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仰照祖国颂(外二首)
李军
除夕花灯照华夏
五谷丰登喜到家
演艺歌舞又升平
祖国满载幸福花
金兔笑语声美画
春晚歌声到天涯
仰照祖国心歌颂
疫情过后顶呱呱
2023年1月21日晚20点57分除夕之夜
新春到来之际
想到儿时的我
确实有我的幸福感
每到新春之际
老家的农村
都在准备过大年
村上自己养的大猪
在腊月祭灶前后
开始杀猪
那时候还是农村合作社
按人头平均分配
喜庆的年虽然在物资上匮乏
但想起来也有快感
老父放年假
那时信息不方便
我就和我妹站在庙台天天在等候
见到父亲我们拎过好吃的年货
其中带鱼每年都有
新衣服每年少不了
现在想到过去
确实有一番风味
我们年小父亲写对联
争先恐后打扫前庭后院
除夕准备着好吃的
过年大红灯笼高高挂
烹香的饭菜
傍晚时分请先人
这一系列每年老一套
夏天村上曾做过雪亮剔透的粉丝
合作社期间按劳分配
我们兄妹小祖父母年岁高体弱多病
都是要交相应的钱
肚子没有饿过
农村年猪杀过之后
同样要交纳一些费用
童年的我们
相对而言情况好些
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分子国家正视
八十年代我们进城落户
工作全部安排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感恩父亲的功德
回想十八九岁以前
上学的我们
虽然在农村受过罪
但比起他人稍微好些
儿时的农村
串亲访友少不了
父亲领着我们
在村上看望那些年高的长者
今年想起来还真够有亲切感
每年农村在春节期间
白茫茫的雪花
在天空歪歪扭扭飘落
农村的土地象铺了一层层绵毯
瑞雪照丰年
大年之一起早放鞭炮
香香的臊子面
乡亲的农村生活
在今天过年去怎样看待
其实我觉得挺好
只要深入进去
体会着过去的回忆
确实有深远意义
过去的农村交通不变
我们家的亲戚多
而且路远一直走到二月二龙抬头
中国年如今走过历史性的阶段
年味变了但年的风味不一定有变
近过千秋随着年龄才知过去与现在
相做比较这就是年
母亲一生的勤俭节约
儿女永远记在心间
2023年1月21日午后13点40分有霾
缺失最多的是什么
缺钱的人多
缺文化的人更多
在现在的国度里边
浅薄的思想意识
慢慢的在人身上漫延
水准的底下
必然造成素质到退
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汗颜的是对金钱过于迷恋
以此来炫耀标榜
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国内相互炫富
主要还是缺失文化
眼力境界不高
处于低等水平的原步
这是一种可悲
金钱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心中没有那个准
有时候人们常识有钱难买没主意
这就是缺失文化的表面
努力的路上没有后悔
只要做了无怨无悔
就因为文化的魅力造就一个人的追求
素养养成习惯之后
文化的提高会认识更多
如今正面交流很费劲
三观造成的思维
在人思想上成了短板
总感觉钱能解决问题
我说解决不了
解决不了的原因
知识要用金钱来换
但这要付出劳动
再是有钱富二代
喜欢享乐生活
有钱充不了大脑的电
如今是客观事实
对金钱的盲目使用
子女进不了心
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文化的魅力如同嫁衣
在枯燥中成就是最有意思的
为什么社会成这样子
要问自己
脚下路的基石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
做好事情
通过学知识弥补空缺
知识升华了盲区会自然改变
幸福的追求
在文化的底韵中不负韶华
使问缺什么
一旦思想存在异己
固守的那点乏味就在舌尖上滑快
寻找刺激麻木不仁
时间对每个人很重耍
它铁面无私而且对任何人毫不留情
只有自己抓紧办好自己的事
弥补过去的损失
糊涂人不会去醒悟
也不会在心中光明一番
缺失金钱不可以
但热爱生活的人却不能缺文化
其道有方方能居下
这就是追求极致到高尚境界的缘顾吧
2023年1月21日清早
04点22分
作者简介:
李军,男,1962年8月出生,本名李恒军,祖籍陕西眉县常兴,军人世家。中国优秀文学家,中囯优秀军旅作家及中国诗词艺术家,西安局集团公司离退处老文协编辑委员,中国百家姓风采人物大典组委会顾问,中国风釆人物全媒体顾问,周秦汉唐荣誉主席兼副会长,中国孝文化研究传播会荣誉副会长,陕西楹联诗词研究会会员。近数年作品被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地方志,西安图书馆,西安工业大学,西安档案局,宝鸡图书馆及眉县图书馆,档案局,其中情愫陕西天山情和喀什桥畔的琴声收藏于新疆伊犁州图书馆,我的祖父一书收藏于延安杨家岭,刘志丹将军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亊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还有我们眉县的红色基地扶眉烈士陵园也被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