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李春明又向刘文娟问了好,回到了自己的小天地,房间不大,但整理的很干净,李春明铺好被褥,一头倒在了床上,迷迷糊糊中,他感觉自己骑在马上,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青……
(第二章节)
上回说到,李春明正梦到自己骑马在大草原奔驰的时候,忽听房门一响,原来是房东来喊自己吃饭,他急忙从床上爬起来,不好意思的说:“大伯,实在不好意思,我竟然睡着了。”“小李,啥不好意思,是你们这一路上太累了,起来洗把脸,先吃了饭,然后再好好休息,反正现在地里也没啥活,你们可以到处转转。”“好,我先洗把脸,马上到。”
李春明起身来到院子里,用脸盆洗了把脸,然后来到了房东的屋里,饭菜已做好,一家人也都在,就只等李春明了。“小李,赶紧坐下吃饭,咱们这里不像内地,吃的比较单一,没办法,这里就是这种环境,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大伯,没事儿,我们就是来吃苦的,也是接受您们再教育的,这不算什么,能吃饱就行了。”“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一家人开始吃饭,说是饭,那里有饭?也就是用葵花油炒的土豆,还有一点儿很稀的玉米粥,不过,对于没有吃过炒土豆的人来说,一开始也还是可以的,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受不了,因为没有别的粮食,倒是能喝上奶,反正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开始总是不适应。
吃过饭,老刘的儿子刘鹏对李春明说道:“春明,我带你到村外去转转,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晚上村里还有个欢迎仪式,就在大队里举行,到时候老村长还要讲话。”“哥,好的,我们现在就去,姐,您去不去?”“哦,我不去了,你们俩去吧,以后时间长呢,有的是机会。”“那好吧,那我们去了。”说完,二人骑上一匹马,向村外而去。
天还是那么蓝,只是这个季节草原也没了多少绿色,一条不算大的河流蜿蜒而去,空中盘旋的雄鹰时刻搜寻着地面上的猎物,出门时,刘鹏还带了一杆猎枪,李春明在后面紧搂着他的腰,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着,不时惊动起一两只野兔,刘鹏还是一位好猎手,只要让他看到,基本上就跑不了了,他们围着村子转了很远,等把村子周围都转完了,二人才回转马头,回了村子,还不错,出去一趟,收获了三只野兔,一只野鸡,“兄弟,今晚我们有肉吃了,到时候喊你的同学一起过来吃。热闹热闹,这些东西一会儿我处理一下,你先去休息吧。”“好的哥,那就麻烦你了。”李春明说完,回到房间里继续做他的梦去了。
冬天的白天很短,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李春明连忙起来,来到了院子里,这时候,刘鹏早就把猎物处理好了,晚饭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区别,草草的吃了些,他便去找他的同学们,其实,在这个村子里也没几个人,一共也就是五个人,两个女生三个男生,也不是一个地区的,都是随机分配,几个同学最后聚在一起,他们知道今晚村里要对他们举行欢迎仪式,于是一起来到了村大队,老村长早就到了,还有各生产队的队长和一些个社员,男男女女有好些人。
老村长见他们进来,忙起身说道:“孩子们,赶紧坐下,我们这个村子不是很大,也没多少人,有的家里有事还来不了,不过没关系,这只是让大家都相互认识一下,村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弄了些简单的东西,大家随便吃点儿,”
李春明和几位同学连忙站起身道:“老伯父,您太客气了,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这里的孩子,也是您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还客气什么。”屋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人把自家的葵花籽拿出来倒在盘子里,也有村民们打的猎物弄好了拿来也放在桌子上,老村长拿出两瓶酒,还有马奶茶,屋里没那多的板凳,就有村民回家里去拿,大家坐在一起,规划着年前的一些事,还有明年开春后的计划,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三个男生频频向村长和大家敬酒,因为房间不大,社员们又都是抽自己卷的纸烟,时间不大,屋子里便烟雾缭绕,呛得两个女生一个劲咳嗽,没办法,只得打开房门和窗户,让外面的空气进来,
由于是冬天,内蒙古的风十分频繁,几乎每天都刮,比内地冷多了,所以不能开的时间太长,又赶紧把门窗关好,社员们开始磕着瓜子,不再吸烟,也没什么别的节目,老村长见也差不多了,就让大家早点儿回家休息。明天各自到自己所在的生产队里报道领活儿,就早早结束了。
他们告别老村长,老村长今晚喝的有点儿多,有两个年轻人扶着他回家去了。
李春明他们几个基本上没怎么喝酒,只是象征性的喝了一小点儿,这时刘鹏走过来说道:“几位同学,冬天的夜很长,大家到我家坐会儿去,今天下午我和春明为你们弄了些野物,都弄好了,这里人太多,空气不好还冷,走吧。”“鹏哥,那多不好意思,还要打扰你们。”“这什么话,以后上工我们每天见面,都是年龄差不多,说的来。走吧走吧!”说完,拉起另两个男生的手,同时向女生招呼一起走,没办法,几个人只得随着刘鹏和李春明向家里走去。
刘文娟没有去大队里,而是在家里帮他们把兔肉和鸡肉弄好,等他们回来大家一起吃。
拐过几个弯,来到刘鹏的家里,一进门,一股肉香便飘了出来,见他们回来了,刘文娟便把肉端上桌子,招呼大家快坐下,还弄了一个大火盆,又把家里的酒拿了出来,每人都倒了一杯,李春明喊刘鹏的父母也一起坐下,但两人执意不肯入座,说你们有话好说,我们俩就不坐了,李春明只好为两位老人弄了些肉,然后他们才开始吃。
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无话不谈,他们还要和刘鹏学打猎,那倒是真没问题,冬天没什么活儿,可以整天去打猎。就这样,他们又吃肉喝酒,谈了好长时间,才算结束,两位女同学有其它两位男生送回了各自的房东家。
(第三章节)
上回说到另两位女同学有男同学送回了房东家,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们都来到生产队领活儿,其实,那里有什么活儿,队长便安排他们一起去和别人放牧,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自由的,就这样,每天跟着别人在草原上闲逛,男同学可算找到学打猎的机会了,那时候,草原牧民几乎每家都有猎枪,并且不止一杆,慢慢的就都学会了。食物也变得不再那么单调,女同学们也能顺便沾个光,调节一下伙食。
刘文娟也是一位不错的猎手,经常带着李春明出去打猎。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多的时间,和村子里的人也是关系处的相当好,由于都是年轻人,又长时间在一起,渐渐的就产生了好感,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第二年,刘鹏响应国家号召去参了军,家里就剩下了刘老汉夫妇和女儿在加上李春明,虽然说走了一个,但也加了一个,等于还是四口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感情也日以加深,当李春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向心爱的人大胆表白后,刘文娟沉默了,她不是不愿意,而是考虑到了父母,父母就自己一个女儿,如果远嫁到外省,就意味着和父母分离,也不知道一年能不能回来一趟,所以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看到刘文娟没有答话,李春明迫不及待的问:“妹妹,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对我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春明哥,我不是不想答应你,我家的情况你都看到了,家里就我一个女孩子,如果远嫁,父母会很伤心的。如果哥真的爱我,那哥就留下来,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听完刘文娟的回答,他也陷入了沉思,该怎么办?最后,李春明把心一横,对刘文娟说道:“好吧,哥知道妹妹的难处,哥答应你,我会留下来,只不过我得和我爸妈说一声,告诉他们我们俩的决定。”“哥,那是应该的,可以写信告诉你的父母,看你父母什么态度。”“嗯,好,事不宜迟,今天晚上我就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信已经发出去好多天了,他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终于,有一天邮递员把父母的回信送到了李春明手中,李春明拿着信迫不及待回到房间,快速的撕开信皮,把信纸拿了出来,几年了,李春明很想念自己的父母,当他读完信里的内容,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自己的父母,当然,父母并不希望他留在这里,还是让他到时候该回来还是回来,可他已经离不开自己的爱人,也爱上了这片土地。
晚上,李春明和刘文娟来到村外,坐在芳草萋萋的草原上,望着天上的月亮,他把刘文娟揽到自己怀里,抚摸着爱人的长发,那一丝丝发香和女孩儿身上特有的体香,让他沉醉,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他的嘴唇压了上去,那柔软的香舌顿时缠绕在了一起……
李春明已无路可退,他只得继续给家里写信,说明了具体情况,父母看到儿子的信,知道再反对也是无抵于事,于是决定不再干涉儿子的婚事,并且用特快专递把儿子的户口本也邮寄了过来,当李春明拿着户口本来到刘文娟面前,“妹妹,我们胜利了,我们自由了。”说完,把心爱的人拥入了怀里。
其实刘文娟的父母早就看出女儿和李春明的事,只是没有说,当女儿和两位老人和盘托出后,两位老人表示只要女儿愿意,他们不予干涉,只要女儿幸福就行。
事情进展很顺利,他们到乡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顺利拿到了结婚证,并把日期告诉了父母。
结婚那天,由于家里有诸多事情,所以李春明的父亲并没有参加,只有自己的母亲来到了现场,而刘文娟的哥哥刘鹏因为在部队,也没有能够参加,但村里依然很是热闹,几个同学都来为李春明送上祝福,老村长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也都参加了婚礼,说是婚礼,其实很简单,刘文娟的父母准备了一些吃的喝的,大家一吃一喝就算是完成了,当然礼是要行的,李春明的母亲还给儿媳二百块钱,放到现在二百块钱不值一提,但在那个年月,已经是很多了。婚礼结束后,李春明的母亲在那里住了两天,说家里还有许多事,就告别儿子儿媳和亲家,返回了石家庄。
一年后,当时一起来的同学们都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爱国村里只剩下了李春明自己,年前的时候,他们有了自己的宝宝,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年后,李春明提出要回家看望父母,这其实是最简单的要求,家里人表示同意,只是刘文娟说孩子还小,自己就不陪她回去了,等明年孩子大了,在一起回去,李春明无奈,只得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坐在车上,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父母,他的心就激动不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他已无心欣赏路上的风景,只想能快点儿见到自己的家人,终于,在他苦苦等待下列车来到了自己的家乡石家庄,下车后,直奔自己的家里而去……
李春明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父亲李建国和母亲赵红梅见到儿子回来了,很是高兴,正好李春明的姐姐李玉婷也在家,母亲赶忙让李建国出去买菜,好为儿子做点好吃的,时间不大,李建国就把菜买回来了,还买了点肉,赵红梅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做饭,李玉婷打下手,没用多长时间,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好了,摆上桌子,一家人开始吃饭,这几年来,李春明还真没吃到过这么香的饭菜,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讲诉起了各自的情况。
:“爸~妈,其实我原本想让文娟和我一起回来看望你们的,可是我们刚去年底才有了宝宝,是个女孩儿,我们还没有给她起名,希望她以后不再吃苦,能出人头地,就是因为他还小,所以文娟觉得不方便,所以就没能和我一起回来,她还让我带她向你们问好,说下次一定回来看望你们。姐,你呢,这今年你怎么样?”李玉婷回答道:“能咋样,当初你们上山下乡去了,我没去,咱家里也不能都去啊,所以我就留在了家里,毕业后,就到棉纺厂上班了,工资也不高,再后来,也就结婚了,你姐夫就是咱们市里的人,在车辆厂上班,日子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还过得去。”“哦,是吗?等那天我见见姐夫。”“那还不好办,我打个电话让他过来。”说完就到外面的电话亭打电话去了。
这时,李玉婷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望着李春明说道:“春明,你还记得你的同学王娜吗?她也是和你们一样,前几年到外地下乡去了,回来后和我都在棉纺厂上班,年前的时候还谈到了你,说不知道你的情况,我和她说了一下你的事,她表示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落户到哪里。”李春明听姐姐说完道:“哦,是吗,当初我们关系相当好,只不过后来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这些年夜一直没联系,再说我都结婚有孩子了,也就没必要再联系了。”李建国听儿子说完道:“春明,说句心里话,你真的打算在那里生活一辈子吗?你考虑过你以后的前途没有?你何必离父母那么远,生活还苦,你还年轻啊!又何必苦了自己。”
李春明听完姐姐的话,又仿佛回到了在学校的那个时候,那时候他和王娜是同班同学,而且还是前后桌,两家离的也不是很远,每天上下学几乎同来同去,王娜长的很漂亮,和刘文娟不相上下,那时,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他们都下了乡,从此天涯海角,音信全无,没想到她也已回家,而且还上班了,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自己已经结婚,再也无可挽回了。
正在他们一家人谈话的时候,李玉婷的爱人来了,李春明赶忙喊姐夫,并给姐夫让了座,“春明,你姐打电话说你回来了,让我过来,咱们见一见聊一聊,你现在过的还好吧!”听姐夫问自己,李春明赶忙回答道:“姐夫,什么好不好,瞎过吧,那里黄土不埋人,人其实在那里都一样,习惯而已,我们那里农活不多,大多时间都是在放牧,离苏联很近,每天都能看到国际列车经过,粮食主要是土豆和莜麦,还有就是葵花籽了,地广人稀的地方。那里的人很朴实,也很好客,有机会到那里去玩,我陪姐夫好好转转。”“哦,那很好啊,有机会一定去。”
(第四章节)
上回说到,李春明和姐夫谈的很投机,中午又和姐夫在一起吃了饭,还喝了点酒,下午,姐夫便告辞回家去了,李玉婷并没有和他一块儿回去。
下午没事儿,李玉婷便给自己的同事王娜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的弟弟李春明回来了,其中还谈到了你,希望你能过来,你们见一面,王娜表示很高兴,马上就到。挂完电话,李玉婷并没有和弟弟说明此事,只是等着王娜的到来。
没用多长时间,王娜便来到了李春明家,站在门前,用手轻轻敲门,听到敲门声,李玉婷知道王娜来了,赶忙为她打开了房门,把她让了进来,然后冲房间里喊到:“春明,快出来,你看谁来看你来了。”“哎,知道了姐。”李春明回答完,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当李春明和王娜两只眼睛交汇在一起时,一种久违的感觉顿时涌上两人的心头。“王娜,真是你,一别几年,没有你的音讯,好想念啊,这几年过的还好吧?”王娜回答道:“春明哥,一样,我也联系不上你,我从山西回来后,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和你姐一样,在咱们市棉纺厂上班,也还算行吧。哥,你呢?这几年你都干啥去了?”李玉婷接过话茬,“娜娜,你们好不容易见一面,我去给你泡壶茶,你们到房间里好好聊聊。”“好的玉婷姐。”说完,李玉婷给弟弟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让他们到房间里去谈,自己则借口离开,好不去给他们当什么电灯泡。
二人起身来到了李春明的房间,搬了把凳子让王娜坐下,二人开始各自诉说起了各自的往事,当王娜听说李春明已经结婚了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了些淡淡的忧伤,但嘴上又不能说,于是说道:“春明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结婚了,还有了自己的孩子,真心祝福你。”“王娜,对不起,如果我当时能联系上你,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天南海北,我不知道你去了那里,是我对不起你。”李玉婷在外边听着房间里的谈话,感觉自己再不出手,事情可能就真的无法挽回了,于是,她提着茶壶走进了房间,给王娜倒了杯茶,也给弟弟倒了一杯,最后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说道:“春明,难道你们这么多年的感情,说放下就放下了?你是不是有点儿太自私?娜娜等了你这么多年,这就是结果?”“姐,那我还能咋办?一切都晚了。”“我看未必,那里有什么好的,一片荒凉的地方,和我们这里怎么能比,你不考虑自己,也改为你的儿女考虑才对,你不会离婚吗?娜娜那里不比她强,你们可是从学校就恋爱的,说忘就忘了?”“姐,我……我……我,”“你什么?我说的不对吗?你敢辜负了娜娜,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爸妈也希望你能回来,你知道吗?别让我们失望。”一顿狂轰乱炸,把李春明轰的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回答,王娜急忙打圆场说道:“姐,你不要吵他,让他自己决定吧。我无所谓。”这时,李春明爸妈听到他们说话声音很大,也来到了房间,听女儿向他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也开始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说,王娜则低头不语。
在一家人强大的攻势下,李春明孤立无援,最后只得选择妥协,答应可以离婚,至于自己女儿,自己就不要抚养权了,孩子还小,也离不开妈妈,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晚上,李春明和王娜还去光明影院看了场电影。在家里住了没几天,李春明就登上北上的列车,回到了已经很熟悉的大草原。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刚开始回来,李春明不敢和刘文娟谈起离婚的事,可也总不能老是这样,春天过后,队里的土豆也都种起了,又开始了放牧生涯,终于到了那天,他们骑马在草原上放牧(女儿她有姥姥领着),李春明把马带住,然后两人从马上下来,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远处的牛羊低头只顾吃草,根本就不理他们,“文娟,我想和你说一件事,希望你听后不要恨我,”刘文娟听丈夫话里有话,望着李春明的眼睛说道:“什么事?你说吧,我怎么会恨你呢,瞧你这话说的。”“那好,那我就和你说了,文娟,我们离婚吧,这种日子快把我压死了,”刘文娟听完后吃了一惊,用手摸了摸李春明的额头,“春明,你没病吧,怎么了,是我那里做的不好,还是有别的原因,还是你和我开玩笑的,要是开玩笑,建议以后不要开这种玩笑,一点儿都不好玩儿,”“文娟,是真的,我没和你开玩笑,也不会和你开这种玩笑,我们离婚吧。”刘文娟看丈夫说的很严肃,她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好吧,春明哥,那你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要离婚?你知道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女儿,你就要让她失去爸爸?”李春明低着头,不敢去看刘文娟的眼,“文娟,我知道你没有错,你是个好女孩,好妻子,能与你结婚,也是我前世修来的,可事情往往不能随人愿,你知道吗,我这次回家,遭到家里强烈的反对,尤其是我姐,声言若不离婚,她就不认我这个弟弟,一家人没有一个支持我的,如果我坚持,那就意味着和爸妈从此就断绝来往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也无法接受,我知道,是我对不起你,如果能补偿,我愿意尽我所能来弥补我对你犯下的错。”“哦,是这样,既然如此,我不怪你,但女儿归我,你也照顾不了她,至于补偿,我啥也不要,我们好聚好散,没有谁对不起谁,希望你以后能过的幸福,如果有机会,回家来多看看女儿,现在也不忙,看那天我们去乡里把手续办了,我回去也得和父母说一声,咱哥今年年底也就复原回来了,看那天我们杀头羊,几年来,你为这个家也贡献了很多,我们好好吃一顿离别饭。你不要有什么压力,我知道你不容易,独自一人来到我们这里,没有亲人朋友,我理解你。”
李春明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可又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
刘文娟的父母听说女儿要离婚,也很难过,但又能怎么样呢,年轻人的事,也不便过多插手。
几天后,刘文娟和李春明到乡里办理了离婚手续,当离婚证拿到手里,李春明的眼泪流了下来。他抱住妻子,像个孩子一样,泪流满面。他的心里像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那天,他们家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全羊宴,也算是分手宴,李春明抱过女儿亲了又亲,久久舍不得不愿离开,最后,他一咬牙,把女儿交给刘文娟,头也不回的走了。望着李春明渐渐远去的背影,刘文娟久久不愿回头……
她忽然想到什么,不顾一切的追了上去,“春明哥,等一等,我还有话说,你还没有给女儿提名字呢,等一等。”李春明听到刘文娟喊他,急忙停下脚步,“文娟,女儿的名字还是你起吧,你们经常守着她,我就不一样了,可能偶尔来看看她。”“那好吧,那就别随你姓了,让她随我姓吧,就叫刘慧吧,希望她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贤惠的人,”“好,这个名字好,我记住了。你早点儿回去吧。回去后多开导开导两位老人,别让他们太难过了。”“哥,我知道,祝你一路顺风。我就不送你了。”说完,二人转身离开,这一别,有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有相见的时候。
列车终于又把李春明从草原拉了回来,一下车,他还不想马上回家,出了站台,独自一人在大街上走着,他的心情很不好,谁也不想见,也不想回家,他来到一家餐馆,点了两盘菜,要了一瓶酒,坐在靠窗的位置,自斟自饮起来,烈酒入喉,他的心里更加难受,望向窗外的人群,这里是我今后生活的地方?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他想起了和刘文娟的那个晚上,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感受,想到了他们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想起了肩背猎枪打猎的情形,一幕幕在李春明的眼前划过,泪水早已控制不住落进了酒杯里,李春明端起酒杯,一杯又一杯的喝着,直到喝的酩酊大醉,爬在桌子上再也站不起身。饭馆的老板见有客人喝醉了,叫也叫不醒,无奈只能陪着,并不时的上前呼唤,当李春明终被唤醒,因为自己根本无法走,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当李玉婷来到饭馆,看到弟弟早已醉的不省人事,只能雇了辆车把弟弟送回了家。
等李春明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他一睁眼便见姐姐也在,父母都守在他身旁,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望着父母哥姐姐说道:“爸妈,姐,我自由了,这一切都是拜你们所赐,我该怎么感谢你们啊?”父母明知道他话里有话,姐姐也没做声,继续听他说。“这回好了,我再也不用到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地方去了,你们满意了。”“李春明,这话让你说的,好像我们谁逼你一样,还不是你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你说没有想法,我们能左右得了你吗?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以后你的事我也不管了,随便你怎么办吧。爸妈,我先回去了,我是不受欢迎的人。”说完,转身就从屋里出来,坐车回家去了。
(第五章节)
上回说到李玉婷坐车回自己家里去了,父母看儿子这个样子,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留下李春明一个人坐在客厅里。
他的心里很乱,于是来到了外面的街上,望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他走到电话亭旁,拿起电话拨通了王娜的电话:“王娜,有时间吗?我回来了,我想和你好好谈谈。”“哥,有时间,你定个地方,我马上过去。”“好,那我们就在动物园相见吧,我在入口处等你。”“好的,一会儿见。”挂断电话,李春明坐上公交车就去了动物园,他刚到时间不大,王娜也如约而至,他们买了票,走进了动物园当中。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见前面有小凳子,就坐了下来,“王娜,这回我彻底离婚了,是该谈一下我们之间的事了,你有何想法和打算?”李春明望着王娜问道。“春明哥,我知道你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说明你心里还是有我的,我能感觉得到,既然事情都这样了,那我们就结婚吧,前些时候我已和我父母说了我们之间的事,他们也没说什么,也知道我们过去的关系,说只要我愿意,他们不加干涉。”“好,那我们就定下来了,过两天我们去把证领了,然后把日期定下来,你说呢?”“好,我听你的。”他们又在动物园里转了很久,才各自回家。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结婚证很快就拿到了,也把日期订好了,然后开始张罗一些婚礼上用到的东西,喜帖到是撒的不多,他们也不想张扬,简简单单就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结婚的日子就到了,两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参加了,婚礼在石家庄最高建筑十七层得燕春饭店举行,当时也是相当够面儿,着实把别人羡慕了一把。
婚后,小两口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到也不错,李春明还找了一份工作,每天上下班,渐渐的就把内蒙古的家淡忘了。临近年尾,王娜还为李家生了个儿子(属于早产,安正常要到正月底的样子),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李玉婷也不在和弟弟制气,一家人和和睦睦,小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只不过他每月都要支付自己女儿刘慧的抚养费。其中,在八月中旬,他还特意去看了女儿。当他再次踏上那片熟悉土地,尤其见到刘文娟,内心里始终觉得愧对这个女孩,他为女儿买了好多的玩具和吃的东西,临走时,他抱着女儿始终不愿撒手。
后来,李春明就再也没有去过,只是按月交抚养费,唯一联系的也就只有电话了,刘文娟告诉她自己已经找到了另一半,待自己非常好,李春明向她表达了祝福。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春明他们已不在年轻,国家也日益好了起来,不再是集体公社,而是包产到户,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再也不像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李春明的儿子李志远也已考上了大学,眼看着日子红红火火起来。
放下李春明家不说,我们再说刘文娟家,自己的哥哥复原后回到了家,他早就知道了妹妹的事,也没少劝她,直到妹妹又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也终于出嫁了,他才彻底放下心来,自己后来也结了婚,日子都逐渐步入正常。
刘文娟的女儿刘慧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也考上了北京大学,一家人也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按说,事情到这里虽不算太好,但也说的过去,可命运往往不能随人愿,而是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下去。李志远和刘慧双双都考入了北京大学,由于两人学习都很用功,深得老师的喜爱,他们所报考的都是广播传媒专业,整天在一起探讨各种事情,因此,两人越来越熟悉,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他们经常相约漫步,喝茶,听音乐,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无话不谈,慢慢的产生了好感,当李志远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向她表白后,刘慧毫不犹豫欣然接受了他的爱意,从此,校园里总能看到他们牵手走过的身影。
最终,两个年轻人不抵荷尔蒙的诱惑,提前品尝了爱情的禁果。当他们把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后,李春明便问女孩儿是那里的,叫什么名字,听到儿子把名字说出的那一刻,他惊呆了,果断对儿子说,必须立即分手,否则就不再认他,同时也告诉了他原因。刘慧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当听说李春明的名字时,她差点儿晕倒在地,然后斥责女儿不检点,必须分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当李志远和刘慧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是顿感无地自容,觉得生活对他们太不公平,再也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最终,他们双双决定离开这里,去一个没人知道他们的地方,结束这段不该发生孽缘。
第二天,吃过早饭,两人啥也没带,也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手拉手走出了校园,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他们要在庐山了结束自己的人生。
列车最终把他们带到了终点,下车饱餐一顿后,登上了风景秀丽的庐山顶峰,他们相拥而泣,任眼泪飘飞,最后,手拉手纵身跳下悬崖,亲手摧毁了两朵正在开放的鲜花……
(完)
声明: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更不要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郭咏琪,笔名烟锁重楼,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人,自幼酷爱文学,喜爱诗词歌赋,2021年在【白鹭国学院】网校诗歌班担任班主任一职,山东省【望月文学】杂志社特约作家,河南省【文化中牟】杂志社签约作者,都市头条平台【中华题图鉴赏】文学社认证主编,作品在纸刊和各网络平台均有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