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文学社】推荐散文名家张振华老师佳作,童年的记忆,江南小镇《温馨的姚桥老虎灶》,敬请老师们欣赏!
温馨的姚桥老虎灶
作者 /张振华
话说江南水乡姚桥东街,老资号老虎灶的鼎盛兴旺时期,要数在7O年至8O年代中期。上海最后一家老虎灶在13年7月宣布撤销。( 因为上海城市建设旧城改造,老建筑妨碍城市建设规划。) 从此,上海市区一道古香古色,最繁忙最热闹,百姓充水图,在一天之内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那段漫长的历史记叙着,老上海人烟熏火燎煤炉做饭,充水洗衣烫脚泡茶的情景从此,已成为历史。 因此老虎灶就此打住,彻底退出了国人的视线。
江南姚桥老虎灶是小镇人员聚集地,也是非常热闹的地方。是专业做,烧生活用水的生意,利簿但很火爆。不管天南地北,城市还是乡村生活,这要有人的地方,都离不开热气腾腾的命之水,与我们每一个的生活息息相关。
姚桥老虎灶它位于镇东街,老百货公司商店对面,镇南小巷中段。巷子的尽头是一条横穿东西方向的姚桥港。这条大水道,是就当年地方对外贸易往来,唯一的出镇水运通道。
今天是腊月初八,快到年关了。 店老大老姚熟睡在床上,迷迷糊糊揉着眼睛,仿佛在梦乡中隐隐约约地,被早起的雄鸡啼鸣吵醒了。哦!五更了,也不早了,起床刻不容缓。三九天天寒地冻,乡亲忙于洗刷衣物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大年,所以热水用量多,也不感到奇怪吧?是啊,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多给乡亲们多充一瓶热水,就是给大家做好事了,我祖上就多记一份功德。因为,水是人们生活中生命之源啊!人心都是肉长的,由于当时人们生活物资紧缺无奈…… 大家为了回报,这能采取敬仰,尊重来回敬。于是乡亲们就送我一个爱称一一一"姚哥“。我爱听,好!也显得亲切,与乡亲们的距离又进了一步。多年来干这项工作,姚哥起早也习惯变自然了。起床后他作简单洗漱,顺手捞了一把报纸,擦着洋火,瞬间将灶堂干柴点燃。熊熊烈火越烧越旺,抄几掀煤添进炉堂, 顿时烟囱一股一股的黑烟腾空而起,天空象是划了一道黑线,由于无风,烟不紧不慢地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锅底在灶火的火苗的燃烧下,水温在缓缓上升。 姚哥身强力壮三十出头,身高1米78、双目囧囧有神。从河埠头弯腰一纵身、一担水挑起,左脚右脚走向灶台的路上……

今晨,天空稀疏的星星已退怯,天色已渐渐亮了,雨后空气格外显得清新。远远看去,姚哥挑水肩上的那支,桃木扁担弹性真好。扁担在两只桶水的压强下,扁担两头形成了一个微微的斜坡,姚哥走起路来扁担,上下幌动姿势特别好看。这见他 一路走来,一路招呼,你好,他早上好,你早!转过头来一声,掉过去又是一声,头都转晕了。路边的行人窃窃私语议论道: 瞧,姚哥人缘关系正好!是个好呐!
江南人早晨的生活习俗礼仪特别注重。凡事都是赶个早字。"早“是代表这个人"不懒堕“热爱生活。 譬如 : 早晨碰见人打招呼,你早!你好!生活中常用语说:早睡,赶早,吃早饭,赶早集等。早是江南人勤奋付出的标志词汇。
。
回眸童年在外婆家姚桥镇,这条石头砌成十字街,那里的一草一木这到今天我还是历历在目,在脑海里仍记憶犹新。 小巷里不知什么时候,开的一家卖开水的灶台,打我懂事之日起它就存在的。究竟这个小作坊,是什么时间开的,谁也说不准。规模虽然不大,但方便于群众,收费低廉。充一瓶开水收费二分钱。生意兴隆,每每充水量大的惊人。走了一波又来一波络绎不绝。烧水拉风厢师傅,是一个年青小伙子,手腕肌肉凸出的高高的,象一个鸡蛋。一双铁锤般的大手显得非常有力。他拉着风厢很轻松,一点也看不出倦意的样子。风厢里的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灶堂。炉火象浇了油似的,越烧越旺,不一会8锅水冒着热气开了……


开水灶台台面较宽,左边按放二排八个直径约五十公分宽,深大约六十公分炮弹形铁锅。八个盖子象八顶帽子,一锅一顶。那个锅烧开了,那个锅冒白气。右边存放着等待十几排空热水瓶,花花绿绿颜色繁多。有塑料壳的,有铁壳的,有竹壳的眼花缭乱,你二瓶,他三瓶,每人数量不等。没有充上水的人们焦急等待着洗衣烧饭用水呢……
在流金岁月里事过境迀,这家曾经开过的老虎灶台,现已离我们远去了。也许甚至在人们的记憶中早已消失。但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问题,确实是一件不起眼的生活烧开水的小事。可是在那个年代,农时农活十分繁忙的时候,一人干两人的活,抓革命促生产,抓紧时间搞农业。粮食生产是首位,人就显得非常劳累了,所以每天劳动回来,晚上洗澡开水泡脚烫脚是一种习惯的事情。

常用开水泡脚洗澡功效如下:
能扩张足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恢复体力,解除劳动中生产的疲劳。可改善睡眠质量,降湿怯寒怯湿。切齿,用江水泡茶,能解干渴怯火气。烧制饭菜也特别香。洗衣也显得干净。因此老虎灶的开水,被广范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是人们一时一刻都离不开的。回眸过去那幅小镇人充水图景,那壶壶热水,温暖了小镇人民的心。那一瓶瓶开水煮成了家家户户锅中的美味,小镇人吃的眉笑颜开。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是出力大,流大汗,吃苦最多,所以人们喝水多。小镇人喝了虎灶水,能增加体质热量,润喉,嗓门清脆,干活有劲。

综述以上零零总总本人认为:
这家老虎灶,为民献爱心的感人事迹,认何人在认何时候都是抹杀不掉的。他们执著诚实待人,不奸不诈,取信于民,收费低簾,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天天为小镇上的居民送温暖,送爱心,每天平凡重复做一件事,不怕麻烦,百干不厌。这种能坚持,能守候的服务奉献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啊!他们的不懈善举,创建了一方和谐安定团结的良好镇风,功不可抹,成绩满满。所谓,人品体现产品,产品实现人凭。优质的产品,是道德品德高尚的人生产出来的。也许在历史的长河里,已被人们忘记了这段历史,后来人没有人会记住这份真爱。致此本人那时虽说是孩童,这段历史本人现在仍记憶犹新。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家老虎灶,人心本善,犹水之就下也,是一辈子为民做了好事。但现在本人向世人絮叨絮叨。弘扬正气,扬善彰显中华优秀品德之花,在华夏大地开的更加芬芳,更加鲜艳。让更多的雷锋精神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备注一,老虎灶:地方方言是,专烧开水的灶台。
备注二,河埠头,泛指人们在里洗衣的地方。也叫码头。
2023年1月5日,江南儒人故里,张振华。



作者简历
张振华,网名:飞歌琴声,男,籍贯,江苏镇江市人。现年65岁。生于1958年,中专学历,退休干部。
历任,国企主任,公路货运公司经理兼会计,技工学校职业道德课讲师,学生管理处,行政科,科长等职。
爱好写作,垂钓,拍摄,书法,养兰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