一仰脖就干了:“大兄弟,去年我一直和你犯别,今天就俩字:服了!”
最后轮到小王,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道:“今天这酒啊,有味儿。去年,懒汉成家,喜得贵子,以懒致富,文彩飞扬!明年的今天,我还来蹭酒,祝懒哥及各位喝了这杯酒,越过越有!”
本来,最后一个节目是书记总结,可被小王一句带过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相互笑笑,共同端起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