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愿安暖
作者、朗诵/ 宜飞
一年岁暮,数九寒天,节令行至于此,已近冬的尾声,春的前奏,却也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冬,是冷,是严寒,是冰冻。放眼望去,万物都像被冻住了脚步,所到之处一片萧条清寂。可这萧条并非停滞,而是蕴藏孕育,是修养生息,是蓄势待发,也是冷静与思考,是重启与新生。
冬,是四季最完美的落笔。没有哪一个季节可以如冬般素白简单,也没有哪个季节可如冬般干净怡然。冬天里的每一帧画面都被时光赋予了苍凉的味道,疏疏朗朗的线条勾勒出生命的留白,简简单单的色调诠释着冬的辽阔,冬就这般寂静着,又惊艳着,清冽着,又温润着。
冬是淡泊安然的。从春风万里到草木萧索,当犀利的北风吹过,季节的脉络就清晰起来,冬的素笺上没了张扬与喧闹,一切事物与风景都归于平静,只剩风烟俱净的辽阔,简单。
冬是真实自然的。季节一路走过芬芳、火热与喧嚣,终于在冬里以谢幕的姿态淡定下来。万物褪去外衣,回归真实素淡的自己,这种历经磨难与考验沉淀出来的自然和纯粹是无比珍贵的,它让我感觉到别样的真实与踏实。
冬是含蓄内敛的。如这寒风中的树,任风雨几度飘摇,只安然走过春之耕耘,夏之生长,秋之收获,在朔风凌冽的冬里,摇落一身繁华,以凌然干瘪的枯枝抒写其内敛笃定的风骨,然后沉寂,挺立,默默积聚力量,走过苍凉和冷漠,走进春的绿野和希望!
冬是让人敬畏的。即便是最寒冷的日子里,亦会有一树树琼花傲然挺立,让人不禁感叹,生命若生长在坚强里,寒冷又算得了什么。既然注定要经风沐雨,那就勇敢的去迎接生命的洗礼,去经历,去盛开,去凋敝,去放下,哪怕身处水瘦山寒处,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喜欢冬,喜欢它素净光阴里升腾起明亮的期许,喜欢它寒冷日子里弥漫起珍贵的暖意,喜欢它坚硬泥土下涌动起郁郁葱葱的生长和欢喜……
喜欢,于是……
于是,我在这极寒的日子里燃起袅袅烟火,我要我们的心头都泛起寒冬里的浪漫和暖意。
于是,我开始努力打磨自己,潜心熬煮自己的生活,开始在清寂的时光里与往事安然对坐。
于是,我把生活的苦涩与无奈藏进光阴的角落,把碧空雪野、长风冷月写进岁月长河,当四季风霜落下帷幕,日子里写满对春的期许。
我知道,冬日里枯萎萧瑟的小草、高占枝头的黄叶、凌然傲雪的腊梅……它们的离去或归来,不是枯黄的凋敝,也不是无奈的零落,而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等待,是一种满是深情的回归。
你看,那些荒芜的土地正在等待新春的耕耘,那些干涸的枝丫正在期待新绿的萌发,那些沮丧都在春天里长出花朵。
冬已至此,春还会远吗?
——
冬天是一场沉睡,
更是一场守望,执着的守望。
这个冬天,无论
多么寒冷难耐,多么疼痛难挨,
无论多么想念万紫千红的春,
多么期待春天里的重逢,
都要默默积攒下所有的力量,
去跨过严寒,跨过冰雪,
踏过荒芜,踏过冷漠,
去等待,去期望,去相信,
相信只要日子冻不住,
红火会依然,温暖亦依然。
一年岁暮,人间正寒,
愿你我在这段最冷的日子里,
有事可做,有人可伴,
有心可暖,有梦可期。
岁暮天寒,愿安暖 !

作者 宜飞,山东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罗庄区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自由配音师。擅于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临沂日报,沂蒙生活报,齐鲁晚报等。曾任《新民晚报·江南都市刊》特约专栏写作者。作品《四月的故事》入围“夏青杯”全国朗诵文本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