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67——犹记祭灶糖瓜甜
荣玉奇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俗称“小年”,也称“祭灶节”。忽然想起一篇旧作,是回忆儿时在农村老家期盼祭灶吃糖瓜的情景。曾经刊登在《牛城晚报》上。
下面就是这篇回忆散文:
犹记祭灶糖瓜甜
农历腊月二十三,我们老家俗称“小年”,按照传统,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因此也称“祭灶节”。
所谓“祭灶”,就是祭灶君,灶君也称“灶王”或“灶神”。人们把它供奉于灶头,认为灶君是掌管一家祸福的神。灶王究系何种人也?说来源远流长。据古籍《礼记·礼器》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可见在上古时代,灶神就出现了。
我的儿童时代,是在老家农村长大的,对祭灶有着特别深刻的印象。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糖瓜集到二十三,离年还有整七天”。就是说,每年赶集买些糖瓜(一种用白糖熬制的酥糖),以备祭灶。而那个香甜酥脆的糖瓜,对小孩子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每年的祭灶,我都想得到几块解解馋。
依稀记得,祭灶这一天的傍晚,家中的妇女、老太太,先给灶王烧香,供上糖瓜,并在剪好的纸马和几节谷草上洒几滴水,意思是为灶王准备好行程的坐骑和草料。然后,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揭下来,和“马匹”、“草料”一块放在黄表纸上烧掉。同时嘴中还小声念道:“年年有个二十三,灶王老爷要上天。有大马、有草料,路途平安顺利到。供上糖瓜把你甜,玉皇面前多美言!”为何祭灶要用糖瓜呢?据说一是糖瓜很甜,灶王尝到甜头,见到玉皇就会讲好事;二是糖瓜有粘性,会把灶王的嘴黏住,害怕他见到玉皇讲坏事。殊不知,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他见了玉皇是不能讲坏话了,但同时好话也就不能讲了。然而,善良的老百姓却不管这些,每年照例要买糖瓜祭祀灶王。
我之所以对祭灶留下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糖瓜的垂涎。由于小时候,糖瓜是个稀罕物,平时很不容易见到。每年一进腊月,就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一天一天盼望着祭灶节的到来,祭灶节到了,就可以吃到盼望已久的糖瓜了。而在没有上供前是绝对不能吃糖瓜的,大人们一再告诫说,提前偷吃了糖瓜,是不虔诚的,灶王要怪罪,见到玉皇会说坏话的。只记得那糖瓜又酥又脆又甜,与其他糖块有着本质的不同。
送灶王上天,俗称“祭灶”,也叫“送灶”。到了除夕这一天,再将新买来的一张新的灶王神像,贴在原来的地方,两旁并贴上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算是又将灶王迎了回来,称之为“迎灶”。
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不知道如今祭灶的习俗还有没有?也很久没有吃过祭灶的糖瓜了。不过儿时的记忆,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原载2022年1月25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