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圣家族(中篇小说连载之十七)
作者:杨浩然.偶然
十七、这里的锣鼓更喧天
新厂开业时间定在了三月十八,老厂提前十天就开始搬家了。各部门分成了两拨儿,一拨由办公室主任小刘原地指挥,另一拨由杜守业带领去新厂布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最先搬迁的是食堂大部、实验室、单身职工宿舍和部分办公室,最后是车间。由于指挥得当,秩序井然,至十六日,搬迁就宣告结束了。
与此同时,新厂这边也在马不停蹄的忙碌着,当四个车间的机器安装调试完毕,全部发出轰呜声、工人进入工作状态后,杜守业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一回到厂长室,摸起电话就把办公室主任小刘喊了过来:“你赶紧派人去城里买彩旗和鞭炮,顺便把秧歌队、锣鼓队一起请来在广场上练,然后组织人员把整个崮洼装点起来。记住,虎头崮顶要插一面大旗,越大越好!还有,别忘了挂咱酒厂的红灯笼,把大街小巷都挂上。另外,多印些宣传单,把酱酒内容一并加上,后天正好是清明小长假,估计来凑热闹的不少,一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
“好,我这就去安排。”小刘应一声转身离去。
三月十八日中午十点整,崮洼杜家酒厂新厂落成开业典礼如期举行。参加典礼的有市县领导、县直各部门负责人、社会各届人士、电视台报社记者、部分酒厂退休职工及在职职工代表共一百多人,加上全体村民及周边村民的涌入,把个广场塞了个满满当当。
会议由县长主持,市长和县委书记讲话。紧接着,杜守业和赖厂长就闪亮登场了。
经见过大世面的杜守业一登场,接过主持递过来的麦克风就开讲啦,先是一通感谢、介绍了酒厂的发展史,当讲到今后打算时,他说:“相比大家都知道,杜家一直用心酿酒,过去是,将来仍是,我们将用真心酿真情,让父老乡亲都能喝得上、喝得起杜家酒,让‘酒圣之家’的旗帜永远飘扬!不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还要开发新产品,酿出最美的酱香白酒奉献给大家。”说到这里,他用左手拉着赖厂长的手高高举起:“这位就是我从贵州赤水河畔请来的酱酒大师,其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酱酒之父赖嘉荣。赖厂长是第四代嫡系传人,是贵州赖氏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厂长,同时也是崮洼分厂厂长,目前我们两厂正在密切合作,两种香型的液体正在融合,酒圣之家和酱香之家已亲如一家,两个酒祖的嫡系传人正牵手前行,我们将把最美的杜家酒和赖家酒奉献给大家。今天,我们准备了大量二两装的品鉴样酒,大家如果喝着顺口,就给我们点个赞。”
伴随着叫好声,杜守业接着说:“谢谢,下面请赖厂长讲两句。”说着把话筒递给了赖厂长。
赖厂长接过话筒,正了正嗓子:“我不太会说话,但我和杜家人一样,善于用心酿酒,用赤水河的水和正宗的赖氏酱酒工艺酿制,用祖传的勾兑秘方勾兑,我会用我的心和手,酿制出最纯正的酱香型白酒奉献给大家,谢谢!”
在热烈的掌声中,县长笑着接过话筒:“两位厂长不仅善于用心酿酒,还善于用心做广告哩。下面请市县领导上台为新酒厂开业剪彩。”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领导们走上了主席台。剪完彩,当礼仪小姐托盘退出后,县长又一次举起了话筒:“下面我宣布,开工!”
随着一声令下,震天的锣鼓敲了起来,四个车间的机器同时轰鸣起来,八十八挂鞭炮一齐炸响,十八门礼炮开始了轰鸣,礼花在空中编织着花环,“今天是个好日子”那优美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一壶老酒”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领导和嘉宾步入厂区参观后,文艺汇演便闪亮登场了。
这天,最忙碌的顶数市县电视台记者,他们跑前跑后,不仅对开业仪式做了现场报道,还专门制作了专题片,题目是:瞧,这里的锣鼓更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