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身清水绿稻间(散文)
文/马青山
我立于一道土埂子上,手搭凉棚,极目远眺,真的是从未见过的田园美景:一条清澈的河由西向东流去,静静地,没有浪与浪之间撞击的声音,水面白白的,有飘渺的雾气,隐隐约约的,不辨牛马。偶有灰白相间的一只海鸥,离弦之箭似的,冲到水面,啄一条小鱼,又倏尔飞起。白色绸带的南北两岸长满了稻子,一望无垠,沒有尽头。那齐刷刷的、精神抖擞的神态,犹如统一穿着草绿色服装的军人,又宛如一大块铺着的墨绿的地毯,中间恰好就画了一条洁白的绸带。
稻田一畦一畦的,全是正方形,整整齐齐的。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耕地,埂子上还种满了葵花。粗壮的茎干上,除了绿色的叶子外,还有顶端小饼子上的黄色,葵花饼外沿是浅黄,而中心却是深黄,有蜜蜂盘旋其上,转来转去的,不知丝毫的倦意,它们是忙着采蜜。绿绿的大块地毯上,被鲜黄色的葵花点缀,这应该是人们寻找的大自然里最美的景致了。
青蛙潜匿于草丛中,正鸣奏着醉人的音乐,忽高忽低,形成了旋律,甚是悦耳。初看,你是看不见青蛙的,尤其是成年的青蛙,当你屏息凝神,忍住了呼吸,那绿色的青蛙一个猛子就跳起来,旋即又钻到深水里,不见其踪迹。藏在葵花叶下的蝈蝈,和着青蛙的叫声,简直就是一曲难觅的二重奏,这二重奏绝对比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会更悦耳更美妙。有研究者研究表明,经常听些鸟叫蛙鸣,可以使人的心情愉快,可以精力旺盛延年益寿……
身后不远处是平缓的山坡。两面山坡从夹角处伸展开来,犹如一本从中间展开的书。夹角里有泉眼,水汩汩而出,不舍昼夜,谁也说不清楚,它流淌了多少年。山坡上是一片红枫林,整齐地站着,俯视关注着目前的农田,极威武的样子。有鸟,朱项,青冠,喙长,尾细而长,于枫树的枝叶间跳动,见我过来,一个俯冲落下,于草间觅食;待我至其前,则飞于树,似离弦之箭。若即若离的,似与我同乐。
我近来心情很是郁闷。所写的文章,被拒绝的很多。我努力不可谓不刻苦,晚上工作室的灯光,已经是夜间十点了,还在不知倦意地亮着。我已经尽力了,并且使尽了浑身解数。然而,整天穿行于车流和楼宇间,疲惫得难以言辞描摹了。
身体疲倦了,可以歇过来,心灵疲倦了,却很难歇过来。就渴望沒疲惫时的悠闲。多少次远道出差,走时不见太阳,家归也是以月色为衣服,夜色落在我身上,也淹没了我回家的路。出差,往往是时间极紧,没有多少考虑和准备的余地,行色匆匆,风雨兼程。一次去美国,接到纽约一所大学的邀请函,第三天就要飞往。父母一生为子女付出无数,心也快操碎了,带他们出一次国,也是理所当然。然而,现实不允许,他们去不了美国,不知道美国长啥样。我在国外给其买些稀罕礼物,也算聊表寸心,如此微小的愿望,竟然成了奢侈。时间的奢侈是最大的奢侈。上有老,下有小,于夹缝中生存,愈加觉得心力交瘁。下了飞机,登记旅馆等等,往往是小跑。为此,我常常向隅自责,有时也跟要好同事或朋友倾诉一番,以图一时之快。无奈之际,深感羞愧而无地自容。待飞机回国落地,我从机场取了拉杆箱,浑身散了架一般,我真想把它与疲惫一同扔到暮色里,在马路上的树下,美美的甜甜的睡上一觉,在梦乡里遨游一番,是那么尽兴,又是何其的惬意!只能咬牙,打了出租车,到了工作室大楼,仰头看了,漫无边际暗夜里窥见了一丝曙色,亮亮的,煞是可爱。这是工作室的灯光。同事与我知心,本科时就在一个班一个小组,工作了,又在一个单位。其家是乡下的,距这座大都市不远。那里的夏天是绿色的,且充满了诗意。中国古典文学田园山水诗歌意境和景致,均可在此觅到原型。因而,他邀请我并自驾了车,于一个暑假拉着我,去农村的田野里休憩一下劳累的情绪。
暮晚了,亮亮的太阳一下子就藏起来了。我与这个小小的村落初次见面,就极有好感,可谓是一见钟情了。欣赏了白天,还想享受夜晚。人的欲望就是这样的永无止境。几乎是一整天的时间,我于没有感觉中度过。我执意要住一夜,以体验这一份难觅的静谧。尽管单位还有很多事。躺在那里,白天的所见,一幕一幕闪过,我真诚感激着同事与我的相知。“人生有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之谓也。空旷的夜间,青蛙偶尔几声有气无力的叫声,涩涩的样子,更增加了乡间夜里的寂静。同事累了,早已进入了梦乡并伴有鼾声,而我却睡眠之意全无。等到稻子熟了,于风中,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稻浪,伴着成熟的馨香,该是怎样的赏心悦目啊!当稻子成熟,满怀信心等待着人们的收获,它们又是何其的激动和骄傲啊……
我想成为一畦绿色的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