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记东
乡村的腊月不是城里孩子所能理解的腊月,乡村,进了腊月,出门打工的人 ,没啥特殊的情况 ,一般都会回家。那么,在他们的一年里 ,为数不多的与老婆 .孩子 .热炕头的日子,便开始了。
早晨勤劳的妇女,天麻麻亮就起床,开始打扫院子。家里有老人的 ,给老人支好炕桌架上炭火炉子,准备好喝罐罐茶的馍馍 ,给孩子穿好衣服 ,放到爷爷或者奶奶的怀里,于是 ,一幅爷孙乐的场景便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老爷爷端着水烟壶,掐好水烟丝, 发出咕噜咕噜的抽水烟声。 奶奶炖好茶 ,给她的老头子倒上,偶尔给孙子喝一口罐罐茶,没放糖的话苦的孙子直咧嘴,这时,爷爷大多会咧开了嘴笑起来,顺便给茶杯里放几块冰糖。 等喝完茶 ,媳妇子已经做好了传统的一锅面 ,开始催促男人从炕上起来 ,男人照例要撒会懒,抽出一支烟来,等饭上了桌 ,才会从炕上在女人的唠叨声中起来,慢慢咧咧的在老人的训斥声中,端起饭碗,调上上好的甘谷辣子, 倒点纯粮食酿造的醋,三下五除二解决掉一碗饭,然后理直气壮喊女人再端一碗来,吃完两碗饭的男人撇下碗,出门去找乡邻,或者喝茶,或者打麻将。 这时候女人大都是不会去干涉的,她们知道,这是自己男人一年里为数不多的惬意日子。
进腊月不几天,乡邻们大多开始准备年货 。年货是从杀猪开始的,那时候的农村,基本上是家家都有喂猪 ,不像现在,都是去镇子上买肉。我们家年年都喂猪,记得远去的父亲说过。他不想让我们兄弟看别人啃骨头的时候,我们兄弟看到了光眼馋 !于是,我们家每年,或大或小,或肥或瘦的,总会养有一头猪。
给我们家杀猪的人,基本上每年都是固定的。一个我们老家叫丁家爸的。每次杀猪前 , 父亲会打发我到丁家爸家里去同人家打招呼 ,约好杀猪的日子。丁家爸便会带着他的伙计们,用架子车拉着杀猪的桶来到我们家。这时邻居们帮忙烧的烫猪毛的水也都烧好提到我们家,杀猪开始。记得那时候 ,好向往腊月里杀猪的日子,因为杀了猪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肉,那时候贫瘠的生活,一年到头是吃不上几顿肉的。等杀完了猪,乡俗是要用新肉招待杀猪师傅的,用最好的鲜肉 ,加上自家做的粉条, 配上大白菜,巧手的媳妇们便会炒出一锅香喷喷的肉菜,加上刚烙出锅的饼子,想起都馋。记忆中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美味,母亲多病,多的时候做不了饭 !于是,丁家爸他们一般是错开到别人家去吃饭,每当我回想起来,都是感慨万千!
过了腊八,便是那句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便是年!‘’腊八喝粥,也是扫房的日子 !各家各户便会开始了一年的大扫除,不管是穷家小户的土房还是有钱人家的洋楼,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初九 便是镇子上的逢集了,喝完蒙心的腊八粥后,人们便开始大大咧咧地花起钱来 。四边山上的人们 ,背着大包 , 或者挑着担子 , 蜂涌向镇子走来。那时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啥叫人山人海 ,摆摊的大多是镇子上的人,带着乡音的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为了不错过一个顾客 ,不遗余力地吆喝着。这时,要有大人一不小心丢了小孩,可是不好找的,只能等到集散了,沿街去打听了,最后虚惊一场,一定会找到那个好心人收留的孩子。那时骗子人贩子还是很少见的,不过 ,小偷是常有的,如果你不小心丢了钱包 ,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便是小年了,小年这天,都是要送灶王爷上天的,厨房的灶头上 ,便会贴上:上天言好事 , 回宫降吉祥的灶王爷像 !还要给灶王爷弄点糖,好让灶王爷吃甜了嘴,上天说这家人的好话,以便来年老天爷让你一切顺当。
过了腊月二十三,巧手的主妇们便会开始忙起来,按早就计划好的日程, 今天蒸雪白的馒头,明天灌猪肠子,另外煮上男人下酒的猪头肉,炸好缺牙的老人也能啃动的油果果,按部就班的几天忙下来,等一切都准备好了,也就到腊月三十了!
腊月三十下午 ,男人们开始贴春联,顽皮的小孩们放着或大或小的炮,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迎接新春的到来。
马记东
网名:甘谷老马
从散渡河畔闯荡到黄河边的一名游子
(兰州如宾手机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经理)
喜爱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