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腊八"记忆
文/ 霍淑英

常言道:“送信儿的腊八粥”,这个"信儿"便是春节将要到来的消息,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既有温暖的亲情,也浸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冬至吃饺子,饺子吃毕,就等着喝腊八粥了。这时我儿时的记忆,我们当地也叫“糊涂涂”,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吃了腊八糊里糊涂过年”,现在条件好了,又说“老汉儿们腊八一吃就糊涂,见啥买啥舍得花钱”。老人们说,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吃了炒大豆,才能把吃腊八粥糊涂了的脑袋崩醒,为一年的春节画上一个句号。
儿时煮腊八,新鲜麦子褪皮做麦仁,奶奶院子里有一口用大石头制作而成的茶窝,每年腊月初四、五,周边的乡亲们端着撒了盐水冻了一夜的麦子,挨个排队舂麦子,杵蛋石在茶窝里反复敲舂,发出的声响能传出一条巷道,每每听到这个声响,奶奶就会说心里不好受,因为腊八也是爷爷的祭日,又说,虽说爷爷不在了,爷爷打的这口石窝服务了乡里百姓,奶奶很欣慰,乡亲们也很感恩,走的时候都要留下一碗麦仁。

小时候听奶奶说不当回事,现在想起来眼圈会发红,勤劳、善良、厚道的老辈们肩负着一大家人生活的重担,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和欢乐,我们的心情是快乐的、精神是快活的、记忆是美好的。
以前在灶火大锅台上烧水煮麦仁,麦仁里少不了放一些准备好的年猪肉,有时也放一些牛羊肉,大火烧开后用文火进行焖煮,肉和麦仁交融,灶火里的火,星星点点地亮着,听着锅里煮得“叭嗒、叭嗒”地响,真是好听,一夜的腊八粥也算是在过年前开开荤了。
初七我煮了牛排麦仁,高压锅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很快就闻到麦仁的浓香味了,洗手焚香礼敬祖先,之后还馈赠了亲朋好友,腊八吃了两天还有剩余,是个好兆头,寓意年年有余。

作者简介:
霍淑英,网名霍宴滋味,青海省湟源县人,自小喜欢文字,业余爱好写作,退休后经营霍宴滋味餐饮事业,热爱生活性情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