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
刘昱含/文
昔有青藤书院,学子向往,燃灯苦读,文艺雅情,痴缠一生。
(一)
今夜星稀,月光澄澈。
约莫八九点钟,一座小城好几处人潮,高中生下晚自习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夜景。
“车辆启动,请注意安全..”
短短一分钟,公交车开了前门,一群学生发疯一样挤进来,找到自己的角落。时不时配合旁边的人往里凑凑,直到车辆启动,然后大口大口的喘气。
余晟戴着耳机,握好扶手后从车里的脑袋缝间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早晚不见阳光的作息让他有些疲惫,耳机里的钢琴曲引起共情,时不时透出哀伤。
不知过了多久,到站的公交车一停,靠在扶手打盹的余晟向前一倾倒在别人身上。惊醒之余赶忙站起来向那人道歉,却引来身边女同学的捂嘴议论。可能以为捂嘴的动作很到位,但是余晟都看在眼里,直接挤着人群向后门走去。
看着公交车走远,余晟发觉这里离目的地还有两站。车辆来来往往时不时按着喇叭,大楼的灯一闪一闪,只有回家的林荫小路支着几盏老旧的路灯忽闪忽闪等着他回家。
身后传来脚步声,余晟本能加快了脚步。尽管如此身后的脚步声仍然没有变轻,反而越发的逼近。
“余晟同学?”
本文作者获得松原市诗词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与指导教师合影(右二是作者)
(二)
余晟停了脚步,转身看去,只见一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少年。干净利落的短发,单手拎着书包,穿着校服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少年走到余晟面前,伸手拿出一样东西给余晟。
“这是你的学生证吧。”
余晟一看,证件上的人一头碎长的头发,亦赫然印着余晟二字。一摸口袋,果然空空如也,想来是公交车上弄掉了。
“多谢了。”
余晟淡淡的回应,但他眼里的疲惫并没有逃过少年的眼睛。眼看着余晟打算转头向前走,少年紧忙追了上去,和余晟并一排向前走着。
“我捡到你的学生证就是缘分,现在知道你的名字了,我也该做个自我介绍,礼尚往来才好。”
少年笑嘻嘻的,两步跳到余晟前面,回过头颇有仪式感的作起自我介绍。
“你好,我叫冯棣,最近刚来到这座城市,还有..”
冯棣原本想继续说,却发现余晟有很认真的听,想说的话突然堵在嘴边。而余晟见少年的介绍停止,内心数了数也不过才三句,与那仪式感比起来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想到这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没有了?”
“没有了。”
“我还以为你要说很多。”
“我也没想到你听得这么认真。”
冯棣说着,但眼前的余晟仍然很是疲惫。不只是身体,他感觉余晟拖着身体的同时,眼里亦有抹不掉的压力。
“你很累?”
“这里很累,也许你会后悔来这里。”余晟这样道。
冯棣听后放慢了脚步,缓缓给余晟说着自己的经历。
“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和你一样,每天都在学习,每天的忧心都不止学习。”
余晟听了不以为然:“很多人都是这样。”
“但会成为执念。”
(三)
余晟没听明白,但也没有多问。两人就继续向前走着,眼见前方有个路口,余晟停了下来。
“我要走了,再见。”
冯棣点了点头,随后看着余晟的身影渐行渐远。
再次见到余晟是第二天晚上,冯棣从人群中一把拉过余晟,抢一步上了公交车。
“谢谢。”
余晟说着,随后找个地方和冯棣坐下。
“学校晚自习放学的场面也是蛮壮观的。”
“奔波而已。”
“学校周围的夜景也很漂亮不是吗。”
“在我眼里就像鬼门关。”
“确实,学校大门修的古香古色,晚上确实有点瘆人。”
“我说精神上的鬼门关。”
余晟只闭着眼睛养神,冯棣不知该再说些什么,公交车沿着长宁南街转入中山大街,从两排高楼变成跨江大桥,再到林荫小道,意味着二人该下车了。
“该走了。”
余晟并没有睡着,听着站点的播报,在下车前一站睁眼。冯棣起身,余晟跟着走了出来。下车后两人一言不发的向前走,却是余晟打破了寂静。
“冯棣。”
“怎么了?”
“等等我。”
冯棣一看,余晟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应该是自己走的太快,余晟追不上了。想到这里,冯棣放慢脚步。
“你每天看起来都很累。”
“学习很累。”
“不止是学习吧。”
“多少还有些其他烦恼吧。”
“很多吗?”
“不知道。”
余晟看着天空,没注意冯棣在打量他。
“家庭,童年,陪伴,孤立,白眼,感情,死别...”
“不用再说了。”
冯棣打断了余晟的话,然后把手搭在余晟肩上,语重心长的说。
“人只有醒了以后才叫做梦,梦又怎么去计较。”
“我不想去计较。”
“那你敢说,过去,现在,你对这鬼门关没半分执念吗?”
“没有。”
“我还没问什么执念。”
“那你还问。”

(四)
“知道吗余晟,在我的家乡有座学府叫青藤院。”
余晟听着,冯棣想了想继续说道。
“在那里,满园皆是书声,我曾经有个朋友就在那里。”
“什么样的朋友?”
“谦谦君子不为过吧。”
“有机会可以认识一下。”
冯棣没说话,看到余晟拐弯的路口停下脚步。
“明天见。”
对于冯棣说了一半的话余晟并没在意,招了招手便转身走去。
余晟到家后一改往日叹气的习惯,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身上没有那么累了。这一觉睡得非常好,第二天早早就去了学校。
这天下午休息,余晟被冯棣拉着走进商场。
“你带我来这干什么。”
“到了你就知道了。”
二人穿过人群,走弯弯绕绕走了好多路,终于来到一颗大树旁。
冯棣指给余晟看:“瞧,这树上挂的木牌,你的不开心也可以写在这里,我们一起挂在树上。”
冯棣找来一块牌子递给余晟,不到十秒余晟又递了回来。冯棣看了一眼,原以为巴掌大的木牌会被写的密密麻麻,到了眼前却只有“八千”二字。
冯棣有些不解,指着牌子问道。
“八千?”
“嗯。”
“是什么意思?”
“等下。”
说着,余晟从手机里找出备忘录,里面密密麻麻的字体,余晟向下翻着,结尾赫然标注着:字数8000字。
“这是?”
“不开心的时候写的。”
“你的烦恼有八千字之多吗?”
“并没有。”
冯棣松了口气,拍拍余晟的肩膀。
“那你夸张了吧,吓了我一跳。”
显然冯棣理解错了, 但余晟没有在意,如释重负的说着。
“八千字是备忘录的极限,不是我的极限。”
冯棣愣了,但看余晟此时的心情愉悦,也松了口气。
“冯棣?”
冯棣回神,余晟正看着他。
“怎么了?”
“谢谢你。”
“有什么好谢的。”
“很久没有热乎乎的朋友了。”
冯棣没出声,余晟接着问道。
“你刚才在想什么?”
“在想你刚才的话。”
“怎么了?”
“像极了我的一个朋友。”
“你说过好多次了,下次真的要记得介绍给我认识。”
“见不到了。”
“为什么?”余晟不解。
“他有新的生活了,我不该再去打扰他。”
“为什么?”
“因为我远离对他来说更安全。”
(五)
“回家吧。”
余晟没有选择多问,冯棣一愣,跟着余晟踏上回家的路。到了路口,余晟没有告别,而是对冯棣道出了他的看法。
“我觉得你这样有你的道理,我相信。”
“我知道你会理解我的。”
“本该如此。”
(六)
几日后再一次上公交车,余晟却没等到冯棣,在最后一班车上心中正疑惑。突然在大桥上发现了那个身影,余晟感到诧异,匆忙按铃,车却没有停下的意思。
“快停车!停车啊!”
余晟有些急了,看着熟悉的身影越来越远,不料前面传来司机师傅的呵斥。
“吵什么吵?没到站点不允许下车!”
余晟扒着车窗,手上的铃依旧没有停。在司机的骂骂咧咧和周围人不明所以的眼光中到了下一站。余晟一个箭步出去,然后甩下书包向冯棣跑去。
已经是冬天了,微微的寒风在快速穿梭的余晟脸上擦过,打的余晟脸颊生疼。
余晟已经喘不过气了,但是没有停止奔跑,踉踉跄跄的向前移动。终于在远方看见一个小黑点,随着他踉跄的移动变得越发清晰———冯棣在跨江大桥上。
几乎能看清冯棣的五官,余晟停止奔跑,喘着粗气向冯棣走去。中山大街两边的绿化带因为黑夜已经看不到颜色,江水却没有因为凌冬来临而停止流淌。
缓缓的流水声和来往的车笛声中,余晟看着冯棣跨在栅栏上,想问他在做什么,却因为心脏跳动的猛烈说不出口。
良久,两人看着彼此。余晟艰难的开口。
“冯棣,回来。”
声音不大,却被冯棣听到了。
“真奇怪。”
“什么?”
“你应该在车上打盹才对。”
“没你在旁边我眯不踏实。”
“冯棣,回来。”
余晟脸上看不出情绪,两人间的对话简短又有深意。一句接着一句,余晟仍是一板一眼的强调这四个字。
“冯棣,回来。”
“余晟,记得我说过做梦吗?”
“冯棣,回来!”
“你只有醒了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我让你回来!”
一向安静的余晟咆哮道,紧握的双拳渐渐渗出血迹。冯棣看着眼前的少年从沉默到咆哮,紧接又是沉默,怕是情绪走到了尽头。
“回来。”余晟仍然说着。
(七)
“只有这样,你才更安全。”
冯棣没有继续看着余晟,而是低下了头。口中默默的念着“柏崇”。
突然,冯棣抬头,眼里闪着泪花。他望着余晟,想伸出手去抓一下眼前的人,但是手伸到一半就停住了,随后又颤抖着收回。
“柏崇。”冯棣叫着,迟疑片刻后又补充道:“又或是余晟,很高兴再见到你,只是我得走了。”
说着,冯棣身子向后倾了些,身后是滚滚向东的江水。眼前的余晟一惊,冯棣却笑着对他余晟说道。
“我的存在就是等着你成长。”
“你做什么!”余晟见冯棣向后倾,急忙向前,但被冯棣向前示意的手制止住了。
“我一走,中山大街的沿途风景会变得耀眼,长宁南街几百年的执念也会烟消云散。”
听了百年,余晟意识到什么,然后急忙问冯棣。
“你说的朋友...”
“就是你的前世啊”
“我?”
“柏崇,或是余晟,你和我,都来自青藤。”
“你说的家乡在哪?”
冯棣笑着:“你说呢”随后看了看中山大街往来的车辆。“就在这里。”
“青藤又在哪?”
“长宁南街的夜里,古香古色的门楼,你的鬼门关。”
“你..”余晟被打断,冯棣抢先开口:“我是你前世的执念所化。”
“我不管什么执念,你只是冯棣。”
“你前世的执念太深,带着转世。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百年间迷茫的糊涂事有个尽头。”
不老的岁月史,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形诸深冬寒风中闪灯的公交车。上车时满是温暖,下车惹的一身刺骨寒风。
余晟还想拉住冯棣的手,但制止他的手突然收了回去。然后笑着对他说着:“我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你从前世带来的执念,而现在,为了你的安全。”
“我该华丽退场了。”
“冯棣!”
余晟惊叫着,他看见冯棣张开双手,然后缓缓倾倒,最后脱离了栅栏,离江水又近了几分,他想去抓住冯棣,却被马上就要掉下去的冯棣一把推回。
冯棣的身体一点一点下降,一个少年的身影从桥上坠下,衣服不断的向上飞动,最后同神明一起落入水中,激起凡尘冷泉中的水花。
“我本就是别人看不见的存在,你能看见我,因为我就是你。”
“冯棣..”
“带着我好好活,我认识柏崇百余年,但和余晟的故事,才刚开始。”
(八)
公交车早就找不见了,桥上的车都变的稀少了起来。
零零散散的雪花掉落,细看绚丽的冰晶六边形一角连着一角纷纷落在不知名的北方小城。中山大街的绿化带在路灯的照亮下接应雪花落下,向两边的松树丛延伸至长宁南街的交汇口布置着百年皆如此的雪景。
余晟被一个路人拉起来细声询问:“小伙子,你在对着谁说话?”
余晟听了只说:“一个认识不长,却很好的朋友。”
路人迟疑,又问道:“那他在哪?”
“他先回家了。”
“那你还在这干什么?”
“我也会回去的。”
“回哪里去?”
“回青藤去。

刘昱含,男,汉族。2006年出生于吉林松原。现就读于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热衷文学,文笔清新,格调优雅。有《白发》《诗说》《滂沱》《人间天平》等部分作品发表在吾壹文艺沙龙、查干湖文化新战线等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