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大悲咒感应录1000例
得 子宣化上人:念《大悲咒》不受十五种恶死,得十五种善生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若诸人天”:将来的时候,所有一切人间的人、天上的天人,“诵持大悲心咒者”:能念诵、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的人,
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第一种,是“不令其饥饿困苦”:你若诵持《大悲咒》,就不会饥饿;饥饿,就是没有饭吃,饿死了。困苦,就是一切事情,都非常的艰难;苦,就是没有快乐。人有饿死、冻死,或者有种种困难而死的,你不受这个死。
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
第二种,“不为枷禁杖楚死”:枷,就是披着头枷。在美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刑具?在中国以前有枷,要披到脖子上去游街,叫大家看这是犯罪的人。禁,就是圈到监狱里,禁闭起来。杖,就是棍子;犯罪用杖来打腿,把腿几乎都打断。楚,就是用杖责打;也可说是痛楚,因为用杖打,身上就痛。有的长期带着枷,有的被杖楚打死。你要是能诵持《大悲咒》,不会有这种的死亡。
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
第三种的恶死,“不为怨家雠对死”:我们在世界上,谁都有冤家对头。所谓怨家,就是大家没有缘,就有怨、有冤;冤家呢,好冤枉的,好像心里总有一口闷气,发散不出来。总之,有一股怨气。互相你仇视我,我仇视你,这叫雠对。雠,和“仇”字一样的,就是仇恨。大家有事情,与人过不去,互相雠视。
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
第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诵持《大悲神咒》的,你就在两军阵前和人作战,也不会打死的。所以你若训练一班兵,教他念《大悲咒》,冲锋作战都不会打死的。话是这么说,你要是用《大悲咒》,训练一班兵来作战;虽然打不死,但是也打不胜!因为菩萨不愿意人作战。
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第五种,不会被虎、狼,或者其他的恶兽,把你咬死、残害。
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第六种,“不为毒蛇”、“蚖蝎”:蚖,是黑色的蛇。蝎,是蝎子。这种种东西,都是有毒的。“所中死”:中这些毒,都会死的。但是你诵念《大悲咒》,就不会被毒给毒死。
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
第七,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
第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你要知道,菩提达摩吃了毒药,吐出来就变成蛇;这是用蛇毒来毒他。因为他念《大悲咒》,所以毒不死他。但是毒了六次,以后他想:“何必这么麻烦呢?令人对自己这样子生出恶心!”于是乎,他就假装被毒死。实际上,菩提达摩祖师没有被毒药所中死。为什么呢?因为他念《大悲咒》。
九者。不为蛊毒害死。
“蛊毒”:我以前也讲过,在南洋一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方,甚至于中国的广东,都有这种蛊。被人下了这种蛊,就只吃了一个很小的东西,到你肚里,可以长得很大,把你涨死。这种蛊毒很厉害、很厉害!蛊有很多种。
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
第十者,不为发狂,或者头脑不清楚,而失念死。
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第十一者,不会被树砸死,不会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死,也不会被墙砸死。
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
人用什么恶咒来咒咀你,令你死。厌魅,就是魇魅。恶人魇魅,就是他有邪咒;好像摩登伽女的妈妈──黄发外道用的咒,就令你头脑不清醒,使你没有什么知觉。你不能有主宰力,你就跟着他转,跟着他跑。
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你诵持《大悲咒》,邪神恶鬼不会有机会令你死,你不会被邪神恶鬼害死。
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
第十四种,不会有恶病。就是很严重的病,或者瘫,或者不能动弹,或者有治不好的病,也可以说是生cancer(癌症)。
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
第十五种,“不为非分自害死”:就是不会自杀。非分自害,就是自杀;自己或者服毒、悬梁、跳井、跳海;或者是种种自己不愿意活着,自己把自己杀了。
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得十五种善生者。
“诵持大悲神咒者”:念《大悲神咒》,“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不受这十五种的恶死。“得十五种的善生”,是什么呢?
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第一者,“所生之处”:所生的地方,“常逢善王”:常得到也是修五戒十善的国王。
二者。常生善国。
第二,“常生善国”:你生在那个国家,不会有刀、兵、水、火、战争、瘟疫。你所生的国家,一般的人民都非常良善,和平共处,不是互相来残杀的。
三者。常值好时。
第三种,“常值好时”:你所生的时候,也非常太平,没有兵荒马乱、战争之类的。
四者。常逢善友。
“常逢善友”:你常常遇到好的朋友,叫你学习佛法、修行。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
第五,“身根常得具足”:你若常念《大悲咒》,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非常的圆满,非常的美丽。
六者。道心纯熟。
“道心纯熟”:纯,就是不杂;你的道心,纯一不杂。熟,就成熟。道心纯熟,就是你修道的心,既坚固,又已经要成熟。
七者。不犯禁戒。
第七者,“不犯禁戒”:修道,你受什么戒,不会犯禁戒。叫你不要做这个事情,你去做,这就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第八种,“所有眷属”:你家庭里所有的眷属,“恩义和顺”:互相都感恩报德的;你对他好,他对你好,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你所有的财宝、用具,都会不缺,“常得丰足”:常常得到丰足。
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恒得他人恭敬”:谁见到你,谁就恭敬,“扶接”:来帮助你。
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所有财宝”:你自己所有的财宝,“无他劫夺”:没有其他人来抢你的、夺你的。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你愿意求什么,都是满愿,称心如意的。
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天龙八部、一切善神,常常拥护你、保卫你。
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你生到什么地方,都见佛闻法。譬如佛入涅槃,我们现在能见到佛像,这也是见佛;能听佛法,这也是闻法。
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你所闻的是正法,也能明白很深的道理。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的人,“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得以上所说的十五种善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应该常常念《大悲咒》,“勿生懈怠”:你切记不要懒惰!切记不要贪着睡觉,贪着吃东西。你一念《大悲咒》,好像贪着睡觉、贪着吃东西那么样注意就好了!说:“我没有念《大悲咒》,觉得好饥饿啊!我没有念《大悲咒》,觉得不够睡。”以念《大悲咒》作为睡觉;以念《大悲咒》作为吃饭;这叫你不要懈怠,不要懒惰。你能以好吃饭的心,改变成好念《大悲咒》;好睡觉的心,改变成好念《大悲咒》。你看妙不妙?
宣化上人:淫欲火灭邪心除
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了。这时候,「淫欲火盛心迷倒」,就像现在一般人,淫欲心比学佛法的心要重。他没有说我天天研究佛法,研究了又研究;睡不着觉,我就来研究佛法;或者醒着的时候,我更应该要研究佛法。不是的!睡不着觉,就生出一种淫欲心,总觉得研究佛法没有什么意思。一生出淫欲心,觉得:喔!这是非常地非常的妙了。他认为这个是妙,就是一种无明把他支配得心迷倒了。观音菩萨早就知道末法的人是这样,这个心迷乱颠倒。迷,就不清楚了。
好像某某人,见到他女朋友,啊!就不得了了!这个时候,就忍耐不了了。这就是心迷倒了! confused (迷乱) ,很奇怪的。或者做太太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找其它的男人,找情夫;或者做丈夫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去找女人,找情妇。就为了淫欲火的发泄,到外边去贪染。
白天想这个事情,晚间也想这个事情,这个不正当的邪思,一时一刻都不停息。你们都知道的,有的到教堂去,不是去做弥撒,就是到那个地方想找一个对象,男的、女的都有这种思想。有的到学校去,不是读书,也就到那个地方去找一个对象。淫欲火盛,暂时间也不停。
在这个时候,要是能称念《大悲咒》的话,你的淫欲火也就一点一点地灭了,邪心也就一点点地除去了。讲到这个地方,无论我们男的、女的,淫欲心如果太盛了,可以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你那个邪知邪见也就除去了。
《大悲咒》全文注音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2)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4)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5)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6)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7)
ōng。
萨皤啰罚曳。(8)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9)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10)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11)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12)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13)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14)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15)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16)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17)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18)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19)
ōng。·ā pó lú xī。
卢迦帝。(20)
lú jiā dì。
迦罗帝。(21)
jiā luó dì
夷醯唎。(22)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23)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萨婆萨婆。(24)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25)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26)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27)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28)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29)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30)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31)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32)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33)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34)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35)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36)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37)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38)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39)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40)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41)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42)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43)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44)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45)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46)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47)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48)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49)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50)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51)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52)
sā pó hē。
悉陀夜。(53)
xī tuó yè。
娑婆诃。(54)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55)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56)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57)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58)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59)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60)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61)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62)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63)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64)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65)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66)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7)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68)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9)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70)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71)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72)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73)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74)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75)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76)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77)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78)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79)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80)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81)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啰。(82)
màn duō là
跋陀耶。(83)
bá tuó yě。
娑婆诃。(84)
sā pó hē。
●湖北荆州的黄先生,年老而丧妻,非常孝顺父母,喜欢行善。他有个女儿,过继给了她姑姑,十四岁,随父亲读书,聪慧而贤淑。绣观音大士像,礼拜非常虔诚。一夜,女儿梦见观音大士说:“你父亲孝义,不应该无后人,可惜他年老了,我把你变成他儿子吧。”给她吃了一枚红色药丸,女儿觉得一缕热气下行,昏睡七天。醒来后,已转化为男儿身。未婚夫婿家听说后,很惊诧,认为是谎言,请求官府验证。官府验证后,确认为事实。前来观看的人云集。孙元芳有诗写道:“梦中变化真奇创,红颜忽作男儿相。”《述异记》
●明时,安徽当涂的杨璜,学儒,身体力行。恰逢军队围困家乡,他不忍离开祖先的坟墓,就把妻妾与儿子藏匿在深林中,自己单独守墓。军队来了,要抓他,他急忙投水自杀而死。儿子十岁,在林间看见父亲溺死,也号哭奔出,投水而死。当时是清顺治丙戌年三月十六日。第二天早晨,两尸相抱浮出水面,看见的人,无不落泪。妻陆氏,断荤,素食,在家供奉观音大士像,早晚念佛,声泪俱下。夜晚梦见一位老妇带着一个儿子来,说:“送给你。” 陆氏醒来祝愿说:“愿妾张氏,遗腹生男,就是菩萨的恩赐。”年底,妾却生下一个女儿。陆氏哭泣说:“这下完了。”到了春天,陆氏召集族长,说:“丈夫没有儿子,家中财产,将分给各位侄儿,我得粗给衣食,抚养女儿就行了。”话没说完,痛哭。众人不忍心取财产,说:“等杨璜周年祭祀,做完佛事后再议。”届期,会聚亲族,散斋那天,恰好是三月十六,女儿呱呱啼哭不已。张氏安抚她睡觉,突然如着梦魇,昏迷不醒。女儿啼哭更厉害,陆氏疾呼,张氏才苏醒。抱起女儿一看,女儿已变成男身了,相顾惊骇错愕。族人群集,见女孩面目依旧,而私处血痕斑斑,才悟到原来菩萨示梦不假。于是竞相拜倒在佛像前,把儿子改名为“佛赐”。张县令当庭验证,属实。鹤洞子说:“灵感如此,石破天惊。” 《己求书》
●清初,谭宪卿,家富,但无子。同族侄子们觊觎(音记余)他家富有,准备瓜分他家财产。宪卿很愤怒,花费五千金,设大悲忏坛。礼忏四十九天,妾即生下儿子,孩子胞衣白色。妻于是发心捐献千金,建了一座白衣阁。不久,妻子也生下儿子,胞衣也是白色。后来,兄弟都作了游庠(音详)。《现果随录》
●安徽祁门的汪茂辉,得子艰难。于是念诵、施送《高王经》,广行善事。梦见观音大士抱孩子给他,说:“你好好接着,过六天来抱去,再当抱一孩来。”于是连生二子,长子仁忠,次子仁信。后来,六十岁临终时,才悟到梦中菩萨所示隐语。陈怀绩《笔记》
●明时,刑科官李清,一个儿子患痘而死。母亲虔诵《高王经》,清楚梦见菩萨抱一儿来,说:“如云如月。”早晨起来,有人赠送李清一幅绣观音抱儿图,正如梦中所见。画上有诗:“彩云香绕海天潮”,末句“还来丹桂月中飘”,符合“云月”二字。后果然生子。《持验记》
●江苏吴江的潘照,在观音菩萨像前,焚疏、求子。次年花朝(吴地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所以称“花朝节”),生下一男孩。当时作诗纪事,有“幽燕老去雪盈颠,喜见花生月又圆”的句子。(大意:我年老白发满头时,喜得儿子。)《灵应记》
●章藻,年近七十,无子。礼拜观音大士,梦见菩萨座前印香盘成一个“子”字形状。不久,妾生男孩。《狯园》
●湖南岳州(今岳阳)的杨心斋,朝拜普陀山。梦见大士折瓶中柳枝给他,说:“给你为子。”后来生下男孩,起名“嗣柳”。《狯园》
●唐时,湖南衡阳的吉长年,没有子嗣。一老僧劝他念诵《高王经》,说生儿有“白胞衣”、“重(音崇。双层)包”的异征。夫妇诵经满一藏,后来生下三个孩子,都是白衣、重包。太守亲眼看见这一灵验感应,于是刻板印送。武阳的江宰夫妇受持,也同获美报。《高王感应记》
●顺天(今北京)潘海滨,无子。努力行善,布施金钱给僧人、寺庙。有两位老僧感激他,为他在大士像前祝愿,愿意将来做他的儿子报恩。一天,潘正坐在中庭,恍然看见两僧入内,而这时,妻生下一对孪生儿子。派人去寺庙里询问,得知正逢两位老僧同时圆寂。《旷园》
●江西新建的傅国镇,无子。叔叔广尧,则多生男孩。叔叔劝他:“我诵《观音经》多年,你何不效法呢?”国镇于是虔诵。次年生儿子,施送经书二千卷,又得子。后来,儿子都科登贤书。《灵应记》
●湖南衡山的李佐尧,无子。哥哥李受尧,得到一本《白衣经》。于是,兄弟共开斋堂,供奉观音大士像,诵经、施送经书,兄弟各得一子。《白衣灵验》
●上海松江太守费永年,刻印施送《高王经》,生下一子。传授此法给外甥江文产,照办,也得子。儿子十八岁时,就乡试中举。《感应记》
●明时,江西庐陵(今吉安)的龙子翚(音灰),无子。妹妹得到一本《白衣经》,看到求子嗣的灵感事迹,就劝嫂子持诵。嫂子发愿持斋、诵经,次年就得到一子,聪明与众不同。《南海慈航》
●清朝雍正年间,江西临川的邹鲁,虔诵《观音经》,生下两子。心中暗想,这未必是菩萨的力量,心中渐渐松弛。两子忽然夭亡。于是悔悟,虔祷大士,发愿施送经书。妻梦见白衣大士笑容可掬,抱来一孩放在床上,次日生子。一年多后,又如前梦,再生一子。《南海慈航》
●湖南益阳的熊天益,六十岁无子。见观音经咒灵验,于是斋戒、诵经、印送。妻梦见得到一熊,喜悦相告,天益说不过是幻梦罢了。来年春天,生子,与梦相符。《南海慈航》
●明时,浙江定海都司(官名)梁文,祈求子嗣,有感得子。于是捐资,请寺僧昱(音玉)光,修建了白华庵。《普陀志》
●广州诸生(秀才)何隆将,五十岁,无子。于是供奉千手眼大悲像,早晚虔诚礼拜。梦见大士送给他一个红孩儿。后来,连生三子。《慈林集》
●江西浮梁的胡志淳,同妻汪氏念诵《高王经》。汪梦见多人求经,于是发愿刊刻印施。妻当月就怀孕了。开版印刷之日,生下一子。志淳在经后写跋,说菩萨感应,如响应声,不可思议。《高王经跋》
●刘宋时,孙道德,奉道祭酒(官名),五十岁而无子。一僧人劝他专心礼诵《观音经》。孙于是投诚念诵观音。不久,得异梦,妻子生下一男孩。《冥祥记》
●湖北沔(音免)阳的江琏,发愿念诵《白衣经》求子。梦见大士给他孩子,说:“酬报你诵经虔诚。”过一年,生子。《灵应记》
●武昌的柯胜春,五十无子。夫妇每逢朔、望日(初一、十五)吃斋念诵《高王经》满八藏。三年中,连生二子一女。《感应记》
●湖北荆郡的宗维垣(音元),妻张氏,多次遭产难。发愿斋诵《白衣经》,生子时,白衣、重包,起名“大士保”,秀慧不凡。《观音经近验》
●清时,湖广左藩(官名)刘元伯,修观音忏四七日(二十八天),求子。次年,生子,极为聪慧。《观音经近验》
●湖南衡山的郭羽伯,六十岁无子。听说《白衣经》灵验,于是奉持,不久生子。
●湖北沔阳的陈藻灿,生子夭折。夫妇持诵《白衣经》,生子,长成。
●新堤(今湖北洪湖)的胡良恍(音晃),请回佛经,斋戒念诵,第二年得子。
●湖北荆门的彭俊,五十无子。信佛经灵验,虔诵念诵,得子,起名“验保”。十六岁时,就学游庠。
●湖北沔阳的章俊,听说彭俊求子灵验,也诵经,得子。
●安徽徽州的程学洵(音旬),无子。夫妇虔诵《白衣经》,又印送给他人读诵,第二年生子。
●江西婺(音务)源的詹有高,妻过三十,未能生育。念诵《白衣经》,不久生子。
●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郑纯领,四十无子。发愿施送经书一藏,生子。《高王灵应》
●清康熙年间,江西婺源的余麟文,无子。妻戴氏,持诵《观音经》,并发愿施送三千卷,不久生三子。哥哥余麟仁,见弟得灵验,也同妻子虔诵、印施,并请僧人念经千遍,不久生子。
●婺源的余斯来,持诵《高王经》。康熙年间,生二子,起名为佛成、佛正。
●安徽的汪珍,刊刻印诵经五百卷,得子。
●浙江婺州的郑美玉,四十无子。印经一藏,不久生子,次年又生女。
●婺源的江应霖,与妻子一起诵经、广施经书,得一子。
●安徽歙(音西)县的黄连氏,广为传送佛经,生孪生二子,名佛住、庆儿。
●安徽徽州的米润姑,发愿送经一千卷,次年生子。
●明时,安徽黟(音衣)县的舒汪氏,四十无子。弘治年间,朝礼东山庵,请佛经回家,持诵一年多,生子。
●明朝崇祯年间,江西婺源的董科,妻子祝氏,虔奉佛经,发愿印送千卷,妾生下二子。
●江西婺源县的余牧斋,施送经千卷,连年生子。
●安徽歙县的方岩,妻黄氏,也施送经千卷,生子。
●明人王锡爵(曾任宰相,谥号文肃),担任神庙首辅。他请画工用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在画轴上,送他人供奉,不计其数。儿子王衡,中榜眼。孙子王时敏,信奉佛法,赈济饥民。有人在梦中看见六担豆子,一位僧人说:“这是时敏积善的数量。”儿子王揆(音葵),科举及第;儿子王掞(音眼),孙子王原、王祁,都是进士。《现果随录》
●徐文敬的太夫人,每天念诵观音大士圣号千声,喜欢谈因果,曾刻印《玉历传钞》劝人为善。文敬也刊刻印送《敬信录》,周济亲族,却没有傲慢德色。儿子徐本,官至大学士;儿子徐杞(音起),官至巡抚;其孙徐以烜(音悔),官至侍郎;徐景焘(音涛),官道;其曾孙辈,科第蝉联。《玉历传钞》
●浙江桐乡的冯氏,世代行善植德。冯锦,在山西做官,无子。妻持念大悲咒非常虔诚。邻家妇人,梦见一老妇抱肥瘦两孩来,自接肥胖孩子,堕地破碎,就去取瘦孩。老妇说:“这个孩子将送给冯家。”邻妇生子,夭折。冯夫人生下儿子冯浩,幼时瘦弱,长大,渐渐变得魁伟,官职由词林转为御史,凡见善事,无不力行。现七十五岁,齐眉矍铄(音决朔。健旺),有三个儿子,均登仕榜。《劝诫类钞》
●明时,嘉定黄韫(音运)生的父亲,得子艰难。便念诵《白衣经》,力行善事。梦见观音大士抱一孩送他,说:“念你勤苦诵经、行善,寻得一位绝好秀才给你。”便生下儿子黄韫生。文名响亮海内,崇祯年间,中进士。因国家生变,与弟弟黄伟恭,一起自缢在北门外的佛殿中。《现果随录》
●天妃,是福建莆田林氏的女儿。父亲林惟悫(音确),做过宋都巡官,喜行善、好施舍,礼拜大士求子。后来,母亲梦见大士说:“你家世代善行,天帝保佑。”拿出药丸说:“服下此药,将得慈济。”于是怀孕。生产时,霞光照室,晶辉夺目,异香弥漫。天妃生下后,一个月不啼哭,于是起名叫“默”。十岁后,诵经礼佛,从不懈怠。后来,看井得符,便能灵通变化,能驾云渡大海,众人称她为“通贤灵女”。宋朝雍熙四年重九(九月初九日),白日飞升。《天后志》
●明人沈见泉的祖父,游览破庙,看见一尊观音像,头上顶着箬笠。叹息道:“菩萨慈悲,能给人智慧,我愿重新修此佛殿,求子孙中能有读书人。”不久,栋宇法相,焕然鼎新。孙子沈尧中、曾孙沈梦斗,相继登第。《鞭心录》
●浙江钱塘赵世珍,妻周氏,无子。到白衣殿祈祷,诵咒、印施经书,并实心行善。后来得两子,长子中进士。周氏享寿九十八,亲见五代同堂。《白衣图》
●清时,给事中(官名)孙勷(音嚷),无子。偶然见一僧人燃指供佛,僧人说:“愿得一茅庵,供养大士像,我能旁坐诵经,免托钵之苦。”孙公说:“我为师了遂此愿。”为僧人结茅屋,居三年。一天,忽见僧人直入内室,赶忙去问,见妻生下一男孩。正骇异间,庵中来报,说僧已圆寂。看儿子的手指,燃烧痕迹宛然在目,取名为卓。后来,儿子高中榜眼。《熙朝新语》
●元时,明善,无子,虔奉观音大士,得连连生子,招乳母抚养。其中有位白氏,姿色姣美,来调戏明善,明善拒绝并把她遣走了。后来,儿子们长大,成为蕃衍大族。《青龙偃月刀》
●晋时,王珉,无子,妻诚恳祈祷观音菩萨,求子。后来,王珉路上遇到一位胡僧,非常喜欢。僧说:“我死后做你的儿子。”不久,僧人圆寂,王珉妻怀孕。儿子生下来,就能说话,能懂得西域十六国梵音,自叙前生的事情,件件都可验证。儿子就是晋朝尚书王洪明。《辨正论》
●清人张季直,四十岁,无子。夫人徐氏,到狼山观音岩祈祷。第二年,生下一男孩。头天晚上,徐氏梦见老妇包一孩儿给她,说:“希望你喜欢。”季直书写《观音经》送到寺中,又在岩巅上造观音像,像上修铁亭覆盖。并勒碑纪事,以彰显佛菩萨的慈悲恩德。
●浙江人苏迅,因母病,虔诵《高王经》,吃素三年。梦见神说:“你真是孝子,我奏告天帝,增你母亲寿命一纪(十二年)。但你祖德微薄,本应无后人,现生三子,都不长寿。应施送《观音经》一藏,赶快为长子完婚,将为你请一贤孙来。”醒来,赶紧为长子娶媳妇,第二年抱得孙子。三个儿子,果然都不长寿。《南海慈航》
●山西某富家,老年只有一子一媳。儿媳死,儿子病重,父亲准备为儿子纳妾,母亲惊骇,说:“这岂不让儿子死得更快?”老翁说:“我曾在灵隐寺求子,梦见观音大士告诉我:‘你命中无后,因捐金助赈灾民,救活千人,给你一个孙子。’所以我要赶快为儿子纳妾。”不到三个月,儿子就死了,妾遗腹生子,延续香火。
●明人严道澈(音彻),三十岁,无子。娶两妾,都未能生子。后到亲戚家,看见一位哑婢,就纳为妾。父亲文靖公说:“我儿子做的这件事,合乎天道,必有后人。”道澈一直念诵白衣咒,坚持不杀戒。后来,三妾都生子,都有重包异相。孙子、曾孙众多,读书做官的很多。《感应篇增注》
●宋时,吕蒙正(河南洛阳人,北宋宰相,以大公无私,任人唯贤闻名),谥号文正。每天早晨起来拜佛时,都祝愿说:“不信佛的,不要生到我家来。愿我子孙中,食天禄的,必能护持三宝。”后来,侄子吕夷简、夷简的儿子吕公著,都官至宰相;左丞相吕好问、好问的儿子吕用中,都信奉佛法。《西归直指》
●清时,江西婺源的查邦钺(音月),无子。侄子劝他念诵《观音经》,更竭力印送,必定灵验。于是,从康熙辛酉年起,夫妇同诵。后来,生子两个,但都夭折。自悔未印送经书,于是发愿印送三千卷,再生子,起名“佛赐”,印经还愿,儿子长成。《南海慈航》
●明朝宣德年间,张贵,无子,发心施送《白衣经》求子。生子后,送经之愿未实行,儿子十二岁时夭折。于是痛切忏悔,虔诚祈祷,施送经书五千卷。后来生子,无恙。《持验记》
●清朝康熙年间,江西婺源余振鷟(音卓),无子,发愿印送《高王经》,朔、望日持诵。生子后,未还愿,儿子夭折。于是印送四百卷,又生子。《高王应验》
●清朝嘉庆年间,杨阿陈,儿子多病。回想起儿子未出生时,心中曾经发愿刻经四百卷,未能了愿。于是在大士像前忏悔,即日刻印经书施送,儿子病很快就好了。《白衣近验》
●宋时,卞(音便)悦之,无子,发愿念诵《观音经》千遍。数将满时,妾怀孕生男孩。《冥祥记》
●元时,南京刘玉,无子。念诵《白衣经》两年。岳母刘氏,梦见金冠白衣大士带着一个童子来,说:“送圣奴来。”第二天,妻子生男孩,有白胞衣异相,于是起名“圣奴”,施送经书五百卷。《白衣经纪验》
●浙江嘉兴的吴母,患病,无子。念诵白衣咒不停,印送无数,病愈,生子。后来,儿子官至少司农(官名)。《灵应记》
●华敦三,妻十九年不生育。祈祷大士,哭泣哀呼。梦见大士抱一男一女来,说:“怜你虔诚,给你。”次年,生子。再过一年,生女。以后就未再怀孕。
●顺天(今北京)进士钱福,无子。一位老僧授他《高王经》,夫妇持诵,刊印施送一藏,生下三个儿子,都善于读书。《感应记》
●浙江衢(音渠)州的徐九德,供奉大士像,礼拜求子,送经千卷,生子。
●杭州丁采,五十岁,无子。听说《高王经》有求必应,于是日夜持诵,生子。儿子十六岁就登第。
●江苏如皋(音高)的王晋,年过五十,妻四十多岁,且多病,无子。祈祷观音大士,诵经求子,妻生下男孩。更加信奉广传,又生男孩。
●明朝洪武年间,广东人彭元震,发愿印《高王经》五百卷,生男孩。
●汤门的方氏,儿媳屡次怀孕,都不能保全。发愿诵《观音经》一藏,印施二百卷。后来生孙子,起名“音保”。
●清时,江西鄱阳的余郁文,无子。施送佛经千卷,梦见大士送子给他,妾刘氏也梦见大士抱孩到床前。不久生子,起名“经保”。
●清人陈天御,妻患流产。夫妇虔持观音经咒,又广为印送。次年,孕满得子。
●江西丰城的游九云,屡遭儿女夭折。于是,塑佛像、修桥补路、点夜灯为他人照路、施送茶水,一切善事,都乐意去做,又念诵《观音经》,于是得子。游年过六十时,儿子也能持家了。
●安徽桐城的陈朝栋,得子艰难。虔诚诵《白衣经》,频繁梦见大士,不久生两子。
●清朝乾隆年间,天津宝坻(音底)的李枝富,刊印经书三百卷,得子,起名“佛庆”。
●江西丰城的金利,五十岁无子。诵经五千遍,生儿子,有白胞衣为验。
●京东的刘世隆,无子。念经一万二千遍,生子。
●苏美端,无子。诵经礼拜,连得两子。
●浙江海宁的查奕楠,发愿诵经,得子,起名“佛佑”。
●广东阳江的吴绍成,持诵《心经》,得子。
●安徽池阳的章景阳,见朋友汤敬仲念经获得灵验,也虔诚诵经,生子,长大后乡试得中。
●江西饶州的济川居士,无子,刊印经书施送他人,得子。
●湖北江陵的王赵氏,数次遭遇丧子之痛。绍兴年间,得佛经,持诵,次年生子。
●三岩信士徐树百,妻怀孕后,病重,几乎不治。家中虔诵《观音经》千卷,并印经施送,买放生命。后来生下一男孩,母子无恙,妻病痊愈。
●江苏淮安的梁元征,无子,自己多病。于是发心持长斋,每天念诵大悲咒、《白衣经》。妻也持“准提斋”,早晨跪诵佛经。不久,元征病愈,妻生下三个儿子,次子中乡试。《持验记》
●江西乐平的徐熙载,儿子夭折,极为悲痛。一僧人送他观音大士圣像,劝他刻印《观音经》施送。后来,生下两个男孩。《灵验记》
●广州的黄扩生,家富裕,无子。受五戒,断荤,虔诚奉观音大士。早晚虔诚礼菩萨一百拜,念观音菩萨圣号不断。后来,妻妾各生一男孩,非常聪慧。
●安徽徽州的徐谨,无子,念诵白衣咒求子。梦见神说:“再诵《高王经》一藏,可得子。”如言照办,即生子。又梦见神说:“如能广行善事,施送经书一藏,儿子可获官贵。”照办,儿子果然登第。
免杀
●王元谟,做宁朔将军时,围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不克,皇帝将斩元谟。王元谟梦见有人告诉他:“你念诵《观音经》千遍,就可免斩。”醒来后,诵经千遍。即将问斩,忽然得到命令停刑,是因沈庆之进谏而阻止了。《宋书·王元谟传》
●晋时,南宫子敖,戍守新平(今陕西彬县),被长乐公攻破,全城数千人,都被杀害。子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将要杀子敖时,群刀交相砍下,或高或低,持刀人忽然疲劳倦怠,四肢不听使唤。长乐公很惊异,问他原因,子敖回答:我能制作马鞍。于是释放了。子敖自己也并不知道,为什么会随口说出此话。后来,他造了一尊观音菩萨小像,行则顶戴在头上,住则顶礼。《冥祥记》
●魏时,僧人道集,出行山西寿阳西山,被贼抓获,绑缚在树上,准备杀他。道集念诵观音圣号不停,贼多次举刀砍他,他毫无伤损,贼被吓得逃走了,道集得以脱难。《高僧传二集》
●唐时,玄奘(音藏)法师,过玉门关。跟从他的胡人石磐陀,忽然变心,拔刀起身,慢慢靠近法师。法师起身,念观世音菩萨。石磐陀见了,继续睡下。法师给他马匹,叫他离开了。《唐三藏传》
●魏时,僧人法禅,行走山道,遭遇盗贼。他一心念观音菩萨。贼人挽弓射他,箭不能伤他。贼人于是投弓在地,诚服归敬。《高僧传二集》
●吴郡的沈甲,被关押在牢狱中。临行刑前,虔诚念诵观音菩萨圣号,刀刃自断,便被释放了。《宣验记》
●宋时,僧人慧和,过去曾做过军中间谍,被敌兵抓获,要问斩。慧和全力念诵《观音经》,恳切至诚。军人挥刀,三举三断,很惊异,就释放了他。慧和就出家了。《法苑珠林》
●清时,陕西的吕千户,虔诚念诵白衣咒,装一尊檀香观音大士像,日夜供奉。后来,任宁波游戎(官名),因泄密,被论斩。行刑时,他被连砍三刀,刀都折断了。官府奏告皇上,他得以免罪。《法苑珠林》
●陆晖,身陷牢狱,将被斩。于是,他要家人造观音菩萨像。临行刑时,三刀都断折了。监斩官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恐怕是观音菩萨慈力所致。”查看他家中的观音像,颈项上果然有三道刀痕。于是上奏,他得以免刑。《宣验记》
●孙敬德,驻防北部边陲,曾造观音像,礼拜供养菩萨。后来他被劫贼抓去,断死刑。夜晚,他礼拜忏悔流泪。忽然,像在梦中,他看见一位僧人,教他念诵《救苦观音经》千遍,能免苦难。敬德专心念诵,到临刑时,足有千遍。刀砍下去,刀折为三段。三次换刀,折断如初。丞相高欢上奏皇帝,请求免去他死刑。敬德被放回,看见菩萨像颈部有三道刀痕。《齐书》
●宋时,临安(今杭州)张公子,看见破寺内有观音像,但没有手足。于是请回家中,修补庄严,礼拜供养。后来,张遭遇强贼,不得以,跳到井里躲藏。他看见观音菩萨对他说:“你今天当死,我无法可救。因你前生曾杀一人,今生名叫丁小大,将杀你报仇。”随即有人带着长矛,到井口叫他出去。张向井上叫道:“你不是丁小大吗?”丁惊问:“你怎么知道?”张就把菩萨的话告诉了丁,于是,丁尽释前怨而离去。
●清初,程伯鳞,在扬州经商,事奉观音菩萨很虔诚。乙酉年,军队攻破扬州。伯鳞祈祷大士予以救护,梦见菩萨对他说:“你家十七口,十六口都能免劫难,你却不可逃。你前生曾杀王麻子二十六刀,今将偿他命债。你可叫家人住东厢房,你单独在堂中等他,不要一起株连牵累了。”程答应照办。等到兵叩门时,程出迎,问:“你不是王麻子吗?”兵惊问他:“你怎么知道我姓名?”程把梦中菩萨的话相告。兵叹道:“你前生杀我,今生受报;我今杀你,来生不又要报仇吗?”便用刀背轻轻敲击伯鳞二十六下,原谅了他,又带程家眷属到金陵(今南京),从此成了世交。《己求书》
●唐朝武德年间,徐善才经常斋戒念诵《观世音经》。后来遭遇贼虏,被同时抓去的,有一千多人,一起推向大悬崖,依次杀害。善才一心念诵《观音经》,到被杀时,了无知觉。到了夜晚,才知道自己身在深涧里的树枝上,离悬崖约有三百多尺远。用手摸摸颈项,微痛,而没有伤。他下了树,沿着深涧行走,得到羊裘、桃枣,生命得以保全。《冥祥记》
●唐时,王乙,从小就念诵“如意轮咒”。开元初年,与同伴仆从一起到北河。暗中看见船夫有异,于是点蜡烛念咒。夜半,船夫持斧头砍断二奴仆头,又斩杀二位同伴,又要杀王乙。王乙伏在地板上,蜡烛忽然灭了。王被砍三斧头,忽然背后有二人扶着王乙上岸。他血流满身,而感觉不怎么痛。随后,看见救他的两个人,身高数丈,他才知道是神咒的力量救了自己。《冥祥记》
●清时,僧人释指一,少年时,遇到异僧,告诫他说:“你将有大难,如果能持念大悲观世音圣号,可免难。”指一便专心受持。明末崇祯年间,张献忠攻破光山,砍杀到他时,刀刃忽然自断。贼人惊异,他得以不死,于是出家为僧。《法华感通》
●高荀,身陷牢狱,念观音菩萨圣号,钳锁自动开解。监官惊异,对高荀说:“如果菩萨真怜惜你,刀斩你应该不死。”临刑时,刽子手举刀,刀就折断。监官奏告上司,免了他死刑。《宣验记》
●明朝万历年间,陆五台尚书的仆人,殴打他人致死,求救于陆公。陆公说:“按照国法,杀人偿命,我怎能为你求免呢?你入狱后,专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三年,自会来救你。”仆人承教,念诵不懈怠,一年后,被赦免出狱。《观音感应》
●明时,姜善,因哥哥姜濂占山不遂、诬陷他人,导致出人命官司,被问成重罪。万历年间,转监到府牢中。他得到一本《高王经》,就日夜礼诵,数满一藏,得赦,免罪。《高王应验》
●唐时,山西人安定,母亲采桑,拾到一尊铜观音像,回家礼拜供养。后来,安定从军当兵。一次打仗,他倒在草丛中,听到自己背上被连斩三剑,却好像是砍击在铜器上的声音,身上没有伤痕。《灵应录》
●唐时,靺鞨(音袜贺。少数民族,原居东北)人帝示阶,逃入高丽国(今朝鲜韩国),拾到二寸高的铜像,不知是什么神灵,就安放在皮袋中。高丽人怀疑他是间谍,砍杀他三刀,他未受伤。他拿出铜像,见像背上有三刀痕。有人告诉他:“这是佛像,你可到大唐国询问。”帝示阶于是到幽州(今北京)出家为僧。《高僧传二集》
●安徽芜湖的储尉,被贼寇陆德抓走。将斩时,看见他的头上有亮光三道,就释放了他,并命令他主管当地政事。后来,他又因此立功、升官。储尉每天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千声、《圆觉经》一部,所以才获此报。《夷坚志》
●浙江上虞有一位米商,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逢桥莫停舟,逢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捧笔头。”后来,他的船冒雨过桥,刚过去,桥就断折塌陷了。他回家就叩谢大士。忽然,佛像前的灯落下来,油淋遍地,他就把灯油抹在头发上。当晚,妻子被人杀死在床上。原来,妻子与邻家男子私通,男子听说米商回家,就来行刺。黑暗中,揭开床帷,闻到米商头上的油味,以为是女人,转而杀另一头的米商,不料却杀死了妇人。妇人的父亲就以杀妻之罪起诉讼米商,米商不得不屈招。正要画押签字时,忽然有很多苍蝇飞来,聚集在笔端,赶走又来。县令怀疑有怪异,正沉思时,米商忽然失声呼叫菩萨。县令问他,他就把梦里所听见的话告诉了县令,并讲述了后来断桥、抹油等事。县令的幕僚推断说:“三升米,就是七升糠,难道杀人的是康七?”而米商的邻居,就是康七。抓来一审问,康七认罪,县令立即释放了米商。《樗散轩丛谈》
●刘宋时,张畅,奉持观音。南谯(音桥)王(刘义宣)想造反,张畅不愿跟从,刘就要杀张畅。南谯王梦见观音大士说,不可杀张畅。刘于是不敢杀害他。《谈薮》
●晋太元年间,高简荣犯了法。临刑时,简荣一心归命观世音,下刀刀折。
●浙江朱廷爱,押解粮食到山东,途中遇到盗寇,水手被杀,朱独得保全生命,钱粮无损。廷爱一直持念《观音经》,并曾施送一千二百卷。《灵验记》
●元时,湖北江陵周道人,念诵《观音经》。一次,与众人约定前往外郡。即将动身时,鹦鹉叫唤:“莫要去!莫要去!”周知是菩萨显灵,于是不去。后来,前去的其他人,都被盗贼杀害了。
●宋太宗时,因曹彬兵败于契丹军队,太宗就派遣使者到上天竺,求观音大士保佑。后来,张齐贤在代州(今山西代县)获大胜,将领们看见火光中有金甲神,身高数丈,站在云端上,持红色旗帜指挥。契丹军队见了,吓得四散奔逃。《天竺志》
●刘豫同,被金国俘虏。宋高宗亲自到观音大士殿恭祷,祈请菩萨默佑。不久,韩世忠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打败金齐兵。对敌之时,金兵看见宋兵阵上,有金甲神数十尊,身高二丈,目光明亮照耀,站在云端上。金军知道宋军有神保佑,于是不战自退,溃败特别厉害。韩世忠献俘时,说出了这些情形。《天竺志》
●唐朝末年,黄巢造反,所过之处,多有杀伤。杭州老幼数十万人,哭泣叩拜观音菩萨,求菩萨垂慈保佑。钱鏐(音刘)与黄军交战,听到空中有念佛声。仰视云端,看见旌幢宝盖,拥护着观音菩萨。还有火首金刚、天龙、修罗等众,护从无数。钱鏐兵见了,勇气百倍。黄巢说:“这里真是佛土啊。”于是逃走。《天竺志》
●吴越王钱鏐,崛起于草野,发誓安定东南,但犹豫未决。夜里梦见一妇人对他说:“你慈悲不杀人,将统帅一方疆土。中原天子将五次改变,你的疆土安然无事,子孙绵远,封侯拜相。二十余年后,来天竺山找我吧。”钱鏐从此所向无敌,屡有神助。所以,他写在书中,昭告子孙,世世崇祀观音菩萨。《天竺志》
●越州(今浙江绍兴)的董昌造反,钱鏐祈祷大士,于是出兵。对敌之际,空中听到万骑驰骋的声音。董昌一见,吓得魂不守舍,不敢接战,立即败走,越中就安定了。《天竺志》
●钱鏐想讨伐朱全忠,梦见菩萨说:“不可轻动。你能救百万苍生,十来天之间,你就要进爵为王了。”不久,果然应验。《天竺志》
●张士诚占据苏州,纵兵焚烧抢掠。将进佛国山,到达行春桥,忽有泉水从流虹涌出,高一丈左右,崩岩填谷,势轰雷电。张军惊有神力,于是折返,从此不敢胡乱杀人。《天竺志》
●晋时,张崇,年少就信奉佛法。秦王苻坚兵败,张崇往南回山西,被镇守的人抓住。张崇等五人,都被杻械手足,半埋在土坑里,第二天早晨,将被驰马射杀。张崇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夜半,杻械破了,他身体从土中涌出,于是逃走。他在路上拿起一块石头,祝愿说:“我想把此事诉知晋帝,救出被虏的妇人。如果心愿得遂,此石块将分为二。”礼拜完毕,石头即开裂。他到达京城后,写下冤状,投进“白虎柜”中。很快得到御旨,将被掠卖的人全部赎回。《法苑珠林》
●宋时,山东聊城人刘度,与同邑的千余人家,都供奉观音菩萨,诵经礼拜。宋末时,逃亡的犯人,多藏匿在城中,因此惹怒上方,将要屠城。刘度率众人叩祷观音大士像前,一心礼诵。酋长正在办事,看见一件东西从空中坠下,旋绕屋柱。酋长惊奇一看,原来是《普门品》。取读经书,酋长欢喜,一城免杀。《冥祥记》
●云南大理府,城南有观音阁,建在巨石顶端,就是府志所记载的“妇负石”。相传,过去曾有敌军袭击大理,看见一位老妇,背负此巨石行走,敌兵惊愕。老妇说:“本地人力气都很大。我一个妇人,又老又病,不能负重了。”敌兵一听,吓得逃走了。老妇把巨石放在地上,不知到哪里去了。人们知道她是观音菩萨化身,于是就在巨石上建阁,纪念菩萨的恩德。《右台仙馆》
●少林寺的僧人,曾看见神人两腿分跨在太室山、少室山上,执长杖击打贼寇,贼寇被惊吓逃走。有人说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明时,僧人门师,修行得“大悲三昧”。曾游浙江奉化田间,看见有数百只鹭鸶,有人布下罗网,想抓捕它们。门师默念,鹭鸶都飞走了。
●宋时,周世亨虔诚供奉观音大士,发愿写经,施送给他人读诵。写经时,忽然有群鸦在屋上呱噪。出门一看,看见一只乌鸦中箭流血,众鸦为它拔箭,却拔不出来,所以噪叫。周仰空念诵宝胜如来、救苦观音,用笔指向受伤的乌鸦,箭头脱出,从天井中掷落到佛龛边。而后,群鸦飞去。《灵验记》
●顾伟东,家中孙子患天花,病危急。夜晚,听到有鬼啸叫。伟东率领二子在观音菩萨像前祈祷。突然,小儿子仆倒在地上,有神对他说:“这是观音大士殿。”于是叩头,听殿内叫“痘神”和小儿子进入。痘神形貌像童男,呈上名册,上面已标注某日某时死,观音大士在名册上判“放生”二字。痘神出来,有戴尖帽子的二人,穿青衣的数百人,向痘神哀恳求保。痘神说:“已判了。”小儿子苏醒过来,而孙儿的天花已经好了。原来,伟东早晨出门,见有卖青螺的人,约有数百枚,还有二只鳖鱼,心中哀怜,便买了放生,所以获得善报。《第一功德录》
●程鎡(音资),跟兄弟一起探摸鸟巢,抓捕鹁鸠(音脖究),得到三只。兄弟取走,程鎡愤恨,把鹁鸠全部摔死了。夜晚,梦见二位青衣来捉他,程鎡逃窜,进入观音大士门中,看见大士俨然在内。程鎡辩解说,我没有杀人。青衣说,三鹁鸠控告他。程鎡说:“小禽小鸟,难道值得我偿命吗?”观音菩萨说:“按理必须偿命。念你年幼,可宽时限,十二年后再追。”十二年后,程果然在桥下死去。《见闻录》
●陈泰和,乡试时生病,梦见两只猫、三只鼠、八只蛤蟆前来索命。陈许愿念诵《心经》超度它们。有公差说:“我禀告上级奉复。”后梦见公差说:“文昌帝君初说陈泰和是今科解元,为什么如此暴戾?如果托付苍生给他,岂不荼毒生灵?如果允许他入场参加考试,实在太宽待纵容他了。本官再四请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才判说:‘天地好生,何殊卵胎湿化?圣贤乐善,岂容暴戾恣睢!陈应许愿念诵《心经》五万卷,超度怨命十三条。’”原来,陈小时候做游戏,作假官,命令奴婢们掠猫、老鼠、蛤蟆等,像审问犯人一样,导致毙命。这些,都是小时候无心之过,没想到阴间鉴察,竟是如此之严啊。《守一斋记》
●宋时,翟楫(音宅集),画观音菩萨像,虔祷求子。妻子梦见白衣老妇送一儿来,正要接,忽见一头牛横隔在中间,欲接不得。不久生子,未能养大。知道的人说,家人应当戒食牛肉,于是,翟楫立誓,全家戒食牛肉。又捐资建一座桥,方便他人。后来,妻子又梦见前梦中的老妇送儿来,接抱了,生子起名翟桥。翟楫享寿九十三岁,孙子登科时,还见到他。《转劫轮》
●冯如京,担任西宁观察(官名),民众作乱造反,征讨平息,有将军想全部歼灭掉。如京用全家性命担保,为民请命。这样,仅杀了几个人。晚上,梦见观音大士降临,绣褓包着一个儿子,对他说:“赐给你。”正想接,中间出现一头牛横阻。大士说,全家应当戒牛肉,如京于是发愿不吃牛肉,得以接抱儿子。所生的儿子,就是后来官至“给谏”的冯云骕(音肃)。《柳崖外编》
●凡是看见人垂钓、下渔网,专心念诵《心经》中的“揭谛咒”七遍,可以使垂钓、下网的人终日一无所获。(揭谛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续墨客挥犀》
●唐时,江西饶州(今上饶)军典郑邻死去,到了阴间,经查,属于误拘,便放他还阳。阎王对他说:“还阳回生后,应当努力行善。见人杀生,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被杀者得以超度受生,你也能得福。”《龙舒净土文》
免刑祸
●郭宣、文处茂,与杨收敬为友。收敬犯罪,郭宣、处茂也被桎梏(音志固),失去了自由。于是念诵观世音,十天后,梦见菩萨安慰说,大命无忧。一会儿,锁械自脱。重锁,又脱。三人发愿,若得免罪,各出钱十万做功德。不久,都得免罪。《辨正论》
●唐时,王忻(音心)、董雄同陷牢狱。王忻开始不信佛,见其妻诵经,就讥笑说:“你怎么被异端迷惑了呢?”等见到董雄念诵《普门品》,枷锁自动解脱,才知道佛力广大,不可思议,深深忏悔过去不信佛、讥笑妻子念经的罪过。于是虔诵八菩萨名,满三万遍,枷锁也解脱,与董雄无异。一时间,台中内外听说的人,都感到很奇异。同狱的囚犯,也都获免罪。《法苑珠林》
●唐朝贞观年间,董雄,任大理丞。董雄自幼奉佛、素食。因李仙童一案被牵连,与王忻等数十人,同系牢狱。董雄专念《普门品》,锁自动解落在地,钩连不开。即禀告御史张守一,验证后,错愕良久。重新给他上锁,严封而离开。董雄仍然诵经,锁又开解,堕地有声,但加盖了红色官印的封条如故。狱中囚犯,因此都获免罪。《法苑珠林》
●宋时,张畅,常奉持观音菩萨。南谯王因张畅不跟从造反,便拘捕他下狱。张畅念诵《观音经》千遍,锁寸寸断开。狱官换锁,又断。他于是被释放。《谈薮》
●齐时,彭子乔,每天诵《观世音经》。建元初年,他被系牢狱。太守沈文龙想杀他,防械很严。子乔诵经久了,疲劳入睡。同监中其他众人,看见白鹤翩然飞到子乔身边,恍如美人。子乔身上的锁械,当即脱落。不久,他独获释放。《法苑珠林》
●秦王苻(音符)坚,要发布大赦(音社)令,王猛伺候纸墨。忽然,有大苍蝇飞来,声音非常急厉,聚集笔端,驱赶又来。不一会儿,长安城里,就有青衣小儿在街市上呼叫,说朝廷将大赦天下了。
●晋时,僧人法洪,居瓦官寺,私铸丈六观音铜像。当时,官府严禁鎔铸,便把法洪收监禁械。法洪至心念观音菩萨,梦见铸像来狱中,为他摸顶,说:“不要忧虑,灾难即解。”铜像胸前方一尺许,铜色像焦糊了一样。十多天后,法洪被赦免。他回到寺中,看见模破、铜像出,跟梦中所见的一样。《辨正论》
●魏时,卢景裕,被关押在晋阳牢狱,至心念诵《普门品》。不久,枷锁自脱,他获得特赦。《法华感通》
●清时,僧人书祯,因防弁(音变)制造嫌隙,几乎中了奇祸。书祯每天持诵《普门品》、大悲咒,而罗网涣然开释。《高僧传四集》
●晋时,窦传在高昌军队中当步卒,吕护把他俘获。同伴七人,同系牢狱,不日将要杀害。窦传专心念观世音菩萨三昼夜,锁械摧然离体。窦传说:“今蒙菩萨慈悲护佑,而同伴还这样多,我怎么忍心单独离开呢?望大士普济全免刑罚。”说完,牵挽其他同人,锁械依次解落,于是乘夜开门逃走。《法苑珠林》
●宋时,张兴,因被贼诬陷而出逃。妻子被抓入狱,日夜念诵《观世音经》。十余天后,梦见一僧轻轻走来,催她起来。她一看,身上的钳锁桎梏都解开了。但门锁未开,不能出去,于是她自己戴上锁械,再睡。又梦见僧人叫她:“门开了。”她即起来奔出。昏黑中,猝然碰到一个人,她惊吓得趴在地上。一问,原来是她丈夫。夫妻相扶,悲喜交加,一起躲藏起来,后被免罪。《冥祥记》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