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抗疫,终于陆续放开了。商店、饭店恢复了营业,电影院重新开张,大大小小的菜市场熙熙攘攘,街上人来人往,上下班时,乘坐公交车的人拥挤起来,烟火气又回到了这个世界。不过在街上,到处还存留着防控疫情留下的痕迹。单位、小区的出入口,张贴着各种抗疫的宣传品,提醒人们:戴好口罩,保持距离,注意通风,及时消毒。大街上曾经充当核酸检测的简易小屋还在,作为发热暂时隔离的小型帐篷,积满了尘土,却没人解拆,在三九的严寒中瑟缩着。人们心有余悸,害怕紧张的日子还会再来,它们还会被重新启用。如今放开了,也打开了传播病毒的渠道,新冠疫情普及开来,有段时间,每天死亡的人数成倍增加,个别城市滋生了恐慌情绪,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走过了就不会再来。
生命是宝贵的,因为生命属于个人只有一次。天地无限,个体的生命却十分短暂。古人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若晨起的朝霞,云霞易逝,岁月难留。念念不忘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呤诵着:“一生复能几,倏忽流电惊。”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浮想连翩,不禁感叹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几千年来,这种感叹,脉脉相承。放眼历史长河,人生是多么短暂,短短几十年,转瞬而逝,自然有感而发,于是怆然涕泣。仔细品味,这怆然中,也有一股苍凉悲壮之气,蕴蓄着一种积极奋发欲有作为的豪情。对于个体来说,生命是脆弱的,但作为生命的总体,却是强大的,它们能够经受挫折,蒙受灾难。不屈不挠,敢于奋战。查查几千年历史,这世上曾经发生过多少灾难。地震、山洪、干旱、病害,即以瘟疫而言,每一次的流行都让人类蒙受大难,有时甚至万户萧疏,尸横遍野。但人类并没有倒下,他们从死亡中挺直了腰杆,重新站了起来,最终战胜浩劫,这就是生命的不朽和壮伟!
生命虽然短暂,却瑰丽无比。很小的时候,我住在上海一条逼仄的小巷里,有时吃甜瓜,瓜子就掉在小巷中,掉进墙角的砖缝里,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棵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怎样的一种力量啊。竟然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茁长,发出叶芽,昂然挺立。虽然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人肃然起敬,砰然心动。我到过华山,山势壁立。看华山松长在陡峭的山坡上,盘根错节,拥抱着山石,不屈不挠,在呼啸的山风中巍然屹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看到那些儿童,虽然稚嫩,却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们那黑黢黢的眼瞳,用天真无邪的,不带丝毫功利的眼神看着你,毫无保留,无比率真,我不由得就会感动,就会悚然而惊。这就是生命啊!就象一件艺术品,呈现着本色的艳,纯真的美。我会想到,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有多少美好的感受等着去体验,有多少业绩等着他们去创造和努力。
生命是美好的,在个人几十年的生活中,洋溢着数千年人类积累的诗画之意,流淌着生命的流韵,大自然的风采。人的一生就象在作一幅画,既可以浓墨泼洒,也可以淡描轻染。浓墨泼洒,可以肆意演绎,书写生命的真缔;淡描轻染,可以从容自然,探索生活的不凡。人生就象是一首曲,既可以狂放高歌,如一支恢宏起伏的交响乐,大开大合,如猛雷闪电;也可以轻呤浅流,婉转曲折,如小溪之水缓缓流淌。生命是一条船,在时间的长河中,张帆远航。有时会风平浪静,阳光旭照,曲波荡漾;有时也会经受惊涛骇浪,遭遇浪遏涡旋。生命是一条路,是一条通向未来没有尽头的山道,你一路攀登,一路向上。在这条路上,草木葳蕤,云霓飘荡,露珠晶莹,风光无限。生命,是需要人们加工的一块玉石,经过雕琢,才能发出艳丽的光彩。生命是一首诗,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抵达心目中理想的意象和境界。
生命是平凡的,正是在平凡中,才能显出它的伟大;生命会走向死亡,正是因为有了死亡,才使这个世界永远年轻,生机无限。花儿再美,开过了就会凋零;流星再亮,闪过了就会陨坠。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想着一定要高高兴兴,无尤无怨。在历史的陈迹中,在文字的记载中,我曾经结识了多少英雄豪杰,拜读过多少军事家、音乐家、诗人和画家的伟绩。他们先一步离开了,到达了另一个世界,也许在那里,我能够見到他们,看到他们的风采,那该多么令人赏心神焕!我会心甘情愿地去迎接死亡的到来。愿意化作一缕轻烟,在大地山河的怀抱中缓缓升空,用我轻盈的舞,来告别这个世界。我要把对世界的爱留下来,与人生作最后的吻别。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要与心爱的人相拥而欢,再来看天空中闪烁的朗月和星辰,还要和挚友们一起,跨越一条条山泉,趟过一道道沟坎。再一次享受生命的快乐,探索人生的奥秘。或者象陶渊明那样,云水禅心,悠然南山;或者象谭嗣同那样,横刀向天,披沥肝胆。那将会何等潇洒,何等痛快。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