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圣家族(中篇小说连载之九)
作者:杨浩然.偶然
九、喜事连连
肖霞生了个大胖小子,为正龙明天的六十大寿送上了一份厚礼, 叶子听说后,提前一天从省城赶了回来,并带回了个文质彬彬的大小伙子。正在熬鸡汤的杜正龙指着小伙子问:“这是……”
叶子调皮的说:“送给您的礼物啊?!”
正龙一听就明白了,掐指一算,叶子已是三十出头的姑娘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两口天天为此事犯愁呢?这下好了。
恰在此时,电话响了,是县府办公室打来的,说是县长有要事相商。正龙一听县长叫他,便对叶子说:“汤已熬好了,你俩送医院吧。”说完骑上脚踏车走了。
一进县长办公室,县长就问:“老杜,你家守业什么学历?”
“高中。”正龙说“好像又自学弄了个电大文凭。”
“好,太好了!现在要求年轻化、智识化,酒厂好赖也是个县直单位,这回后继有人啦。”
“哎县长,你的意思是……”
“我想把西车间一并交给你们父子。”县长说“不过,也得竞标,如果公示一周后无人竞标,你可不能看我笑话。”
正龙说:“西车间吃闲饭的太多,怕养不起。”
“你放心,县委县府已经研究过了,五十五岁以上的,全部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几十个挂靠领空饷的一刀切,还你一个风清气正的新酒厂。”
一周很快过去了,一个竞标的也没有,这下正龙无话可说了,便让守业把合同签了。
虽然明面上儿子是厂长,可外行怎么能领导内行呢?长此以往肯定不行,所以便让儿子和办公室小刘联合办公,直接把西车间的改革大任推给了他们。
说来这小子还挺有能耐,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东车间改革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西车间去了,并很快出现了东西车间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正龙暗自窃喜,心里话:这小子还真是个酒怪。 为了培养他独立决断的能力,正龙干脆把厂长室让了出来。
一开始,守业有些不适应,大事小事都找老爹商量,但经过一个阶段的历练之后,很快就把拄棒扔了。只有遇上大事时找爹商量,一般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然而,未经风雨的彩虹是短暂的。正当守业春风得意之时,一股强劲的粮价暴涨飓风卷了起来,瓜干价格扶摇直上,每斤由三毛来钱一下蹿到了每斤一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令守业陷入了深思,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他决定第二天开会。由于事关重大,杜正龙也列席参加了。
“今天开会,估计大家也猜出什么议题了,粮价暴涨对我们影响很大,如何保住饭碗、保证税收,有利可润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原料收购价该提的必须提,不提收不到瓜干,而一提就等于增加了双培成本。怎么办?只有提高产品价格,提少了都不行,得五倍以上才能化解燃料、运输、人工等上涨因素的困扰。当然,一下提这么高,市场不一定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酒质,分出三六九等。人家能卖百元、十元一瓶,我们为什么不行呢?难道我们杜家老酒欠火候?不,是我们品牌不硬。从现在起,我们要打造一两个自己的拳头产品推向市场,市场认可之时,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日。这是一个浩大工程,长尾巴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需要大家用智慧去规划未来。时不我待,现在散会,明天的这个时间再议,但每人必须交一份答卷。”
这次短暂的一言堂会议对大家触动很大。正龙什么也没说就拟定了三种配方,下到车间实验去了;办公室汇同宣传部门很快为新产品起了新名字,并编好了广告词;采购部、销售部均制定了新计划;生产车间更是加班加点的进行了分工细化;就连食堂都重新制定了菜谱。大有一动而牵发全身的感觉。
新酒还未上市呢?醒目的广告词早就占领城乡的大街小巷了:
“喝杜家古酿,思酒圣杜康!”
“要想过得有,就喝杜家酒!”
“杜家老酒,越喝越有!”
“酒圣家酒,醉心不醉头!”
假话说一万遍能成真理,口号喊百遍能深入人心!
伴随着新产品的亮相,富裕起来的人们纷纷先喝为快。其实民间懂酒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从新酒的色、香、味中品出了这是“酒圣之家”用心酿的,故大加赞赏。
一传十,十传百,杜家酒迅速占领了城乡市场。加之新闻、广告的助推,周边市县更是掀起了一波喝“杜家酒”的热潮,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杜家老酒,越喝越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