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名: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千秋,旧时称人寿辰的敬词。唐代设千秋节以庆玄宗诞辰。《唐会要》卷二九“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休假。”《旧唐书》卷八亦载此事,“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且“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唐教坊为此创作一部大曲,名《千秋乐》(见《教坊记》)。宋词系据旧曲,另辟新声。
例词:
千秋岁·水边沙外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声律:
1.双调,七十一字,上下阕各八句。
2.押仄声韵,上阕押“外、退、碎、带、对”五仄韵,下阕押“会、盖、在、改、海”五仄韵。
3.《钦定词谱》卷十六以此词(首句作“柳边沙外”,与《全宋词》字句有出入)为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