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 笔 匠🍀
文/夏照强
校门口那位年纪很老的修笔匠牛师傅气呼呼地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平时干活的位置也被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衣着整齐、头发乌黑发亮的年轻人占领了。
年轻人姓马,他修钢笔不要钱,即使更换零件也不收钱。而且,他还可以用一把金钢刻刀,免费在钢笔上刻上学生的名字,刻完后再用七色铅笔填上想要的色彩,不但使钢笔变得漂亮,如果丢了的话就可以更容易找到。
那时农村的小学生们,写字主要用钢笔,一个学生能有两三支钢笔就很富有了,平时钢笔都是坏了就修,修好了接着用,一支钢笔能用七八年。于是“修笔匠”这个职业便悄然而生。
但是“修笔匠”们之间也会存在竞争,这不,上周在这个村里的小学校门口修了四五年钢笔的牛师傅对面,来了位修钢笔的小伙,技术好不说,还不收钱,真的是没道理了。不挣钱的生意绝对是没法做了,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暮。
学校最近来了位实习女教师,年轻漂亮,开郎大方,任教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村子不大,全校只有一个毕业班,她可能想有所成就,每天都给学生们布置了很多作业。当然,学生们也很愿意听这位漂亮女老师的课,也比以前更愿意学习了。其后果就是他们宝贵的钢笔坏得更频繁了。
年轻的修笔匠很厉害,看一眼就知道钢笔的牌子和型号,在纸上划拉几下就能找出钢笔的毛病。有时候他边修笔还能和同学们边商讨一些学习上的内容,甚至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学生们之间在传说,这位修笔匠其实是位县城高中的尖子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好,但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参加高考时,旁边的一位衣着时髦的女同学对他说:在你的卷子上写上我的名,考试结束后我会嫁给你。他答应了,结果就是那位女同学上了大学,他落榜了。
再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了,他脑子受了刺激,最后考了很多次,连最差的学校都没有考上。同学们对这个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故事半信半信,但对于他脑子有时不灵光这件事却深信不疑。从他给同学们修理钢笔不收钱这件事就可吓看出,有几个人原意做赔本的生意呢?可是他愿意。
班里总有一些胆子大的学生,在修笔时问这位年轻的修笔匠有没有这回事,年轻人只是笑笑,不说有,也不说没有。也有胆子更大的男同学对他说,我们班上教语文的女老师非常漂亮,也没有对象,能不能给你介绍一下。年轻人马上点头,好好好……
同学们于是坚定了自已的判断,这个免费修理钢笔的年轻人精神的确有些不正常。
年轻的修笔匠不是每天都来这个学校,而是每个周六周日来,因为这个时间学生们才有时间来修理自己的坏掉的钢笔。这天是周六,天气异常闷热,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年轻人早早来到校门口,却发现来修笔的全是女学生。一问,才知道男孩子们都去村东头的大水坑里洗澡去了。
当地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大水坑里水满得快溢出来了,十多个学生,正在水坑里游泳。会游泳的直接游到了水坑的中间,不会游泳的则紧紧抱着水里的一根根木头嬉戏。那些木头是村民故意泡在水里,等以后盖房子用的。突然,有两个学生从光溜溜的木头上滑到水里,边扑腾着边喊救命,其他几个会水的孩子见状,赶紧游了过去。
突然,岸边上传来一个声音:“你们都别过去,让我来!”说话的是那位年轻的修笔匠。
修笔匠先叫岸上的同学去村里喊人,然后脱了外衣,扑通跳进水里,在几个会游泳的同学的协助下,把一根粗大的木头推到落水的学生附近,他悄悄接近一位正在挣扎的学生,从背后猛地揽住他的腰,快速把他推到木头旁,然后又如法炮制,把另一位落水的学生也推到木头上,让他们死死抱紧了木头,在其他同学们的帮助下,将他们两个推到了岸边。这时那位住校的实习女孩和其他的村民也都拿着绳子竹杆跑过来了。村民们赶紧的抢救落水的孩子,而实习的女孩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帕,递给了刚上岸正气喘吁吁的修笔匠。
孩子们得救了,年轻的修笔匠成了当地的英雄,他受到了大队支书和校长的表扬。修笔匠的事迹传到了村外,连附近几个村里的大人们的钢笔坏了也都找他修。
半年后,那位年轻实习女教师的教学评估结果出来了,由于她工作努力,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好多,有几名学生的作文还上了当地的报纸,最终,女孩被镇上的一所小学给录取了。
告别会上,学生们哭得稀里哗啦。这时,那位年轻的修笔匠竟然走进了教室,他手里拿着两个纸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支支崭新的钢笔,他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支:“你们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用你们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美好的未来……”
这时一个男生斗胆问道:“马师傅,你是不是已经把我们的杨老师骗到手了?”
修笔匠:“怎么能说骗呢?我们在大学本来就是同班同学,又是情侣,我这半年来每周过来义务修钢笔,就是为了能让你们每天有钢笔可用,不耽误你们的学习。以后,那位修笔的牛师傅还会每周过来为大家修笔的……”
一个女同学问道:“马师傅,我们还认为你的脑子哪个啥呢,想不到你是个大聪明,你用两盒钢笔就把我们的漂亮的语文老师骗到手了,不觉得愧疚吗?”
修笔匠:“愧疚啥?我还救了你们两个学生的命呢!记住,在你们身边没有大人监护时,千万不要私自结伴到深水坑或河里游泳,生命安全大于天!”
教室里传出阵阵掌声,震落了窗外杨树上的枯叶,叶子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

作者简介:夏照强,生于山东聊城市莘县,现居山东威海。机电专科学历,共发表文字作品五百余篇,有文字在《黔地》《青春坊》《北方牧业》《文萃报》《怀宁文学》《中国诗选刊》等发表。威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