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一 次 看 海
耿志平(甘肃)

十年前的暑假,儿子考上了庆阳二中,作为奖励,我们决定带他去看海,首选之地就是——青岛。
从西峰出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卧铺大巴,终于到达心心念念的海滨城市。下车买了地图,最近的就是石老人海滨浴场,离著名的崂山不是太远。大海终于在眼前了,心中很是激动。那天的天气不好,阴沉沉的,海水不是书上说的蓝色的大海,没有风,波平浪静,沙滩上游人不多,几乎没有穿泳衣的人。光脚在沙滩上捡贝壳是我多年的梦想,不知为啥,那里几乎没有贝壳,我睁大眼睛也没有捡到一个,多少有点失望。走在松软的沙子上,很是舒服。不远处有几个男人在游泳,我儿子也加入其中,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儿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几乎没有游泳的经验,他也没有戴救生圈,我和老公心里捏了一把汗,看着海水中的儿子忽远忽近,急呼他赶紧上来。

不一会,海水打湿了我们放在沙滩上的背包和鞋子,才知道涨潮了,只好再放远一点。
我们沿着岸边也不知走了多远,这里和石老人海滨浴场截然不同,迎接我们的不是沙滩而是巨大的如小山一样的礁石,我们坐在褐色的礁石上眺望远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是那么浩瀚。
奥帆基地是不可不去的地方,离我们下榻的宾馆也就半小时车程。这里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大赛基地,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在这里披荆斩棘,挥汗如雨,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巨大的火炬和奥运五环十分醒目,游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选景拍照。摊位前的纪念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贝壳让人眼花缭乱,手链,工艺品都是精雕细琢而不失原来的风貌。为数不多的帆船泊在岸边,供游客游览。不远处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中国红是那么的醒目和耀眼。岸边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显示着城市的繁华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我们买好票,走上了“蓝海明珠”号游轮,游客不是很多,随着游轮起锚,我们向大海深处行进,那天天特别清朗,也没有风,看着岸边的建筑渐渐远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多年来,每天忙忙碌碌,灰头土脸,这还是第一次放下工作出游。一艘艘满载的货轮不知要到哪里去,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里,它们就像一个个火柴盒,显得那么渺小又行色匆匆。海风吹过,我们的头发在飞舞,脸上的笑容一个比一个灿烂。我多么希望游轮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走出黄海,走过东海,南海,看看祖国的海域,甚至走到太平洋……感受一下海洋的辽远和壮阔。还没有从畅想中回过神来,游轮就开始返航了,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太短,短得来不及你仔细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下游轮,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别的游客向游轮走去。我们只能向另一个目的地出发——海洋馆。
恰逢暑假,这里的人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大人带着孩子,门票挺贵,每人130圆。在这里我见到了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海洋生物,巨大的海龟笨拙地游着,不知它有几百岁了?鲨鱼,海星,水母,各种各样颜色花纹的海洋鱼类,看得人既惊喜又眼花缭乱。还有北极熊,企鹅,海豹,北极狼,海狮,它们离开了北极,在这人造的环境中生活,也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野性和暴虐,看起来是那么温顺,可爱。大人孩子无不例外地发出惊呼,大概有许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它们吧。最精彩的是看海豚表演,它们在训导员的引领下熟练地翻飞起舞,驮着工作人员在水中穿行,优美的海豚音在场馆回荡,让人心旷神怡。有一个海豚耍起了脾气,工作人给它喂了食物,它又恢复了神气。观众席上掌声雷动,海豚表演完还不忘与游客挥手告别,实在太可爱了。海豚的聪明是众所周知的,被人喜爱实至名归。半个小时的表演很快就完了,人还没有尽兴。你还可以等下一场,只是还得两三个小时,我们只能离开海洋馆。

日照市的灯塔公园,别有一番韵味,这里风高浪急,海水拍打着礁石,海水不再是温柔的淑女,而变成了鲁莽的暴脾气大汉,一浪高过一浪,游人不敢太靠边。一队队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他们只有二三十分钟的参观时间,我很庆幸我们不限时,可以美美地享受时光。礁石上,密密麻麻地长着梭子蚌,真的很神奇。有许多拍婚纱照的新人,她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坐在礁石上,吹着海风,吃着现烤的海鱼,享受着阳光下海洋带来的快乐。
我们打算去烟台和大连,因为客车时间的关系,没能成行,只好去了下一站——江苏连云港的花果山,迎接我们的将是另外一个天地!
几天的海洋之旅落下了帷幕,但那份美好,总是挥之不去,时时刻刻如在眼前,也许更多的是不想忘记也不能忘记。
(文中图二图三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