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小学时光(四)
李维军
说到小学时光,“学习”是绕不开的话题。下面我就回忆一下自己的语文和数学的学习。
小学时,数学方面曾遇到过两个障碍。一个是多位数除以多位数,另一个是四则混合运算。
多位数除法,当时有“除”和“除以”的区别。再一个是数位对齐和余数问题。当时没有课外辅导一说,我是靠多做题,硬硬的度过这个障碍的,说不上什么经验。
关于四则混合运算,多做题就不管用了。当时是三年级的下班学期,每次考到四则混合运算题,总丢分。当时我就有自己的思想了,有几次在半夜里醒来,想到自己的情况,会忍不住哭泣。当时姥姥和我住在一个屋里,半夜里听到我的抽泣声,就喊我名字,我就忍住不回答,第二天问起,我以做梦圆了过去。我真的困惑——为什么老是做不对这类的题呢。有一次,在老师有空余时间时,我终于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先批评了我上课没用心听,又让我背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让我按照运算法则去做题。我一拭,还真管事。从此,我明白了上课认真听讲和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有时,老师轻轻地一点拨,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走出困惑。
小学毕业那年,我花五毛八分钱买了一本毕业升级考试习题集。自习课时,自己做每套题中的应用题和附加题——当时的基础题都会,没有必要在基础上浪费时间。我已经深知:99分和100的差距有很大;做完题,认真仔细检查大约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的目标是考满分。最终,毕业考试,我的数学就是满分。
以上就是我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学会反思应该挺重要。
关于小学时的语文学习,我想就三个方面谈回忆一下。
第一个方面:书写问题。二年级下半学期,我们班里的K和Y分别花两毛钱各买了一支刚刚时兴的圆珠笔,他们就喜欢上了写字,而且写得很仔细。到现在,他们写的字都潇洒漂亮。练字的关键点,大家自己考虑。
第二个方面:记忆问题。我们三年级开始上晚自习,当时是上两节共九十分钟。当时老师就是放羊式管理,把我们往教室里一关就去办公室做自己的事了。我们换位,说话,打闹,甚至相互追逐都没人管。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样玩太没意思了,就独自安静了下来,想着做点什么好呢,想了一下,就开始写字玩,抄写生字,抄写组词,抄写句子。当时有本语文练习册,抄写上面的题,有时连题目也抄写。不知不觉,就到放学时间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感觉这样完全就是找点事做,一点压力也没有,只是让时间感觉过得快一些而已。可到考试的时候,忽然觉得所有的题自己都会做了。
第三个方面:读书写作。我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喜欢看画本(小人书)。临清三姑家的姐姐哥哥们有很多,父母过年去看望姑姑,我几次三番地嘱咐他们给我带回几本。二年级时,终于给我带回来一本——没有前面和后面的封皮,后面还少了几页,破破烂烂的——名字叫《永不消失的电波》。我当时很高兴,但从此再没要求他们给我带过画本。同学间可以借画本看,课余时,常常有许多同学围着我,我读下面的字,他们听,也玩得不亦乐乎。三年级时,学写作文,G花两毛七分钱买一本作文指导书,宝贝似的,求爷爷告奶奶才让看一小会,我也很想有一本,于是把书名和价格告诉了父母。出乎意料,他们花了五毛六分钱给我买了一本作文指导,大体结构差不多,但比G那本厚出很多,内容多出很多。我这本书看得很认真,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当时我还喜欢听书——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一次也没落下过。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只听过几回,原因是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五年级时,自习课还是很多,没事做,就写小作文玩,有一次,甚至构思了一个武工队员打入敌人内部的故事,写了五千多字。
最终,我以语文差一分满分的成绩在后场小学结束了我的小学时光。愿我的回忆,能带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我的小学时光(四)(散文)
李维军
说到小学时光,“学习”是绕不开的话题。下面我就回忆一下自己的语文和数学的学习。
小学时,数学方面曾遇到过两个障碍。一个是多位数除以多位数,另一个是四则混合运算。
多位数除法,当时有“除”和“除以”的区别。再一个是数位对齐和余数问题。当时没有课外辅导一说,我是靠多做题,硬硬的度过这个障碍的,说不上什么经验。
关于四则混合运算,多做题就不管用了。当时是三年级的下班学期,每次考到四则混合运算题,总丢分。当时我就有自己的思想了,有几次在半夜里醒来,想到自己的情况,会忍不住哭泣。当时姥姥和我住在一个屋里,半夜里听到我的抽泣声,就喊我名字,我就忍住不回答,第二天问起,我以做梦圆了过去。我真的困惑——为什么老是做不对这类的题呢。有一次,在老师有空余时间时,我终于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先批评了我上课没用心听,又让我背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让我按照运算法则去做题。我一拭,还真管事。从此,我明白了上课认真听讲和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有时,老师轻轻地一点拨,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走出困惑。
小学毕业那年,我花五毛八分钱买了一本毕业升级考试习题集。自习课时,自己做每套题中的应用题和附加题——当时的基础题都会,没有必要在基础上浪费时间。我已经深知:99分和100的差距有很大;做完题,认真仔细检查大约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的目标是考满分。最终,毕业考试,我的数学就是满分。
以上就是我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学会反思应该挺重要。
关于小学时的语文学习,我想就三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个方面:书写问题。二年级下半学期,我们班里的K和Y分别花两毛钱各买了一支刚刚时兴的圆珠笔,他们就喜欢上了写字,而且写得很仔细。到现在,他们写的字都潇洒漂亮。练字的关键点,大家自己考虑。
第二个方面:记忆问题。我们三年级开始上晚自习,当时是上两节共九十分钟。当时老师就是放养式管理,把我们往教室里一关就去办公室做自己的事了。我们换位,说话,打闹,甚至相互追逐都没人管。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样玩太没意思了,就独自安静了下来,想着做点什么好呢,想了一下,就开始写字玩,抄写生字,抄写组词,抄写句子。当时有本语文练习册,抄写上面的题,有时连题目也抄写。不知不觉,就到放学时间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感觉这样完全就是找点事做,一点压力也没有,只是让时间感觉过得快一些而已。可到考试的时候,忽然觉得所有的题自己都会做了。
第三个方面:读书写作。我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喜欢看画本(小人书)。临清三姑家的姐姐哥哥们有很多,父母过年去看望姑姑,我几次三番地嘱咐他们给我带回几本。二年级时,终于给我带回来一本——没有前面和后面的封皮,后面还少了几页,破破烂烂的——名字叫《永不消失的电波》。我当时很高兴,但从此再没要求他们给我带过画本。同学间可以借画本看,课余时,常常有许多同学围着我,我读下面的字,他们听,也玩得不亦乐乎。三年级时,学写作文,G花两毛七分钱买一本作文指导书,宝贝似的,求爷爷告奶奶才让看一小会,我也很想有一本,于是把书名和价格告诉了父母。出乎意料,他们花了五毛六分钱给我买了一本作文指导,大体结构差不多,但比G那本厚出很多,内容多出很多。我这本书看得很认真,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当时我还喜欢听书——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一次也没落下过。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只听过几回,原因是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五年级时,自习课还是很多,没事做,就写小作文玩,有一次,甚至构思了一个武工队员打入敌人内部的故事,写了五千多字。
最终,我以语文差一分满分的成绩在后场小学结束了我的小学时光。愿我的回忆,能带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作者简介:李维军,山东茌平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过工人,教师。现居济南,自由择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