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达祎,辽宁人,旅居西班牙十余年,精通多国语言语种,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写作,爱好广泛。
五美图之三:玫瑰女郎
张达祎
卡迪雅是我的同事,她是保加利亚人。冥冥中我们颇有渊源。我出国的日子是3月3日,这是保加利亚的重大节日。她长得就像俄罗斯电影里面的明星那么漂亮,轮廓深邃的脸,绿色的美丽眼睛,尖鼻子,五官非常标致,皮肤细洁,高挑匀称,保加利亚是出产玫瑰的地方,她的肌肤就像玫瑰花瓣一样干净和细腻。她做过很多种工作,在她的祖国保加利亚是个芭蕾舞教师,在英国做过餐厅服务员,在西班牙是幼儿教师和健身教练,熟练使用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等五六门语言,西班牙语的水准,好吧,仅举一例,她能够非常礼貌的给西班牙人指出他们说西班牙语时候语法的错误。我教她说一些中文,说得也非常似模似样的,要知道,属于汉藏语系的中文对于所有的老外来说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发音,常常是那种说了多年中文的人都有脱不去的外语腔调,但是她的中文经过练习之后,迅速的能够发音典雅、准确。
刚入职培训的时候,我都快没钱了。带饭盒的时候,最窘的时候仅仅在一个饭盒里面放上一块米饭,另外一个盒子里放上几滴香油、一片紫菜、一点盐,等午饭时间,弄点热水冲泡,这就是我的饭菜。并且不敢吃饱,因为米也是有限的。入职培训没有工资。她的午饭是走了很远的路买回来的意大利馅饼和几个香蕉,因为饭后吃甜食是欧洲习惯。她还好心的想和我分享香蕉,不过我没有接受。培训日久,我的饭盒也日渐窘迫。卡迪雅敏感的发现了我的情况,还非常婉转的说:“要不要我借你点钱买吃的啊?”其实大家萍水相逢,万一培训后我走了呢,我要是借了钱不还,人跑了,她岂不是失望吗?我觉得很感动,因为一个陌生人的温柔关心。我没有借钱,不过我记得了这件事情。
卡迪雅声音温柔,举止斯文,态度腼腆,有一次我看见她在公司的厨房里,等着水开要沏草药茶,一边轻声的用俄语唱着歌,一边像跳舞似的,轻轻踢腿,先是左腿向右边轻抬,再右腿向左边轻抬,就像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她也会在午休时间走到花园里——公司有个很大的花园——采摘野花,然后泡到一个装水的玻璃杯里面。
每年春天她都会戴着一个红白相间的饰品,用保加利亚人的说法,叫“玛尔德尼杂”,这是保加利亚风俗,要戴到看到第一只喜鹊的时候,或者如果一直没看到喜鹊还有一种吉祥鸟类,就戴到某个节庆,摘下,挂在一棵会开花的树上面。这样会带来好运和健康。我们刚认识的那一年,她戴的是一个精美的胸针,用红白色细线绳系成蝴蝶结样子。据说后来是挂在一棵梨树上了。
我的同事,她们都喜欢春卷和生煎包这种中国点心。卡迪雅也托我买过酱油。因为我已经能找到中国食品店了,她说,她在超市买酱油,好几块钱就那么一小瓶。我能买到1欧元多点一大瓶的酱油啊,我就买了给她带去。大家都带饭盒,所以午餐时间也是交流食物的时间。卡迪雅做了一整个长青椒做皮内填充鸡蛋奶酪的菜让我们尝,西班牙人的做法是长红椒里面填金枪鱼肉,这种青椒的菜是烘烤的,而红椒的菜是煎制的。
不做同事的时候,我们也有联系,会一起聚餐,或者出去走走。我们一起去看话剧,然后和演员合影。她还记得我的生日,即使在半失业状态,非常困窘的时候,也在她家里邀我吃饭,做了非常美味的保加利亚菜肴:鸭子肉粥和黄瓜沙拉,买了覆盆子奶油蛋糕和礼物——玫瑰香气套装礼盒,给我过生日。不知道她怎么做的,那饭菜好吃极了。而且鸭子肉很贵啊!她不是有钱人,却对我如此真情,热情备至的筹备了一番,给我做生日,给我一个完美的生日庆典,其实那年我都想吃碗面条,把生日随便混过去算了。在她家我看到,她整洁的床铺上摆着很多娃娃,其中两只兔子玩具,还有一个巨大的苹果形绒毛垫子,这都是我过去给的礼物,看得出来她很喜欢,也很珍视。她介绍说,她给这些毛茸茸兔子的名字分别叫“chiqui—ding”(读音:奇柯依——丁),合起来这个词的意思是:小不点儿,很有趣的名字。我当年送玩偶兔子的原因是:按照中国纪年,她是属兔的。我真没想到时隔十年,她仍然保存着我的礼物,并且如此珍视。
她房间里面,吊灯旁边,挂着一个极为漂亮的鸡蛋壳,上面彩绘颇有东欧情调,以蓝色为主,下面缀着长长的珠穗子,让人想到俄罗斯梦幻般的建筑或者俄罗斯套娃什么的东欧饰品。我记得她每年都会染色鸡蛋,然后给我们分送。她会特地跑很多地方去买到专门染鸡蛋的食品燃料,自己在家烹制。西班牙人没这个风俗,我想,这是她祖国保加利亚人的习惯,大约和东正教有关。
给我做生日的那个月底,卡迪雅咳嗽得很厉害,我劝她去买雪梨吃,润喉补肺,她如实说:我知道这东西挺好的,不过我没钱了。我就想了个方法,借口说我们房东打算结束租赁,我要搬家,我说:很多什物搬不走,给你吧!我就收拾了一只纸壳箱子,里面放上很多生活用品,从吃的到用的什么都有,拉拉杂杂,其中还有一些雪梨,坐车到她家那一站,请她来取,把一盒子东西送给她。我说:“半盒、半瓶的东西呢,我自己留着用;整盒子的东西送给你啦。”我的理由是省得搬家时候太沉。我送给她,千恩万谢的,我说:“哎呀,这可减轻了我搬家的负担啊!拿走,快点拿走!”我煞费苦心的对她这么好是有理由的: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仅仅有400欧元,仅够糊口,将将巴巴、凑凑付付的对付到下个月开资,这个人,能够买很贵的食物给我做生日,还买礼物送给我。结果给自己买几个梨都没钱了。这样的人我不好好对待,我还要好好对待什么人呢!
有一次卡迪雅给我打电话求助,她心脏不好,要动一个小手术,收费1千欧,她兄弟正好回国了,不在西班牙。这笔钱她拿不出来,找我借钱。我当时取钱那天,偏巧得了红眼病,一只眼睛肿得睁不开。(见拙作《金牌药剂师》。)为了取钱安全起见,因为这不是一般的钱,这既是一大笔钱,一千欧,大约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简朴度日的话,在马德里这样大的城市生活上两个月没问题;而且这是又要紧的救命钱,万不容错失,我就请了一位朋友陪我走。我取了钱,紧紧的藏好。然后立刻通知老卡拿钱。她取走了钱,眼圈都有点红了,千恩万谢的。我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事总算解决了。我给妈妈说起这件事,她一向是记不清卡迪雅的名字的,我们就简称“老卡”。妈妈说:“你这事儿做得对!”因为是老卡啊。是我和姐妹一样相处的老卡啊。
后来,隔一阵子,我又请她吃饭,上“国荣海鲜大排档”(马德里中餐馆,位于中国城乌塞拉Usera)吃梅菜茄子和油焖笋,葱油拌面还有饺子。她大爱中国菜。这和网上说的一致,资料说,保加利亚人食物喜欢咸口,油大的,也喜欢中国菜。她是真的喜欢。我又买了芝麻糊、红枣之类的补品,就像中国人彼此之间关心病人一样,送她保健品和食品。庆祝她手术成功,给她“起病”。
我在我们中国人的网站上发了很多广告,后来帮助她找到几次工作,有美容师,有商店售货员,还有幼儿教师。有的在外省,有的在远郊,后来,她在幼儿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长期合同,这是很难得的,因为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保加利亚人的风俗和西班牙人又不同,比如,按东正教习俗,葬礼穿黑色,还做周年祭。这个西班牙人的葬礼就不要求,也没有周年祭。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等等都是东正教,西班牙和法国、意大利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当然其他流派的基督教也很多见。佛教徒、回教徒人数也不少。——在欧洲:“没有信仰!”是一句骂人话,类似于我们说:“有娘养无娘教!”差不多。正常人都觉得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畏的,不好和他们交往。——所以,保加利亚的习俗偏向靠拢俄罗斯那边,是东正教风格;西班牙就是天主教风格了,在我们国家,文学作品里面,比如翻译的法国小说,一般管天主教叫“旧教”什么的。以区别马丁·路德、加尔文等等流派的新教。在西班牙,我脑子里随时紧绷着一根弦,就是,某人是什么国家的,什么宗教的,什么语言的,不可不察,但是平时不能讨论,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基本不提及,这是隐私中的隐私。但是生活中,一定要尊重每个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语言,乃至风俗习惯。由于欧洲的国家比较小,出国如同我们出省旅游,甚至有些小国堪比中国的大型城市(比如保加利亚,全国人口705万,它是一个国家,语言、民族都独具特色,在中国就是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遇到外国人、混血儿,说几种语言的人,都是司空见惯寻常事。西班牙人认为保加利亚人,尤其是女性,语言天赋很高。当然,我觉得老卡在她本国同胞里面,应该也属于聪慧好学、文雅温和的那种。就像,乍一看上去,老外都是高鼻大眼很漂亮,但是看熟了,也能分成不同类型,她明显属于极漂亮的类型。即使上了年纪,有点岁月的沧桑,但是还是很美,就像那种郁郁葱葱的森林的美,日渐增加,丰裕、茂密、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们做同事的时候,有一次老卡很兴高采烈的张罗买电脑,每天都很勤快的查价钱、比对质量,结果,最后她买了个很小的笔记本电脑。她说:“大的小的电脑那差价,正好是一张机票钱,我想回去保加利亚看我妈妈,于是买小电脑。”她是很爱母亲的。亲人之间也非常亲密,经常听她提起在伦敦的侄女等等亲人。
提起我的保加利亚语,有个很有趣的事情。我曾经有个工作,同事有各国人,有个司机就是保加利亚人。我知道他是保加利亚人,我跟他说保加利亚语。这让他非常吃惊,按说,我一个中国人,能把西语说溜了,跟他沟通个工作,也就难得了,要是还能说两句俄语,那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很多中国人同胞都分不清欧洲那堆大国小国,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有保加利亚这个国家,更别提说保加利亚语了。
我说:“你是哪里人?我是中国人。”(保加利亚语)
他那双眼睛瞪得比小笼包还大!
然后我用西语说,我说呢,我有个极好的朋友是你们同胞,保加利亚人。“布雷文人。”(这句也是保加利亚语说的。)布雷文是老卡的故乡。
这个司机听懂了,摇摇头(保加利亚人点头是否定,摇头是肯定,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一样。)表示听懂了。然后,一撇嘴,说:“布雷文,小地方!我是索菲亚人!”(感觉像人家开玩笑时候说的,上海人,觉得哪个都是乡下人。索菲亚是保加利亚首都。——我认识的上海人也有好几个,不过,这种说法不大准确,上海人虽然洋气,却没架子,没觉得看人都像乡下人,这就是传闻和实际的区别了。)”
我恰到好处的睁大眼睛,表达我的尊敬和吃惊。毕竟,是一国首都啊!想想我们,遇上了帝都来人,敢不敬畏!哈哈!
后来我给老卡学说,我们大发一笑。老卡说:“确实,布雷文是个小地方。”是啊,索菲亚是老卡他们的首都啊!
老卡每年冬天都闹咳嗽,偏偏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经常说话。于是,我想毕其功于一役,玩个大的。我买了从板蓝根到胖大海、银耳、莲子、金银花、罗汉果等等所有能润喉的食材药材送她,但是老卡不会做啊!我遇到休息日又亲自上门,传授老卡如何炮制。没想到,厨房里,老卡第一次上手收拾银耳,就拎着个小剪刀,细细的剪碎了之前已经泡发好了的银耳,熬汤。哎,我真的有什么可以教给她的吗?她看上去像个广东女郎一样擅长煲汤啊!然后,她一一体会过来,这种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咳嗽,最对症的就是胖大海泡水了。于是,她上班就拎着个杯子天天泡开水喝。欧洲人一般是,喝水喝冰的,少数人喝常温的水,不会光喝热水,热水会冲草药茶之类,总之,喝白开水这种习惯是没有的。东欧人比别的地方人更喜欢喝茶,也喜欢各种冲泡的草药茶,如菊花茶,椴树花茶等等。英国人也属于比较嗜茶的一个族群,但是喝茶加一点牛奶,也加糖。
卡迪雅工作的学校,同事是中西合璧的,有个中国同事问她:“你喝的是什么啊?”
老卡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回答说:“胖大海。”
后来,她跟我说,那个中国女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胖大海。
我说:“很正常,这是播音员和教师惯用的保护嗓子药材,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的。没准这姑娘是在欧洲长大的,平时就爱喝可乐,连茶都不爱喝呢!”
一个保加利亚人,会用中国人的方式保护嗓子,她自己也觉得挺有趣的。加上居然有我的同胞也还不知道这个事儿,那就更有趣了。
几个月后,老卡节衣缩食,把那笔钱还给我了,还请我去一个很有特色的馆子吃饭,送我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做的手霜。手霜我没舍得用,回家时孝敬了太后。我家母上说,这擦手味道非常好,我们家的狗总伸鼻子来闻。过年的时候,她又送我一瓶玫瑰精油,放在一个两寸大的扁圆形、一面绘有穿白衬衫、黑背心、棕色裤子、黑鞋子白绑腿等等保加利亚传统服饰人像、一面画着大马士革玫瑰的木雕盒子里,这是一小瓶珍贵的保加利亚玫瑰精油。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香精,保加利亚特产,和老卡一样是来自保加利亚的瑰宝。
别看她是保加利亚人,但是,就像我是中国人,茅台是中国的,我也没混到茅台当水喝那份上。号称“液体黄金”的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对于保加利亚人也是奢侈品呢。我很感激她。
当我生病,被迫待在家休养的时候,老卡约我吃饭。我怕她费钱,就说,我身体不适,不方便在外面吃。她就请我去“歌剧院”(皇家歌剧院,是马德里市中心的一个地铁站Opera——读音“欧贝拉”,附近酒吧林立,餐馆众多,是重要的商业区和文化区)那里的一个很漂亮的酒吧里,喝奶昔吃点心,劝慰我,关心我。然后她掏钱出来,要给我养病。还给我带了一个很漂亮的手提包作为礼物。实心实意的照顾我,希望我快点康复。
这点可超出寻常了。因为在欧洲,结婚、乔迁、丧礼和生日这种事情,和逢年过节,亲友们之间并不会送钱。看病一般也就送花、也有送小礼物的,但是呢,没有人送钱。而且一般的老外都是月光族,手里的现金,那是“罗锅子上树——钱(前)紧”,也拿不出来钱。人际交往中,请你喝杯咖啡就是面子,请吃顿饭是天大的人情,能给你花上10欧元的人就是极好的朋友了。他们的风俗是:“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她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来给我,让我觉得既感动又吃惊。这是真的把我当亲人的做法。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推掉了这笔钱。不过,我接受了手提包,还有一份芬芳的香油作为礼物,这种油可以涂在脖颈上,放松整个身心。女性友人之间,送点心、送香水化妆品、送服饰、送玩具,这都是相当正常的礼物,一般赠送礼物也跟中国人之间一样,感情深的人,礼物既精心又贵重,但是,当然没有行贿受贿那种“拿钱砸人”的重量级。
老卡能言善辩,而且和我情深意重。我说不过她。我最后只能搬出来一条理由:“我病了,我没力气说话,你别让我说话了。我知道你心疼我,关心我。我说不过你,不过,我不能接受,我心领了!非常感谢你啊!”她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我的意见。不过,她好像不大高兴,嘴都撅起来了,脸上有种失望的神色。
和她的见面,让我的心情非常安适。后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也终于恢复了健康,能够正常生活了。这期间她经常关注我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我们也经常聊天。由于疫情,我们也很久没有见面了,但是我们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就像陈年的普洱茶,越发醇厚了。
在圣诞节等等西方节日,我会用保加利亚语给她送上祝福。而她也会在中国新年,好不费事的学会了用中文说“新年快乐”给我听。
在异国他乡,我也感到了那种亲人般的温暖。人心都是肉长的,世界各国的人都有好有坏,每个人缘分不同,性格不同,生命很短,要尽量和那些爱你的、你爱的人好好生活在一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