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之道
文/黄兴民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之成大事业者,必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简而言之,其一就是确定目标,立志追求,其二不懈努力,为之奋斗,其三实现理想,终于成功。古人也曾说过“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所以某认为,凡成就事业者,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始于立志,得于人和,成于勤奋。
王阳明有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诸葛亮亦云:志当存高远。因此,不论干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立志。当你立下了志向,心就有了方向。奋斗目标一旦确定,就会竭尽全力为之而奋斗。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秦皇出巡,车马仪仗,威风凛凛。见此情景,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溃十倍于己的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攻入咸阳,立法令,封府库,秦二世而亡。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远,言不信者行不果”。雄心壮志是黑夜里的北斗星,所以立志不够远大,智力、能力就不能完全发挥。正因为有了得天下的志向,刘邦不断进取,最终以一泗水亭长,开创了一个大汉王朝。
人民领袖毛泽东,从小就立下了拯救中国的宏愿。“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豪迈的诗句,无不显现伟人的远大的抱负和革命理想。最终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其次,得于人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的重要性了。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离开了人和这个基本条件,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天下,总不如有个好团队。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刘邦手下送粮运草有萧何,运筹帷幄有张良,调兵遣将有韩信,冲锋陷阵有樊哙。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保刘邦。而鸿门宴上项羽沽名钓誉放走刘邦,其谋士范曾怒言:“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果不其然,范曾与项羽失和,最终项羽兵败垓下,刘邦赢得天下。

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人民闹革命,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再加上顺应民心,星星之火,终于燎原。而拥有八百万军队的蒋介石,其内部勾心斗角,分崩离析。最终把大好河山恭手让给了共产党。
再次,成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付出一份辛劳,才能有一份收获。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十五志于学,发愤苦读,韦编三绝。正因为有了勤奋向学的精神,才成为大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花费了四十年时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费了二十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费了三十七年。这充分证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只有刻苦勤奋,镌而不舍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年轻的朋友们,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当立宏志,不懈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要成功,抛弃幻想,更无终南捷径可走,只有那些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