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云端游长安八景
文/森林
十三朝古都埋在地里,汉唐盛世演义在戏里。老子孔子在孩子背颂声里,长安被封控在新冠疫情里,我被禁足在终南山外水泥墙里……
新年的钟声在记忆里,亲朋的容颜祝福在手机里,窗外的梅花独自香馥在孤寂里,新年夜独醉在愁肠里,元旦晚会在美媚娘炮挤眉弄眼的无趣里,我早早上床进入到梦乡里……
2022年的第一天,我没有象往昔早早地爬起,慵懒在被窝里,因为窗外不见晨曦,满眼尽是阴霾,万巷空寂……
不想起身,实在无聊便将长安八景、长安八水在脑海里复忆。
长安八景谓之: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这么美好的景名出自谁呢?
在不远的清朝,有一个官吏朱集义。他来到长安游览了八个景点,吟诗作画,描绘这八处的景致,这八首诗的诗名便成了八个景点的名字。将其八首诗抄录如下,以供各位看官馋食,并领略长安八景的风光。
《雁塔晨钟》
噌弘初破晓来霜,
落月迟迟满大荒。
枕上一声残梦醒,
千秋胜迹总苍茫。
巜草堂烟雾》
烟雾空蒙叠嶂生,
草堂龙象未分明。
钟声缥缈云端出,
跨鹤人来玉女迎。
《太白积雪》
白玉山头玉宵寒,
松风飘佛上琅云。
云深何处高僧卧,
五月披裘此地寒。
《灞柳风雪》
古桥石路半倾欹,
柳色青青近扫眉。
浅水平沙深客恨,
轻盈飞絮欲诗题。
《咸阳古渡》
长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芦花载满舟。
江上丈人何处去,
烟波亦旧汉时秋。
《曲江流饮》
坐对迥波醉复醒,
杏花春宴过兰亭。
如何但说山阴事,
风度曾经数九龄。
巜骊山晚照》
幽王遗没旧荒台,
翠柏苍松绣作堆。
入暮晴霞红一片,
尚疑烽火自西来。
《华岳仙掌》
玉宵金茎承露盘,
武皇曾到旧长安。
何如此地求仙诀,
眼底烟雾指上天。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安八景,和朱集义诗中的八景经时光流转,历史的变迁肯定大相径庭,所幸这八景还都在,没有消声灭迹。
长安八水谓之曰:渭河,泾河,沣河,潏河滈河,涝河,浐河,灞河。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引入泾河修建的"郑国渠",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地经济基础。汉代修建的"六辅渠"、"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富饶沃土。
长安之所以能成为十三朝帝都,能成为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除了陆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外,其主要因素就只剩下了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长安八景、长安八水令世界为之折服,她隽永着长安的波澜壮阔,雄浑伟岸,山水妖娆,王朝盛世;她流淌着厚重的人文祖脉,源远流长着儒学释道之教。
"天生一水地之六成"。长安有八水,水气最为旺盛。水沛物丰,水旺财旺而利万物,长安又有终南山荫佑。
长安八景,长安八水,终南山共同泽被长安,将其富饶成福安之宝地,孕育了长安人不屈不挠,大气磅礴的性格。古往今来,面对诸多大灾大难总能渡过。
一个人,一座城市不可能总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不经历惊涛骇浪,就不会成长成熟。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乘风破浪,才可达到理想之彼岸。
长安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有四面八方的援持,有千万白衣天使的挺身而出,有千万自愿者的守望相助,有党和国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之担当,相信新冠疫情终会被无比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所战胜。
做为长安人,我们要能读懂党和政府的苦心,顾全大局,安然地禁足于家。面对抗疫之诸多缺失,面对生活之诸多不便,不去报怨,不去仇恨,不去调侃,总之不去添乱。这是我们当下能为做的,而且最应该去为做的事了!
到此,我淡淡一笑,我笑自己耳顺之年,怎么还会有开篇之负面情绪。
是修行不够吧?或者是忘却了老子教给我们处世之礼数和智慧?
于是起身,拉开窗帘,新年的第一个早晨,晨曦喷涌,暖意融融,春意拂面……

作者简介:
森林,原名,朱奋志,蓝田白鹿原人。从事商业企业管理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兼职教授。擅长企业营销,广告策划,文案写作。有文章以笔名朱毅分别发表于巜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喜山乐水,常游走终南山中。退休后喜欢上文字,有拙文以森林名在《白鹿原文学社》,《蓝天文苑》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