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阳人”日记
(二)深夜急诊室
文/糖果儿

凌晨三点,新医院宽敞的急诊室里竟然已是人满为患。
这些日子,大家就像落入深井的青蛙,没有了跳出去的力量与勇气,就只能守着手机屏幕那一方天空在慌乱中度日。
真假混杂的消息,谁也不知道疫情真正的面目。而来到这里,才知道这场灾难的严重性。
所有的病床都占满了,三三两两的家属焦急地围在病床前,随时听候病人和医生的召唤。尽管大家都戴着口罩,但那份凝重还是从每缕疲惫的眼神中泄露出来,再从这里蔓延向那里。
从进医院前,工作人员就会提示大家,疫情泛滥的当下,医护人员已全部沦陷,基本都是在带病工作。病人及家属的状况更是不用说,医院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所以大家来都得做好思想准备。
然而谁又能顾得了那么多呢!大家都阳了,就像面对一条早已泛滥成灾的河,每个人的脚都在污水里泡过,每个人的鞋子都是脏的,走到哪里都是泥泞……
大厅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夹杂着病人的呻吟声,检测仪的嘀嗒声,医疗器械的碰撞声,医护人员的呼喊声。刺目的灯光下,世界显得如此狼狈。
护士终于在急诊室门口一个小的抢救室给我们腾出了一张床位,并一再告知,只供临时使用,若有更重的病人进来,我们就得将床位让出来。
床上的被褥还带着被前面病人用脏的痕迹,凌乱地摊在床尾。那一刻,能有一席之地供家人安放痛苦不堪的身体,已经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了。
挂上液体,随着症状逐渐减轻,我们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下。
“医生,病人又开始抽搐了,赶快看看啊!”“护士,我们的液体完了!”“医生,给我们找张床吧,病人实在坐不了!”“医生……”“医生……”
坐下来,只听得外面杂乱而又急迫的声音格外清晰。两三个医护人员,应对十多个急诊病人,病人希望医生能赶紧处理自己的问题,而医生更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去尽快理清眼前的凌乱。
每个人的心中都象着了火!
“同事们都病了,最近能上班的没有几个,倒不过班,实在没办法大家理解一下……”她们一边小跑着处理问题,一边歉意地给心急的家属做着解释。
忽然,只听见有病人家属焦急的呼喊声。循着声音出去,只见医护人员放下各自手中的事,推着器械一起向中间一位病人跑去。随即拉上围帘展开施救。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心脏复苏的砰砰声,一下一下有力的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像是要织就一张大网,将即将远行,且已破碎的魂魄拦住,然后再缝缝补补送回病人的体内。
不知过了多久,所有的声音都停了。几个女人的哭声骤起。声音很小,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只能尽力抑制内心的悲痛,那细小的,嘤嘤呜呜的哀鸣,还是会从颤抖的身体里倔强地逃窜出来。
“唉!今晚第三个了”!
门口病床上,一个五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深深地叹了口气,冲着一旁的儿子说。
此刻他挣扎着靠墙坐起来,目光呆滞地看着几米之外那一家人忙碌,被波及的惶恐,让他的眼中现出更多的绝望。陪床的儿子一旁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的侧影,停留了几秒钟,企图送上一点来自男子汉的安慰,然而最终还是以一声叹息而告终。
只见他上前将父亲胸前的被子使劲往上拉了拉,包裹至肩头紧紧地掖好,再将那挂针的手臂拖起来重新放平,拉起被角尽可能盖住多一些的地方,好抵御门外进来的冷风。整个过程父亲都是安静而顺从的。
倒下去的中年父亲成了孩子,尚未成熟的孩子则必须屹立如伟岸的大山。角色的互换在无助中默默进行,氛围是那样难以名状的心酸而又悲凉啊……
看看时间,已六点多。急诊室的病人依旧在增加,所有的医护人员无一不是拖着疲惫在与时间赛跑。单薄的工作服下,她们的身影是那么弱小,然而,那种从骨子散发出来的睿智、干练与坚强,足以撑起所有人期盼的目光。
这个夜晚,大家都在等待黎明。因为天一亮,这里又会注入新生的力量,大家会有因穿透过黑暗而更加明亮的眼睛,会有劫后余生重逢的喜悦,更会迎来一个自由而明媚的春天……
2023.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