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育秦】
书里书外话真情
——《姚旺才诗文集》赏读
(原创 《家在山河间 》
2023-01-12 发表于山西)
姚旺才老师要出文集了,他发来电子版与我分享,同时又给了一个任务:写篇读后感。受朋友之托,当然义不容辞。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知道出书的艰辛。这本文集是他人生思考的凝结,生活历练的总结,写给世人的告诫,于是满怀敬佩的心情,用心品读起来。
我与作者相识于同一个文学群,他为人忠厚诚恳,内敛低调;他爱好文学,加上科班出身,且勤奋刻苦,文章当然非同一般。我们两县毗邻,地近人熟文亦亲,对他文字就额外的关注。那次文友聚会,一见如故,倍感亲切,便互加微信。我的文集出版后,向他索要地址,准备寄他一本,可他坚持要上门取书,我被他的真诚感动。
旺才老师的这部文集共两部分:散文和诗歌。其散文涉猎广泛,如生活随笔、人生感悟、叙事、抒情、游记、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写人文如其人,记事真实自然,随感出自于心,抒情发乎于怀。诗歌则以现代诗为主,诗情盎然,画面质感,情景交融,激烈喷涌。
写亲人和亲情的文章在文集中占相当的篇幅。《爷爷与大烩菜》,作者将祖孙情,人间爱,“烩”入热锅子中,“烩”出了黄土地上的孝道文化,让爷爷看到了孙子的担当,感到了孙子的真情,更是“惹”出了读者的眼泪。《父亲的果园》,勤劳父亲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像爱护自家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细心管理每一棵果树,把苹果园管理成经济田园、精神家园,既是教育后代的劳动基地,更是联系父子亲情的牢固纽带。《父母爱情》,诠释了农民父母朴素的爱情内涵: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冬天的温暖》用朴实的语言,饱满的感情,叙述了与父母之间的温情故事,呈现出作者的大孝和担当。人生在世,父母为大,对父母是否孝顺,也是检验一个人人品的试金石,无论你为官多大,赚钱多少,对父母不孝顺,其他都免谈。《家有爱孙》,看得人心里痒痒,他们孙孝祖慈,其乐融融的情景,我心中也涌起无限的感动。常言道:“隔辈亲,亲又亲。”亲情是人间至爱,“舔犊之情”与生俱来,对于老年人而言,享受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快乐。作者用心观察生活,通过典型细节,生动描摹,掀起了读者情感的波澜。《怀念父亲》《怀念母亲》是两篇祭祀文章,半年时间,二老双双逝去,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实乃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作者今年刚退休,正想着没有工作的压力,该好好陪伴母亲了,但还是逃脱不了生离死别的悲剧。他的孝心有目共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没有居高临下的宏阔议论,满是点滴细微的生活真情,一字一句皆是作者性情的真实绽放,一言一行都是感恩重情的绵绵情义,真材实料,真情实感,叙事不拘,雅俗共赏。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样温馨和谐的一家人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作者的爷爷奶奶没有儿女,抱养了他的母亲,母亲成年后,招父亲做了上门女婿。他们子孝妻贤,和睦相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滋养出亲情的伟大力量坚不可摧而又无坚不摧。这样的文字,读起来自然十分亲切,毫不做作,让人感觉暖意融融。
文集中还选了10多篇生活随笔和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两则》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以精炼的文笔,用唯物辩证法,精辟地阐明了得与失的关系和做人应该低调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和哲理性。《家庭教育感悟》,感触深刻,悟理高见,尤其指出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和应该力戒的“五把小刀”,既指出病根,又给出良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指导文章。《我家有家规》,作者用心制作家规,博古论今;用情率先垂范,旁引博正;文笔流畅,大气磅礴。《新年感怀》,总结了几十年来人生道路上用真情来感悟生命,用真情去调配生活的经验,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家人勇于担当,真诚相待,是一位响当当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无悔此生。《走进花甲》把这种咸淡两由之的泰然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学会善待,活出境界,保持一份感恩的心,为自己唱一曲人生豪迈。在《奔波》中透过他忙碌的身影,奔波的脚步,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家庭为社会勇于承担,努力奉献的奋斗者的形象。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工作,他把忙碌当做幸福,没有时间体会痛苦;他把奔波当成快乐,真实地去感受生活。“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心、温暖和呵护。对待父母,面色温和,不恼不愠,才是最大的孝。”“孝敬父母从体贴开始,从“好脸色”开始。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多想想他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再忙再烦,也要留一丝温和,留一枚微笑给父母。“姚旺才《说“色难”》里的这两段话,足以说明作者是中华孝道的践行者。一个《怕》字被姚老师解读得如此精彩。“怕”不是胆小怕事,畏手畏脚,而是多了谨慎,多了敬畏,多了尊重,多了对亲人的孝心、关爱,多了红线,多了底线。唯其怕,自己的人生路才能走得心安理得,行稳致远,更少风险。作者心系国家,《抗疫随想》紧紧围绕当前疫情防控这个大主题,大气象,通过有条不紊的叙事,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旁征博引,出神入化,观点新颖,令人拍案叫绝。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这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好内容,让人一次次反复回味。我被他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还有无处不在的博大淡薄,宽容善良,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深深地吸引了。让读者觉得,岂止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有暖意的警策,仿佛他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作者的抒情散文也写得相当精彩,不管是托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语言都非常准确简练,形象生动,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作者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将思想寓于形象之中,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樱花朵朵醉春风》不仅醉了春天,也醉了读者,通过美丽的樱花,讴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年畅想曲》,激情澎湃,如散文诗般流畅。《回顾二O二O,展望二O二一》,写出了自已所有的愿望。其中把孝敬二老提到首位,足见姚老师是位充滿孝心,感恩父母的好人。《君子兰花香》显得很温馨,给生活添加了乐趣,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会经营生活的作者满满的成就感。作者的时令散文《春之韵》《夏之韵》《秋之韵》《冬之韵》均短小精悍,立意新颖,字里行间流露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形象生动。
作者是一位爱好全面,兴趣广泛的人。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擅长书法和下象棋。《我的人生爱好》说,“我的人生有三大爱好:写作、习练书法、下象棋。三种爱好,各有魅力,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每天沉浸其中,让我的生活丰富而多彩,充实而快乐。”《云台山游记》着笔细腻,情意交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叙事中饱含着浓浓的赞美热爱之情,激发读者拥抱大自然,放飞梦想!《我的书法情缘》《棋乐人生》《我是一名证婚人》《从婚庆典礼致辞说起》《洪水无情人有情》《孟晚舟回国的反响与思考》《白衣红心誉河东》《酸甜苦辣话果农》,这些选材都有特定的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成就了多少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彰显出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他的诗歌栩栩如生,如诗如画,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可谓内容丰富,音韵谐和,挥洒自如,各具特色。写出了民族气节,表达了人民心声,展现了防控画卷,赞颂了抗疫英雄,鼓舞了万众士气,抒发了诗人豪情,讴歌了时代风貌,描绘了美好前景。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正因为姚旺才对党、国家和人民充满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才能写出这样发自内心的感人诗篇,与山水寄情共融,达到心灵的更高境界!当然,真,是这本文集的标志,实,是这册集子的内涵。既没有用花里胡哨的词汇附庸风雅,也没有用悲天悯人的文字催人泪腺,是“石头砸磨盘——实打实”。
书里写的书外事,近在身边;书外生的书内文,亲切感人。姚旺才把“学问”化入文学作品中,写得很有层次和深度,通俗却不粗俗,轻松却不轻飘,深沉却不深奥,尖锐却不尖刻。字里行间,传递着真诚、美好、温暖与善意,折射出作者所特有的气韵与精神,这些来源于生活中挖掘出的文字,说服力极强,百读不厌,真的是一种美的盛宴。
生活因为有了独特的爱好,而变得与众不同,让一颗灵魂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咂摸出一丝甜味儿来。愿姚旺才老师的文学梦,繁花似锦,阳光灿烂,梦里梦外,一片光明。
202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