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古老的,有着无数的人物与传说。走在运河上,你会感觉到它历史的厚重,听着历史迈动的沉重的脚步;流动的河水正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故事。“沿着南运河行走,不单的是勘舆,也不是单纯的徒步丈量,而是追寻遥远的记忆,漂泊的符号以及魂牵梦绕的情愫。”这就是他为什么走在运河大堤上的沉思。古老的运河弯弯曲曲从河北大平原上蔓延流过,无论是春夏秋冬,我都会去看看运河,去体会一下站在运河上的心情,走在运河上的感受。所以我感觉到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的现象,人文风俗,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前我在运河边的一个乡镇工作,工作之余或下乡时都会走上运河,搜集到了很多民间故事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运河边的五区区小队深入虎穴。了解了戈部尚书,接佛寺,留佛寺等等传说以及名胜古迹。记录了下来,丰富了自己。回想着古老的风景,运河里的船只“撸,梭,乃至蓑衣,斗笠,尤其那种向天而歌的石鱼,令人心胸远放,一任游心随风。”站在运河大堤上,望着弯曲的运河,思绪在飞速地旋转。
艺术来源于生活,回忆在展开,正如现在有些人玩出的什么穿越,回归到遥远的天地。找回了前世的自己与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诉说着天方夜谭。我也试图穿越,可怎么也无法穿越成功,只好让自己的笔留在了现实。走进历史的天地,去探讨,去揭秘去寻找留下来的古老的痕迹。艺术的领域,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着同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发展的角度,一些现在作为独立门类的两个或多个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散文,小说,诗歌。正如春景在《丈量运河》这篇散文里写道:“ 有些时候,我们一边穿越在陌生人的吸引里,一边咀嚼着一抹远去的况味,一切都是不可预期,一切又是在预料之中,把心沉在泥土里,去领悟天地八荒的苍茫,去抚摸河流委婉的脉动,缓行中漫步思忖,如同走进希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