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清闲
莫善贤
人除了喜欢热闹之外,还喜欢清闲,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悠哉悠哉的享受慢生活。至少不想这么累,这么操劳,这么紧张兮兮的。在压力山大的环境下,尤其如此。当今,人快要被逼疯了似的,在疫情问题,经济问题,各种问题的聚集下,真是难得清闲。老子在《道德经》有云:张弛有道。无所事事不好,一个人神经绷得太紧也不好。
我想,一个人太闲不是好事,一个人处于太安静的环境也不好。闲与忙,安静与喧嚣应该有一个度。太闲了,会闲得发慌;太静了,也会感觉可怕。太闲了,一定会胡思乱想;太静了,会给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事情总是过犹不及,不偏不倚为好。
在我退休那年,有人对我说:你退休了,这下可好了。我说为什么退休就好了呢?他告诉我:谁都想退休,好好的休息,还说看来富贵不如闲。他举了许多富贵者的例子,整天操劳,整天想那些名利、地位和财富的事。或是忧心忡忡,或是难以度日。
退休前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想闲下来,但也害怕孤单,害怕被边缘化。对工作岗位的眷恋,和担心对退休环境的不适应的心情纠集在一起,心里都有点纠结。感觉自己退休了,没用了。
白居易有一首关于退下来的诗,很有道理。诗云:老自退闲非世弃,贫蒙强健是天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退休了,不是社会放弃了你,而是制度性的安排,是一种福利。正如有些人调侃:不用干活也有钱。
我曾经思考过闲的问题,清闲总是有条件的,心不闲,人安能闲耶?处于身体比较健康时,要想闲下来是很难的,充其量是工作环境与方式的变化。有人埋怨,退休了比上班还要忙。
我以为,要做到闲并非容易,一是自己的身体要比较健康,比较好,没有大的疾病缠身。二是家庭氛围要比较好,家庭和睦,子女有一定的事业,生活过得去。三是自己要心胸坦荡,坦然,能够接受退休的事实。四没有官司缠身,没有腐败案底。总之,要做到清闲不容易。
太清闲也不好。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注意到他的感慨:要有味,才是清欢。生活有滋有味,爱好有滋有味,感觉有滋有味。达到清欢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很好的享受。我理解,生活的滋味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自己的年龄而异。至少不是孤独的,不是寂寞的,不是病痛缠身的。
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活在快乐之中。心闲是最大的闲,心不闲,清闲只能是一句空话。清闲不等于不干事,人是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的 。有一个成语:无所事事,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事的时候是可怕的,往往会胡思乱想,会瞎折腾自己。有钱者就想办法去投资,去钱生钱。说不准还会陷入被骗的陷阱。再一个可能是有了钱就想去养生,希望自己长生不老。
这次疫情的许多例子告诉我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要保命是很难的。虽然有药物,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延年益寿。但是一个人的命数,似乎冥冥中存在一种决定人生的力量,我在这里就不多赘述。闲与不闲是相对的;忙有忙的好,闲有闲的好。至于忙到什么程度,闲到什么程度应该是有说法的。一切在于心态,在于年龄,在于环境,在于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莫善贤。现居广东省广州市。《世界文学》签约诗人(作家),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高级经济师。
出版《相约今天》、《七蒂莲花》等诗集七本。诗歌在国内外刊物均有发表,获得奖励。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