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花集”的记忆
张颂华
又快到新年了,童年赶年集的美好记忆不由在我脑海中浮现。
年集也叫“花花集”。人们之所以给年集起这么一个好听名字,原因主要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年集是那时最大的集会地,物品丰富,几乎什么都有。不但平常用品比平常集中多,而且还有一些平常没有的,年集也有。比如日常集没有女孩子喜欢戴的花,男孩喜欢的鞭炮,都像长了脚似的,都追着、赶着在年集中“亮相”,满足人们只有在过年才能实现的愿望。
赶集这几天,最兴备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小小的脑子中胡乱想年集热闹的场景,人多的是否还和去年那样挤油油,集中心的服装架上的衣服肯定多得眼花缭乱,还有最东面那个大场院内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就这样在想像中不知不觉睡着。这样并不影响第二天的起床时间,东方天刚发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催着妈妈带我去赶集。妈妈提着篮子,我和妹妹跟着蹦蹦跳跳往前跑,谁也不想落在后面,十里远的路,竟然谁也感不到累。
集上热闹极了。还没到集边上就听到叫卖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了。集头站着许多卖零食的,他们把山楂串等食品插在木棍上面,一边晃动,一边大声吆喝,引小孩子肚里的那只馋虫。火红的山楂串、香香芝麻棍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急忙央求妈妈给买点。妈妈这时也非常的大方,从包着的手帕中取出一角钱买两串让我们解馋。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山楂串特甜特香,我吃完了还添着小木棍一动不动,小小的脸上满是幸福,沉浸在刚才美妙的感觉里,直到妈妈拽我一下,催促我到里边买衣服,我才从美梦中醒来,跟着妈妈向里走。
衣服市场在集的东北段,需穿过一段蔬菜市场。路边的架子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服装,看得我眼花缭乱。大人们穿得衣服各种各样,还有女孩穿得花衣裳和我们男孩子喜欢的小军装。我看着想想年初一穿上这漂亮衣服去拜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妈妈先给我和妹买衣服,她带着我和小妹在各摊转来转去,边看边挑,好看不好看,试合不合身,再和摊主商量价格。直到我和小妹的衣服买好了,她才简单给自己和我父亲随便买件衣服,价格比我和小妹的都低。那时我们小都不明白,现在想来才深深体会到里面包含父母的深爱。
集中最热闹的要数西南面的鞭炮市场。一个好几亩地的大场院里一排排的摊位上摆满了鞭炮。即有大地红、二踢脚、摔爆仗等鞭炮,还有钻天猴、小钢炮等各式样式的礼花。红艳艳的包装和震耳欲聋欲聋的鞭炮声,使年味十足,新年就是新年。摊主拿出全身的解术,向大家推销他们的鞭炮,一边试放鞭炮,一边吆喝,比谁家的鞭炮响,谁家的礼花飞得高,开得灿烂。女孩子们争着买嘀嘀芯,小男孩争着买鞭炮、礼花,谁都想在年三十这晚用响亮的鞭炮声喜迎新春,播种新的希望。平常集只有半天,而年集却要赶一天,尤其是离年最近这个集。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是的年集,这样才有年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爸妈忙把年货办。”现在年已欢快地跑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唱着这首动听的过年歌,踏着优美的旋律,带上父母和孩子,一块去赶热闹的“花花集”,置办丰厚的年货,,欢欢喜喜过大年吧!
作者简介:
张颂华, 济南人,爱好文学,曾在济南时报、齐鲁晚报、都市女报、黄河诗报、诗潮、山东工人报、黄海晨刊等发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