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有情话诗仙
原创 | 原铁道兵报社罗光明

焕清兄吊古美文《风流际会黄鹤楼》,以行云流水般文字,展现了黄鹤楼的沧桑历史,颇有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味道,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如饮甘霖。好文采!好笔头!
认识黄鹤楼,最初来自唐诗,确切说来自诗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走遍华夏名山大川,对黄鹤楼却情有独钟。他曾在五言自传体诗中说:“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天宝三年,酒后的李白乘兴登上黄鹤楼,极目楚天,浩浩长江尽收眼底,望着风光无限的美景,诗仙诗兴大发,欲赋诗抒怀,忽然发现有个叫崔颢的人已题诗楼阁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美不胜收,令诗仙大为赞叹,顿时打消了留诗的念头。
那天,“我本楚狂人”的李白,平生第一次有了挫败感,只好弱弱的写了首打油诗自嘲: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初遇黄鹤楼便栽了个跟头,这让“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谪仙人很不服气,总想找回面子。
机会来了。好友孟浩然去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其送行,当目送孟浩然帆船远去时,诗仙霎那间灵感奔涌,写下千古绝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完全可与崔颢诗篇媲美。黄鹤楼终于有了诗仙一席之地。
多年后,在安史之乱中站错队的李白,被流夜郎。行至奉节时,传来朝廷大赦诏书。喜不自胜的李白立刻掉转船头,轻舟直下江陵,狂呼“千里江陵一日还”。
期间,李白再次登上黄鹤楼,眺望烟波浩渺的无限江山,耳边突然传来《梅花落》笛声,如愿如慕,如泣如诉。想到安史之乱已过八年,江山依旧动荡,有多少百姓西望长安不见家,多少迁客奔波流浪妻离子散……年已五十有七的李白顿时伤感不已,热泪盈眶,禁不住吟诗一首:“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英雄行走大地,人与山川相映发。孙仲谋将黄鹤楼屹立于大江东岸,黄鹄矶上,唐人却为黄鹤楼注入了无限风流,令这座“天下第一名楼”世代流芳。
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099.html
点击链接阅读《风流际会黄鹤楼》
槛外人 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