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美食谱
耿志平(甘肃)

我的家乡美食花样繁多,让人吃了难忘,它是多少身在外乡的人的思念和难以割舍的情怀。
今天我就说说其中的几种做法。
豆豉

把黄豆里的杂质和坏豆挑选干净,用凉水泡一晚上,第二天用大锅煮熟,能捏烂就行了,不用煮的太绵,用笊篱捞出,沥干水分。给竹筛子里铺上干净的玉米包皮,把豆子放进去,摊平,上面铺上白布,再铺上棉毯,放在温暖的地方(一般农村放在土炕的角落)。五天后,豆子就发酵了,用筷子挑有粘粘的拉丝状就好了,有一种独特的味道,稍微有点臭。把它取出来放在一个大盆里,放上盐,花椒粉,姜粉,多放点干辣椒面,拌均匀,然后捏成一个个团,放在太阳下晒干,吃的时候放点肉臊子一起炒,夹馍,拌米饭,拌面都很好吃,几乎人人爱吃。
猪血灌肠

每年寒冬腊月,农家养了一年的猪就要被杀掉了,把猪血接在一个大盆里,趁热端回家,放一点淀粉,葱花,荞面和花椒粉,姜粉,八角粉,(调料一定要多)不能太稠,搅拌均匀,灌进洗干净的猪大肠和小肠里,不要灌的太满,前后用线扎起来,放在蒸笼里摆成盘,蒸一会揭开锅盖,用牙签扎些小孔,防止破裂,反复几次,大概蒸一个半小时就熟了。吃的时候可以放葱花,干辣椒,蒜苗干煸。有些人觉着炒的太油,就切成片,熥热,用辣椒盐,酱油醋,蒜混合成的汁子蘸着吃,别有一番滋味。
因为平时不杀猪,基本上吃不到,大多在腊月里才能享用。
它和四川,湖南,广东,东北等地的腊肠有区别,腊肠是用猪肉灌制。猪血灌肠主要原料是猪血,所以叫猪血肠,我们一般叫猪血灌肠。
燃面糕
做这种美食一定要用软糜子面,做出来粘性大,有嚼劲。
糜子面粉里加少量白面, 把面粉用开水烫拌,保证每一个地方都烫到,用手捏成不太紧实的疙瘩,上锅蒸一个小时,端出来趁热铺在保鲜膜上,隔着保鲜膜揉成光滑的面剂子,切成五寸长左右的段。等放凉了,切成五毫米左右的片,锅里放点油,烧热,一片片放锅里煎,油不需要太多,一面上色,翻转,两面都上色,就取出来,放在碟子里,加入白糖(根据个人口味,也可以不放吃原汁原味的),鲜美的燃面糕就好了,你可以大快朵颐,饱餐一顿啦。
油糕

锅里放点油,加入适量水烧开,把白面粉一点点倒进去,顺一个方向边倒边搅,把面粉烫熟,趁热揉成大块,用保鲜膜包起来防止干燥。
把隔夜的馒头揭掉皮,揉成沫,加入白糖或者红糖,一点干面粉,搅拌均匀做馅料。
揪一小块面剂子,放在手心里捏成窝窝头形状,放一汤勺馅料,转圈捏住口,把多余的面剂子揪掉,压成小饼,放在油锅里炸,一面金黄,翻面,两面金黄就可出锅,沥掉多余的油,香喷喷的油糕就做好了,咬一口软糯香甜,唇齿留香。
韭菜盒子
把新鲜的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小段备用,碗里打几个鸡蛋(最好用土鸡蛋),放点盐搅散,炒的时候用筷子搅碎。放凉加入韭菜里,加入姜粉,花椒粉,食用盐,再放一点点熟油锁住水分,防止出汤,这样馅料就做好了。也可以加入虾米,根据个人口味,一般韭菜盒子都不加别的食材。
根据家里人口的多少,盆里放适当的面粉,用开水烫面,趁热揉起来。揪一个馒头大小的剂子,擀成薄片,在面皮的一半放入馅料,把边缘捏起来,成半圆形,也可以顺一个方向捏成花纹。电饼铛预热刷上熟油,放入做好的饼胚,上面也刷上油,烙三分钟翻面,两面上色,电饼铛灯灭就熟了,这样原汁原味的韭菜盒子就做好了,你就尽情的享用吧。
油茶

把面粉放在笼布上蒸熟,捏碎,放在锅里用文火炒至金黄,盛出。锅里放入牛油或者植物油,烧热倒入面粉,里面加入花生碎,芝麻,瓜子仁,杏仁。也是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添加,炒熟炒透就可以了。
早上用开水冲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配蒸馍,就可以当早餐了。油茶还有营养,是真正的健康美食。
家乡的美食有很多,油饼,油条,糖圈圈,洋芋卜啦,煎饼,洋芋筋筋,凉皮,擀面皮,搅团,手擀臊子面,饸饹面,清汤羊肉,凉粉,洋芋糊糊面,糖角角,燕麦揉揉,高粱面搓搓,麻花……有几十个品种。我以前写过几种美食,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如果你有空,感兴趣,可以来我们黄河象故里,参观万福寺,去子午岭看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看保全寺和莲花寺石窟。探访秦直道,探秘由热带雨林气候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
我热忱欢迎你的到来!带你品尝家乡的美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引用网络图片)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