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洋水》微刊第95期
【本期导读】
【神州游记】
红叶缤纷舒画卷 明山秀水北李村刘玉华(广东)
石门霜叶红 刘文安(昌乐)
魂系神奇趵突泉 张国贤(济南)
苏州游记 刘万庆(青州)

杜崇友国画作品
【神州游记】
红叶缤纷舒画卷 明山秀水北李村
刘玉华(广东)
从青州城驱车往南,一路上青山秀谷连绵不断,至“泰和山风景区”石碑坊,再往南约一里处右侧,那个群山环抱,碧水悠悠的清静小村庄,就是北李村。从村里往西面山谷中走去,那片山坡上长满黄栌树的神奇幽谷,就是红叶谷。
北李是个始建于明朝的古村,饱经风雨沧桑的明槐可以为证,还有那古色古香的石屋石墙,都保留着古老的痕迹。村之四周是青峰翠岭,一道清流穿村而过。我曾书自撰联“一弯碧水飘罗带,四面青山立画屏”,就是专为北李村题写的。这个村庄离青州市区约三十多公里,现在交通发达,来往方便。但可以想象,在过去没有公路汽车的漫长岁月里,这山里人进趟城谈何容易。
我在北李村已住一个月了,每日里与青山对话,同秀水交流,和村民亲近,沉浸在宁静惬意之中。
我把居所题名“胜花庐”,取于“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胜花庐是个靠山近水的雅致小院,是挚友在乡下的住处,他在青州城里工作,长住城里,这个院落大概已空闲了许久。我来了,这个清静优雅的院落似乎有了个知音,不再寂寞。我在此搞点书画诗文创作,朋友们常来常往,谈诗论画,笑语欢声,或话农桑经济,甚至说说天下事,使得这里人气很旺,一派吉祥和谐兴隆景象。
青山绿水和淳朴的乡亲,使我有了创作激情,在这里,我已写出了《北李红叶谷赋》《北李清吟十三首》,时而作画写书,时而迎来送往,每天的心情都很好。热情的乡亲们向我叙说若干乡典村故,他们好数家珍,兴致盎然,我听得也如痴如迷。诸如“打开茶叶山,蜂蜜流到淄河滩”,“古槐沧桑六百年,吉祥如意保平安”,“钱山谷有泉冒金钱,小人贪财堵泉眼”,“仙女高峰向青天,仙女隐现在云间”,“长寿山,遍生草药几十种,去病除灾助乡民”,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山后住,有个八路军战士牺牲在山洞里。清朝有个武举人喜欢这里的山水,曾居住多年,常到红叶谷点将台上观风景。还有西北面的“石柱子”,故事是说“石头有灵也笑贪”等等。乡亲们期待我把这些能启迪于人的故事写出来,传出去,也传下去,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他们的真挚热情与纯朴善良。
我喜欢这里的夜晚。这段时间虽处伏中,但山村之夜的清凉真令人感动。太阳一落山,马上就凉爽起来。坐在桥头水畔,或村口院旁,山风习习,水气弥漫,全无暑热。二更时分,若久坐院中,便似乎有些太凉难禁,只好赶快进房间休息,下半夜就该盖棉被,用不着空调。或明月当空,好风似水,树影婆娑,虫鸣唧唧。这时,水声可伴梦,清气可宁神,还有山鸟关关,鸣声断续,增添几许静寂,幽暗的山影朦朦憧憧充满神秘。没有城市里那种轰鸣,没有汽车声,鸡狗也都不叫了,禅也不鸣了,真的是万籁俱寂。晴天夜里,我总爱到院子里仰望星空,欣慰地欣赏着久违的银河,找到那些熟悉的星辰。牵牛星织女星隔河遥望,还有牛郎挑的担子,用的牛锁头,织女用的织布机和梭子。星座的组合很是形象。北面北斗横空,极其壮观,沿着斗底二星向外延伸去,很容易就看到北极星,小时候就听长辈说,在地球的任何方位,看到的北极星都是在正北。与北斗七星相对的是小熊星座,五颗星组成了小写的3字形。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都能见到群星璀璨的银河,还常常看到流星彗星,但现在的城里人早就失去了这个福分,能看的星寥寥无几。我很希望在某个时候,谁能把群星灿烂的夜空还给人们,我很希望,人类把污染降到最低,把明澈的星空和清亮的山水保护好,留给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传下去。
我喜欢遥望星空。大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很庆幸,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我在这里仰望星空,没有把时光消磨在牌桌酒桌上,没有纠缠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烦恼中。
我喜欢这条穿村而过的仁河。多么好听的河名——仁河,使我马上想到了上善若水的意义。仁河从上游的水库方向流来,一路上静悄悄的,又像是扭扭捏捏、躲躲闪闪的,很少有畅流如斯。往下游一里多后,清流也销声匿迹,只有乱世杂草在无奈地回忆着几十年前那浩渺壮阔的场景。但在流经北李村的时候,不到二里路长的河段,仁河之水载歌载舞,映山照树,欢快奔放,使北李村和群山诸岭变得特别美、分外娇,有平添了很多灵气和滋润。水面上生长着大片的绿油油的水菠菜,吃起来鲜嫩清香,别处没有北李有;紫盈盈的野花草,丛丛茂盛,有半年花期,打扮着水畔,别处没有这里有。这不是上苍的特别眷顾吗?正是。
你看,河面宽阔处有三十多米,水面如镜,映照着小山村的古雅安宁,还有萋萋芳草,不用照料就不断茂长的水菜,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稍窄处水流湍急,如飞小瀑,或蹦珠溅玉,水声似乎轰鸣。这段河流没有污染,非常可贵。热天里时有村童裸浴河中,狂欢嬉闹。平日里常见带着山水灵秀气的村姑村妇来洗菜浣衣。燕子飞掠水面,蜻蜓玲珑点水。水底苲草随水摆动,浅水处花草郁郁萋萋。夜静更幽,水气荡漾着清甜,负氧离子定是格外充足。流水里月光被揉成碎影,白云清影在深潭徘徊。此情此境,宁心畅神,可使人想的很远。乡亲们时聚桥头,畅谈说笑,享受着清风明月,水气山光,惬意闲适,平静自然,大家都为拥有明山秀水而自豪。我想到了李清照的词句“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的婆家正是青州,她的词句就说的是青州。也许,这位千古才女曾来过这里。
我更喜欢这里的乡亲。这个地方离我的老家临淄并不遥远,乡风民俗也相同,这语言,这表情,这笑容,这装束,还有男人们光着脊梁干活的场景,及勤劳淳朴、热情善良的民风,太亲切了,所以常觉得北李人就是我故乡柴家疃的乡亲。路上相逢,都是用着那最传统、最朴素、最热情、也最简单的问候:“吃饭了没有”或类似的话。北李村共有约八十户人家,约二百八十口子人。他们依山傍水建了自己的家园,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相依为命。山里盛产柿子、山楂、核桃、杏子、枣子等山果,和四十多种草药。山上的树是他们亲手栽,河上的桥是他们自己出钱出力建,自家种的粮食蔬菜瓜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施的是鸡粪羊粪牲口粪,生了虫子有成群的鸟雀来帮忙除虫。所以这里的东西吃着放心,品着味正,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几次直白地问过村中百姓和领导,“这里有没有小偷小摸以及赌博类似不良现象?”都说“的确没有”。但却有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风美德,仿佛是古风传来。我刚来时,东西放在屋里,要出去时,我提议锁门,朋友说:“你放心,不会丢东西的。”住了一个多月了,情况早已得到证实。多么好的民风啊,多么好的乡亲!他们才配拥有这纯净透明的好山水。他们爱护自己的家园,还要奋发图强把家园建得更美好更富强,因此便有了把红叶谷开发成旅游风景区的美好蓝图。
去年我观赏过漫山红遍的红叶谷。就在紧靠北李村的西山上,大面积的黄栌树,逢秋高气爽的时节,在白露清霜的浸染下都成了红的,大红、朱红、赭红、桔红、紫红等等的红,数不清多少层次,满山遍野的红叶,与翠柏青松,蓝天白云,参差缤纷,把山川装点得十分动人,招引得爱美之人成群结队来旅游、摄影、写生。这时节的仁河水映照的山就成了红山。这时的色彩最适合画家和摄影家们施展功力,画笔、镜头,有劲只管使。
红叶谷正在开发中,市镇领导都很重视,村委会和村民正在努力。开发旅游景区的负责人孙吉信、宋执友告诉我,下一步将要在进村处建个壮观的大门,修好进峡谷的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配套设施,栽植四万株各种树木,以供观赏和采摘,在几处悬崖峭壁上请名家题字刻石,在石桥两侧酌情扩大水面等等,这些规划正在实施中。现在这里已经美得让我们不忍离去,到那时会使无数人留恋忘返。

杜崇友国画作品
石门霜叶红
刘文安(昌乐)
白露为霜,岁至晚秋矣。当我们茫然四顾在寥落寒秋,看万木萧瑟、黄叶凋零之际。石门坊却变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景象,栌枫丛生,枝繁叶茂,姿影婆娑。那红叶一波连着一波,由山麓直漫山顶,绚烂了整个峡谷,这是石门坊最美的季节。
当霜叶红透半边天,受张铭璇先生的邀请去石门坊看红叶。张先生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他编修了《临朐名胜志》《九州名胜·潍坊旅游系列丛书》和《石门坊考》等,以网易历史名博张未弛,驰聘在文史学界,现在临朐旅游部门从事历史文献方面的工作。我与先生多年交谊深厚,但怀倾慕而来。
难却大家盛情,我同刘福秋老师赴约而去,走过一路秋意渐浓,转过凤凰山,一下子便切入了流光溢彩的红叶时光。
石门坊为逄山余脉,延绵在临朐境内,是一道三面环山的夹谷。远观峰峦迭嶂,秋来飞翠流丹,尤以红叶著称于世。一壑遐尔,四时有景,石门坊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在张老师的陪同下我们走向了石门坊最美的秋天。虽是稍晚了红叶时节,我们也无不沉浸在红灿灿的光影里,穿过红叶纷飞的帘幕,沿着铺满红叶的青石小径,我们攀上了东山观光栈道。红叶如花花如海,夺天掠地逼入山巅。石门坊是一处佛教圣地,云雾缭绕,时有佛光璀璨期间,氤氲着清幽的光华,数座石塔耸立,掩映在红叶丛中,通过张老师的介绍,分别是益都僧人的墓塔和隐庵和尚的灵塔。走进石门坊,仿佛一下子进入了风云苍茫的历史隧道。古槐参天,鸣声上下,庙宇森然,香烟袅袅,在石壁上存有自唐朝至今的摩崖石刻造像,张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蒙元石碑如数家珍,对祟圣寺和文昌殿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了卧化石龛,座化石龛和三盘坑石龛的由来,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尤期是素有临朐八景之称的石门晚照,张老师专门做了考察,寻根溯源,不逸正统,详察了诸王村衣于帝的家谱,敢于质疑和求证,体现了张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
晚照在仙境,红叶正酣秋。当灿烂的阳光撒落石门坊万点浮华,整个山谷泼红嵌黛,色彩斑斓,我们沿着悬崖上的观光小道走走停停游目骋怀,在这个通天拔地的天地间,火红欲燃的黄栌和枫叶铺天盖地,苍翠高大的松柏点缀其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鬼斧神工的唯美画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凝重的色调宛如丹青肆意泼染,倒处流淌。这是怎样一种美,不言而喻,一切都是绚烂无比,道不尽的火红欲燃,说不完的美仑美奂。走在石门坊的光影里,宛若置身于万丈温柔的海洋,充满了媚惑的气息,晕眩的色彩,让人沉醉不已。当我们徜徉在滟影波光之中,真的有一种忘了我是谁的感觉。
枫栌扎根在乱石巉岩之中,经冬凋敝,逢春萌发,只是从春绿到秋,却璀璨在微霜之季,雨霁之夕。我们无不感喟静美的红叶,如此能耐得寂寞,所有漫长的坚守和期待,都是深藏在岁月里最深沉的历练。石门坊赏红叶之行,让我们尽享秋日里的眷依与喧哗。尤在恹恹秋色销尽时,莫名的欢畅来的如此猝不及防,石门观山景,在于寒潮涌动的深秋向晚,拥有了一段静美奢华的炫彩时光。

李焕来国画作品
魂系神奇趵突泉
张国贤(济南)
济南有三大名胜,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首,是济南的标志,是泉城之魂。趵突泉因泉水冬夏恒温也称“温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趵突泉最美了,“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喷珠溅玉,四时如一。”趵突泉周围泉水众多,周围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几十个泉。当雨水特丰沛时,那三股水清漪突涌,声震遐迩。众泉水泡如泄珠玑。一簇簇,一串串,飘飘悠悠,神奇无比。冬季,水汽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趵突泉公园内古树名木,终年青翠,四季如花,奇树盆景,婀娜多姿,万紫千红,蜂飞蝶舞。池中清藻浮动,各色金鱼穿梭其间。石桥回波,亭榭探水,清影碧波,幽香阵阵。游人们或凭栏杆俯瞰,或漫步小桥,撩水嬉戏,似真似幻,痴痴迷迷,情趣无限。
在趵突泉中有一块石碑,深入水中,上刻“趵突泉”三个字,苍劲酣畅。这是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山东巡抚胡缵宗书写的。这方石碑几百年来经风雨、傲霜雪,历经沧桑,立于泉头。见证了天下奇观的起起落落和辉煌,这方池为游人观赏拍照的最佳景点。
石碑上的“突”字为什么少一点?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古时趵突泉涌泉水势猛烈,泉啸时竟能达数丈高。有几次书法家行书立碑都被冲走。官员们、老百姓们都想谁能书写立碑,表明泉的身份,压住汹涌不息的水呢?便选择了巡抚胡缵宗,他来自甘肃,擅书大楷,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他写好后由济南著名石匠选上等石料精刻而成。又选吉日----端午节这一天,由咸宁司马带领知府内官吏在趵突泉源头立上这块碑。突然有一天,石碑上象征着盖住趵突泉盖子的“突”上的一“点”却被腾空的泉水冲走了,冲到哪里去了呢?再看大明湖正门牌坊上的“大明湖”的“明”字边忽然多了一“点”。原来趵突泉“突”字上的点冲到了大明湖。当然还有别的一些传说,这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崇拜书法家,认为他们的笔下不会有错别字,由此一说,笔画多点少点就见怪不怪了。趵突泉内名胜古迹很多,文化底蕴深厚。有李清照祠堂、李苦禅纪念馆、观澜亭等人文景观。或古朴典雅,或气势恢宏。每年接纳国内外游人无数。尤其在传统的春节、元宵节,园内灯会、灯展、灯謎、曲山会海等活动,更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古今文化相互辉映,趵突泉这一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扬名四海。我长在济南,住处离趵突泉、五龙潭、珍珠泉、黑虎泉、百脉泉……等等名泉那么近,随时可领略济南泉韵,领略这神秘绝妙的自然风光,随时可畅饮清冽甘醇的泉水,是这泉水养育了我。作为一个泉城人多么有幸!泉城七十二名泉的趣闻轶事很多很多,有些美好的传说,实在难以道尽。
这些年我曾写下无数诗词来歌颂济南的泉水,表达我心中对泉城对泉水的爱!
词曰:
青莲池上客.趵突泉游吟
黄鹂枝上鸣春调。喜鹊叫、游人笑。遍浴霞光晨起早。奇观突涌,银光闪耀。倒映佳人俏。
溪边相倚凭栏眺。细浪清波鲤鱼闹。雨顺风调珠翠妙。古亭佳句,诗情未了。好梦心头绕。

李焕来国画作品
苏州游记
刘万庆(青州)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006年我去过一趟苏州。尽管来去匆匆,只待了一天半的时间,但我还是用心一点一点的品味着它的古典和美丽。苏州的美,源于深厚的人文积淀,源于苏州人简单宁静的生活。
具有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仿佛是一首呈展现在历史长河的柔美的抒情诗,令人品味,令人惊叹……
在苏州,我漫步走在光滑的青石板的路上,一扇扇古雅的雕花窗,一道道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的门,像历史的书签,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漫长和历史的沧桑……
一路走来,把我带到了典雅的园林世界:拙政园的精美大气;狮子林的妙趣天成;沧浪亭的山水相宜以及具有自然美景的虎丘山、铸剑池、试刀石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虎丘山的庙会,更让我见识了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山水作品,粉墙黛瓦飞檐,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书写着唐诗宋词一般的情调和韵味。还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让人体验着诗中美妙的意境。
游苏州,当然不能避开当地人引以为荣的高新区,一条条绿色生态环保的宽广的马路和雨后春笋般的摩天大楼,让我感到时光的流转和现代化的美丽。人间天堂苏州仿佛焕发了青春,依然屹立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
自古以来,苏州水乡古城是人文墨客的栖息地,枕河而眠的姑苏人家,仿佛是一首首诗,一段段优美的音符……
行走在苏州,我心悠闲,听评弹之柔美,览园林之幽奇,仿佛置身在一卷巨幅的山水画之中。
江南好,怎不忆江南?忆江南,怎不忆苏州?

李焕来国画作品
《巨洋水》杂志编委会
主 管:山东盛世花开科技传媒有限公司
主 办:巨洋文化学会
特邀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霍存华 樊光湘
赵立双 曹光炬
王华庆 郭笃学
陈洪彪 王春山
闫加友 徐建成
王建明
文学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张国贤 韩会勇
王 蓉 杨奎伦
毕义星 耿春元
陈 沛 高 琳
闫玉新 张国新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 铸 王延林
韩其源 孙光儒
马忠辉 张诗杰
张爱民 王振霖
房宪坤 张星义
褚学民 黄加祯
冯传禄 杨春山
陈凤祥 石福利
刘玉华 李炳辉
总 编:魏在光
常务副总编:(排名不分先后)
时会来 李瑞成
郭麟书 崔怀明
高梓洲 杜崇友
刘文安 杨 杰
郇志侠 孙祥亭
张金祥 高贵荣
高曙光 王清江
副 总 编:(排名不分先后)
张秀英 吕绳端
范冬云 李焕来
李守忠 邹国庆
徐一波 沈志海
翟长立 郑云生
王 丽 杨凤臣
王子秀 张广仁
崔安正 李金玉
隋顺令
编 辑:(排名不分先后)
马新林 王玉梅
李树元 王立刚
王洪明 王洪亮
王晓文 勾海燕
赵 颖 赵 海
吴玉堂 田道明
袁重兴 袁荣爱
袁庆第 刘 芳
刘洪森 刘万庆
刘增强 刘振平
刘爱萍 齐绍亮
孙道德 张文瑞
张玉民 张全胜
张永成 张连庆
白耀杰 陈凤民
陈德平 杨景智
柴翠香 李 玲
李卫东 李艳华
梁仲胜 曾庆波
单保强 单海波
孟祥杰 姜玉莲
祝永庆 周全美
傅荣常 冀国栋
魏凤婷 王梓枫
王晓文 石常兴
总编室主任:郇志侠
总编室副主任:
沈志海 范冬云
编辑部地址:
青州市玲珑山南路3229号
电子邮箱:wzg570811@163.com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