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夜话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要高小毕业了。六年的小学生涯,六年的风风雨雨,李静经历了绿叶中的红花,令人羡慕;也经历过了雪雨敲击下的残荷,伤痕累累。高小毕业就意味着告别少年时代,就意味着自己已经长大,就意味着自己可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负担起责任与担当。
那时候,李静的爸爸除了在河东卫生院做一些杂活以外,有时候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批斗会,参加批斗会的主要事情是陪榜。所以,闲着的时候很少。妈妈本来是一个护士,从来没有下田种过地,如今也必须成为一个十分的整劳力,十分的概念就是属于一个整劳力。打分是生产队小队长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劳动能力,确定给打分。比如:锄地的时候,十分工的人要一次锄两垄地,学校孩子们放假,或身体不好的就锄一垄,一天属于半个工,记5分。割地也是一样。小组长割在最前面,叫驾辕子,挨着驾辕子的人每人两垄,割几个来回有小队长决定,好的要及时表扬,不好的小队长会及时批评。有些没有根基,又有问题的人更容易被小队长批评,甚至羞辱。李静的妈妈张秀云要想不被小队长批评,甚至谩骂,必须努力的干活,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不受大家的同情与帮助。可是,帮助是帮助,免不了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会想入非非。对待这样的人,张秀云即不能当场与这些人翻脸,更不能默默接受所谓的“帮助”,只能自己靠吃苦耐劳努力做好,不给这些人留余地,时间长了,这些人自觉退出了。张秀云用自己坚毅的努力得到了十分工,而且也赢得了小队长的认可,自然没有让他们说出什么,要不然就会被称之为资产阶级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大小姐。
张秀云竭尽全力的努力,一天下来弄的非常疲劳,回到家就觉得全身酸痛,一丁点力气都没有了。所以,李静就义不容辞的承担了妈妈在家的责任,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样样做的都有板有眼。好长一段时间李静的弟弟妹妹更多是靠李静的照顾。李静在弟弟妹妹们面前严肃的像个母亲,呵护备至,以身作则;弟弟妹妹们也非常乖巧听话。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弟弟妹妹们都非常听姐姐李静的话。李静也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的呵护着弟弟妹妹,辅导她们写作业,给她们讲故事,帮助她们穿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铺,教育她们从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弟弟妹妹们面前嫣然像一个母亲一样的呵护与教育着她们。更像是一只鸡妈妈,领着两只小鸡,四处觅食,并且告诉这两只小鸡怎么样才能找到食物,怎么样才能发现危险和避免危险。
晚上的时候,李静点着那个带玻璃罩的煤油灯,和弟弟妹妹们讲着安徒生的故事,讲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李静讲故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把故事讲到眼前,联系自己,让听的人如身临其境,或“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所以李静不单单让弟弟妹妹们喜欢听,就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非常喜欢听李静讲故事。这就是李静一家晚上最幸福的时刻,文化氛围最浓郁的时刻。
再说李双一家。傍晚时分,一家人吃完晚饭,李双的哥哥李喜由于是河东革委会的副主任,自然事情也多,吃完饭,撂下筷子就走了。李双的嫂子刘凤桃,拉着她未婚先生的儿子峰峰来到东屋,东屋里李双和爸爸李发财,妈妈王玉花正围着灯竖子支撑的煤油灯聊着天。刘凤桃把儿子峰峰掫到炕上,让他去找姑姑玩。姑姑李双也不喜欢听爸爸李发财整天的胡暼乱砍,更不愿意听妈妈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逻辑。小侄子来凑热闹自然不拒绝。正好打发时间,图个乐子。
别看小侄子没有户口,是未婚先孕的孩子,可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和李双一起玩,李双反而觉得黔驴技穷。小家伙喜欢让姑姑李双讲故事,可李双也就会讲什么: 《一只大灰狼》是故事。“有一只大灰狼,每天这只大灰狼……”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小家伙就扑到李双的身上去捂李双的嘴。
“听烦了,听烦了,姑姑就不能讲一个新的故事吗?!”
李双的妈妈王玉花看到小孙孙和李双闹的不可开交,拉着峰峰的手说:
“到奶奶这里来,奶奶给你讲故事。“
小家伙砸吧砸吧小眼睛,看着奶奶王玉花,半信半疑的为:
“奶奶能给我讲一个新故事吗?“
“能,是你没有听过的。“
“那就好。“说完,峰峰坐在了奶奶王玉花盘着的腿上,认真的听着奶奶即将要讲的故事。王玉花思考了一下开始讲了起来: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有个木鱼,木鱼里是空的,和尚……”不等王玉花把故事讲完,小孙孙从王玉花的腿上站起来,嘟嘟哝哝的说:
“奶奶也是个骗子。”
第十七章:考试
今天的河东小学是这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活动,那就是升学或升级考试。说起年度考试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可是,在这里没有人为今天的年度考试着急。因为你不论考好考不好,都可以升级或升学。以后五年级毕业了以后就可以直接升入初中了。至于考试,学校要求:60分万岁。分高了也没有用,思想政治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们慢条斯理的拿着一沓考试卷,各自走进了各自班的教室。同学们漫不经心的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等待老师发卷。考试开始,教室里仍然叽叽喳喳的声音不断,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相互“交流”。监考老师坐在教室门口,漫无目的的望着室外,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离下课时间还早,很多同学答完卷子离开了教室。卷子就留给了三亲两好的同学做“参考”。这也许也是一种“助人为乐”吧。
考试毕竟是考试,成绩还是要公布的。对于毕业班来说,最好的成绩还是李静。李静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名列榜首。但是在成绩榜单上并没有排在最上面。因为什么,当时显示成绩也要以家庭的历史为前提。最好的成绩放在名字的缝隙中是最普遍的事情。
成绩单出来了,同学们也并没有因为成绩单的公布而喜而忧。却为即将离开朝夕相处整整六年的校园而恋恋不舍。李静和李双同样如此,毕竟同桌一起度过了四年半的少年时期。经历了被仰望,也被俯视的时期。
对于李静来说,不论是阳光明媚的靓丽,还是风雨交加的囧途,李静一直坚持冷静大度的视野看待这一切。
李双也经历了无人搭理,到当上了班长。从学习最差,到根红苗正的红小兵大队长。李双心里明白自己的学习成绩与李静相比具有着天壤之别。为人处事也和李静没法比。所以,与李静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同学关系。
李双问李静:李静,马上就要毕业了,等上了中学,我们俩不知道能不能分到一个班了。如果能够分到一个班,我还想做你的同桌。你愿意吗?“
“那当然了,我永远愿意和你坐同桌。因为我们俩是小学的闺蜜,中学也是闺蜜,上了大学我们俩还是闺蜜,参加工作了也是闺蜜啊。”
“嗯嗯嗯,我永远是你的闺蜜!,有你这样的闺蜜真好!”李双笑着说到,又上下打量了李静一番,接着说:
“李静,假如我们俩不能够分到一个班,你说我们俩在一起的机会还多吗?我能找你妈?“
“那当然可以了啊,我们还有星期天,我们还有假期,我们放学以后还一起去妈妈山挖野菜,一起去和同学们玩啊!”
“是啊,想想我们俩一起去妈妈山挖野菜,那时候多开心啊。你还说我们都长大了,还要嫁人,还要成家,让你给我介绍一个城里的人,让我也住上楼房,也不用到院里上厕所了。那时候想的是多么的天真啊。回想一下,四年多过去了,转眼都要告别我们的少年时期了,我总觉得我还没有长大啊!”李双一边说着,一种忧心忡忡的表情浮现在了脸上。李静用手抚摸了李双的头发一下,接着李双的话题说:
“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就是这样,不论你是喜怒哀乐,还是风平浪静,时间永远不会等我们的。只有珍惜我们自己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有出息的人。”
“李静,你说的是这个理,可是城里人始终是城里人,农村人永远是农村人,这个差距是永远抹不平的。就拿你来说,你尽管已经是农村人了,可是你见多识广,你的气质和能力就是比农村人强得多啊,你说是不是啊?”
“李双,我们俩刚刚认识的时候,咱在妈妈山挖野菜就和你说过,国家正在大规模建设,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多得是呢,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城市里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啊。将来就是在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没有文化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啊。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怎么驾驭未来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现在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照样屈才了,你爸爸文化那么高,医术那么好,到头来连医生都不让做了。现在那些没有文化的人不照样掌控着社员们的权力,想咋样就咋样吗,我哥哥不就是这样的吗?你说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什么必要啊。关键还的有人帮啊。“李双一边说着,感觉悟出了什么道理,一种沾沾自喜的表情写在脸上。李静可不这样想,不公平的事情毕竟是不公平的,正义永远是颠覆不破的真理。爸爸是冤枉的,迟早会平反的。右派的帽子迟早会被拿掉的。堡子里的四合院就是我们的家。不公平的东西是经不起历史推敲的,爸爸一定会重返医院,会继续为更多的病人去掉病痛的折磨,让一个个病人痊愈。妈妈也可以回到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打针输液,护理换药。说不定明天就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