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续修陈氏族谱后序
族谱之作一举而六。自五续以来,先伯鸿书公独献其身访出众多支派外出者功不可没,值后人永记。五续时东空城支已列其中矣,其大小支脉有古谱证明,鸿书公将此支归置相祖支亨爷之下。时至今日有小支者来此寻根源诉前情,方知此言正语顺。而其大支者与古谱记载不符故生争端,为此来往数次无果而弃。盖鸿书公未料有今日之之患,徒增烦恼也!谱续其间凡支有外出者必来此寻源,丰台堡整续代表连科伯来我处若干次,丙子年前(1996年)又来我村。财深感连科伯有志,与族叔志书进行细研,从源长爷谱续中有证可考,从古祖墓六至九世各辈各多一墓,可证有其支脉。据连科伯及其支前人曾叙曰,古时曾有去县北坟前祭祖之事,之后由于社会变更致使族谱失传,今朝再续有证可考。无论社会如何改变,陈氏族人血脉相连!漂泊多年现终于阖家团圆,我陈氏家族实乃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吾氏族人越续越多可谓盛事一桩,后世子孙不负先人之托誓将陈氏族谱万代永传!
完续之后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今后之路更长更伟更艰。添坟筑墓修石碑平其道,有时间再去寻访吾族外出的支脉,最终到江苏彭城朱陈庄探寻祖源。喜看陈氏族人生活富足雄才辈出,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胜旧人!愿我陈氏最终达匾额之词“彭城世家 宗德长昭”。
时
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春正月初十十八世孙 瑞财 敬序。
六续修陈氏族谱后序
天生万物,人为至灵。原始窠穴而居,无姓氏宗族,生知母而不知父。伏羲氏教嫁娶,始有九族之分,长幼之序。人之大伦由此而作。又加礼仪之育,黎民得如雨露之化,都有木本水源之思慎终追远之念。各宗氏修宗祠立谱卷以继百世之祀。黎民归化万物普济而生,文明社会兴起。
我陈氏乃虞舜之裔,陈氏子孙遍布海内,很多支脉与原始故乡失掉联络,各地分立谱卷,以至世系字讳参差不一,我支情况即如此。幸有十九世孙玉林崛起浩然之志,各地寻访疏近本族重清整续。但我们祖坟是九世祖讳集祥,葬翟庄子迆北,以上八世祖因谱丢失坟墓不知居于何处。后至双庄科找到修谱总主持人鸿书,以原始和各项记载并外出情况与青县南街双庄科一支究查考较近两年之久仍合对不济。因主持人年已耄耋兼感脑栓之症,不堪经理事务。诚天不厌我支,幸如海浪之继起。十七世志书和十八世瑞财接续大业总理事务,经多次细校详研终使我支始末根源支系遐迩分明。
我支是五世祖亨之后,原谱序中所言九世祖从青县外出不知下落,此即我支。我九世祖讳集祥从青县迁翟庄子,且九世以上三世祖讳得以知晓,我支子孙听闻找到本支得以团聚无不喜如雀跃感佩之至。我集祥祖迁居翟庄子并卜佳城瘗于翟庄子,后十世祖行次名讳失考,因在京居官迁往北京后坟亦迁去失掉联络。有两个地址记载:一为北京东四,一为东门里。皆因地址不详访问数次如鱼海沉。九世祖居翟庄子后又多次外迁,故此我支整续错讹甚多、失考甚广且有不合谱规之处加以三宥。续竣,当戒子孙:铭志木本水源,祀祭慎终追远,口诵心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家传。
时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九日 丰台堡村十七世孙 连科 敬序。
(陈书德 陈瑞才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