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平

二0一九年八月下旬,我和夫人带着三周岁多的小外孙去北京游玩。我们从济南坐高铁,四个小时后到达北京南站,然后坐地铁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找了个旅店住了下来。
第二天,我们从天安门广场东北角的地下通道进入广场。刚走进广场,小外孙一眼看到天安门城楼正门上方悬挂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激动地喊道:“姥姥、姥爷,你们看,毛爷爷!” 画像中毛主席身穿中山装,眉眼平和,神态庄重,静静地望着前方。据了解,每年国庆节前夕,天安门城楼都要更换新的毛主席画像。两边的城墙上各有一行大字,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城楼前面是金水河,横跨河上的五座汉白玉石桥,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把天安门城楼衬托得富丽堂皇。
天安门广场上一个巨大的花坛吸引了我们。我们来到花坛前,高大的花篮内摆放着造型逼真的桃子、石榴、柿子、苹果等果实,以及牡丹、玉兰、月季、兰花等花卉造型,象征着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幸福美满。整个花坛顶高18米,底部直径45米。篮体北侧有“普天同庆,1949—2019”字样;南侧写有“祝福祖国,1949—2019”字样。小外孙面对这么大的花篮,看得那么入神,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花篮。
我们继续游览。广场两侧的花池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姹紫嫣红,婀娜多姿。我们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了。小外孙高兴地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他一边唱着,一边手舞足蹈地跳着,引来许多游人驻足观看。他们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还不时拍手鼓励,嘴里夸奖着:“唱得真好!小宝贝,真棒!” 小外孙听到有人夸,唱得更认真,跳得更起劲了。接下来,我们来到一个摄影处,让摄影师傅给我们拍了一张塑膜大照片以留作纪念。照片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我和夫人在后排站着,小外孙则站在我俩前面中间。照完了像,我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因为以前我给小外孙讲过毛爷爷的故事,也给他说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由来。不巧的是,毛主席纪念堂在闭馆期间。我给小外孙说:“毛爷爷在里面休息呢,咱们在外面给他老人家鞠躬问好吧!” 于是,我们在毛主席纪念堂的正前方朝里面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接着又朝周围摆满鲜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鞠了一躬。
来到天安门广场南端,远远看到一栋高高的古建筑——正阳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但见红墙碧瓦,飞檐斗拱,美轮美奂。正阳门和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共同构成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几经沧桑,只有城楼和箭楼保存了下来。前门仿佛是位健硕的老人,他在默默地注视着时代的变迁,注视着社会的发展。

第三天,我们在故宫售票处买了票,又买了一张故宫游览图,还租了一个电子景点解说器。故宫属于中式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它的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其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
我们从南门进入故宫,以中轴线为主,向北游玩。我和夫人商议说:“咱们和孩子绝对不能分开,万一走散,咱俩要确保有一人和孩子在一起。”在游人稀疏的地方,或开阔地带,我们不牵着他的手,让他自由走动,但必须在我俩人的视线之内。
刚进太和门,有两名武警战士在值勤站岗。小外孙一见就立刻跑到他们前面,喊了一声:“叔叔好!” 说话的同时,还举起小手向他们敬了一个礼。令人暖暖的是,他们还了个礼,冲小外孙笑了笑。随后,我们参观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最大、最高的建筑。殿下为三层大理石雕刻底座,四周有汉白玉栏杆。殿前面月台之上摆的铜鼎、铜龟、铜鹤是大典时用来焚香的。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背后有雕龙金漆屏风;宝座两侧有六根贴金盘龙大柱;宝座上方是雕有蟠卧的巨龙。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我们继续向下一景点中和殿走,途中正好遇到一个导游,她一边走一边给游客讲解。她带的这个团游客大概有二十多个人,我们就跟随其后听她解说。我们跟着她游完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其后的几个景点。我们来到御花园时感觉有点累,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因为我们自己带着水、面包、香肠和鸡蛋。我们就在树下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时,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坐着几个年龄看上去在60岁左右的外国女士,她们冲小外孙善意地微微一笑。我对小外孙说:“你也应该给奶奶们打个招呼啊,” 小外孙马上冲她们喊了一句:“Hi,Grannies(奶奶好)!” 她们微笑着招手回应。休息之后,我们接着游玩。御花园内建筑布局对称,各种各样的建筑,精美绝伦,疏密有度。园中奇石星罗棋布,古树郁郁葱葱,把花园点缀得古朴典雅,令人叹为观止。养性斋、千秋亭里凌霄花、紫薇花竞相开放,在皇家建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下午两点钟左右,我们到了故宫的东部区域。从宁寿宫向南游玩,来到景运门外的箭亭广场。在这里,我们观看了高科技艺术展《清明上河图3.0》。此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卷中,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以及船舶都在画面中“动”了起来。动态的画面,辅以音效,仿佛我们就置身于这画面之中。小外孙看一会儿河上漂泊的船,又看一会儿推车汉;看看树丛小道走来的驴队,又看看小饭馆前的“外卖小哥”和路边买花的大哥。他好高兴啊!随后我们走马观花式地游览了其他景点,最后从东华门离开故宫。

第四天,我们坐地铁去顾和园游玩。我们从北门进入颐和园,经过苏州街,我们来到万寿山背面。犬牙交错的巨石与苍山松柏间有上山的小路。有的地方陡峭,有的地方舒缓。曲折迂回,蜿蜒而上。小外孙高兴极了,手脚并用向上攀爬,一点也没有畏惧、害怕之意,他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的迷宫了,却把我们的神经都调动起来了,我和夫人一前一后紧紧地保护着他。看过智慧海、登上佛香阁之后,站在万寿山上,放眼望去,近处树木层层叠叠,层次分明: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整个颐和园的美景犹如一副立体画卷尽收眼底,昆明湖就是这画卷中一颗璀璨明珠,光彩夺目。
下了万寿山,我们坐上游船,随着导游的讲解,游船缓缓前行。湖水碧绿如玉,波光粼粼,波纹荡漾。湖北的万寿山、长廊与湖面交相辉映,景色诱人;向南望去,十七孔桥状如长虹卧波,美丽无比。冬季有机会还能见到金光穿洞的美景;东西两岸青柳依依,随风漫舞,撩人心弦。游船到达目的地后,小外孙趴在我怀里睡着了。我们在树下的石头上坐了下来。我夫人接过小外孙,让他躺在怀中,这样他会舒服一些。我们斜靠树也休息休息。可能小外孙累了吧,睡了一个多小时,其间有两次咯咯地笑出了声,或许梦到了好玩的事吧。孩子醒后,我们吃了些东西,又到十七孔桥上玩了一会儿。小外孙在桥上跑来跑去,高兴得不得了。随后,我们沿湖东岸向北游玩,小外孙走累了,我和夫人就轮流抱着,或让他趴在后背背他走一段路,有时干脆让他骑在肩上。后来我们觉得也很累了,毕竟我们的身体状况和年轻人没法比了。最后,我们从东门离开回到酒店。
第五天上午,我们离开北京,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高铁。在列车上小外孙兴致勃勃地又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作者简介:
吕志平,男,本科学历,高级英语教师。一九八二年进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