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疫篇之四)
第十六篇 关于今后防疫工作的
三点建议

一,统一认识,改变追责标准。①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高层党委、政府要正确领会习总书记“生命至上”讲话精神实质,明确防疫“以不死人或少死人“为根本目的;②改变追责标准,分类进行追责。比如以流感死亡率为基本依据,并根据它分别设定几个追责标准。按不不同情况,追究不同的责任。
二,强化舆论宣传,消除社会恐惧。通过介绍有关病毒产生、发展变化机理及其预防知识和治愈案例,让大众明白病毒可防、可治不可怕的道理。这样,大众消除了恐惧心理,掌握了防治病毒知识,增强了防治病毒信心和能力,敢于外出消费、工作了,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就逐渐恢复了常态;
三,全面回顾总结三年来防疫经验教训,建立全国统一的统筹防疫与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与工作体制机制,为应对目前和今后类似的疫情和生物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写于2022年5月27日夜
第十七篇 战胜新冠肺炎病毒
需要唯物辩证法
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没有研制出根治新它的疫苗和药物之前,新冠肺炎病毒处于主动地位,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我们人类则处于被动地位,是这对矛盾的次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我们人类与新冠肺炎病毒斗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次要方面为主要方面呢?笔者认为,在如下条件下,我们就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次要方面为主要方面。
一、不让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我们人类身体。怎样才能不让它接触人类身体呢?要做到这一点,一要认识它。因为我们只有认识它,才能预防它;二要知道它传染我们到身体的途径,尤其是要知道它进入我们肺部的途径。因为我们只有知道它传染的途径,尤其煮知道它进入我们肺部的途径,才能阻止它进入我们的身体,才能避免它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三要知道它传染的方式。因为我们只有知道它传染的方‘式,才能找到对付它传染的方法和形式。
在上面“三要”中,从目前情况看,最主要的是了解它进入我们肺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根据人体构造,喉咙无疑是新冠肺炎病毒进入我们人体的最主要途径。而它进入喉咙的主要途径又是什么呢?是口腔。进入口腔的则有嘴、鼻孔、耳朵、眼睛。由此看来,我们要将它阻止在我们的肺部之外,主要应该把喉咙及其以外的这些部位防控好。
二、把新冠肺炎病毒消灭。消灭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消灭。要直接消灭它,最主要的是要知道它生存的内部元素。即,要知道它的组成成分及其构造。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些,才能摧毁它、消灭它;二是间接消灭它。即,消除它生存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它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不存在了,它自然而然就存在不下去了。它生存的环境主要分为人体外和人体内。人体外,主要是它的宿主和载体。我们找到了这些宿主和载体,也就找到了消灭它的方向和方法。人体内,主要是肺部及其周围。我们只要把肺部及其周围的环境营造好了,就会把侵入的新冠肺炎病毒消灭在“汪洋大海”之中。如果我们能在它进入肺部之前的途径上布下防御兵力火力和天罗地网,那么,我们就能将它拒之门外,并歼灭它,战胜它,从而保护好肺部等其它器官,进而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
要做好上述事项,我们的有关科学家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搜集客观、真实的有关信息,采用由片到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式,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病毒的本质及其传染和人类预防规律;各级政府必须打破条条框框,打破各种限制、隔阂,广开言路,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战胜它的方式方法、手段等各种可能。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所以说,战胜新冠肺炎病毒需要唯物辩证法。
写于2020年7月10晚至11日晨
第十八篇 防疫切莫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提出疫情防控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简单明了的话讲,就是不死人,或少死人。也就是说,别让病毒毒死人,或毒死更多人。这就是我们防控疫情的初心!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传染和对它的治疗规律了。自武汉疫情之后,再没有出现过新冠肺炎病毒毒死人和因治疗错误而致死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与时俱进,调整防疫思想观念和方针,而不应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为了防疫而防疫,却忘掉了防疫初心!!
写于2022年10月10日下午
第十九篇 防疫应该创新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某一个问题,皆有许多方法。防疫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围绕着防疫目的,创新各种方法,而不应该千篇一律、墨守成规!
写于2022年11月3日
第二十篇 防疫应振奋精神 增强免疫力
防疫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引导群众提振精神,增强免疫力上,而不是放在恐吓百姓,让百姓躲在家里和整天做核酸上。
写于2022年11月24日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高校毕业。先后在城乡的学校、地区以上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的单位从事过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管理、新闻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宣传和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华社(网)《人民日报》(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次。编辑出版过我国第一本诚信教育通俗读物—《诚信史话》。开设的《京楠哲思》专栏,受到不少读者关注与好评。爱好读书、思考、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