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喝粥
——写在农历腊月初八
作者 任学路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活动内容繁多,气氛热烈喜庆,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一个多月的时间与春节有关,腊八是春节的序幕,欢度春节的快乐从这天开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就开启了过年的程序,自腊八至大年初一,有一整套民谚提示人们每天要为迎接春节做些什么。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腊七腊八,冻烂脚丫,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这类民间谚语都是说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其实这也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冷在屋外,热在心里,人们在用对生活的热爱,用迎春的热情去驱散寒冷。
腊八这天,人们会按照民俗做两件事情,一是喝腊八粥,二是泡腊八蒜,腊八粥是当天喝的,腊八蒜是大年初一吃饺子时用的。熬腊八粥需要耐心,泡腊八蒜需要经验,两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反映出操作者对生活的认真程度。
腊八对于我来说,还多了一种意义,因为这天是我母亲的生日。老人家从来都是过阴历生日,所以每年腊八这天,我们家都会吃一顿面条,祝愿母亲健康长寿。
中国的农历契合着天时,
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讲究,
特别的日子都大有来头,
只要是节一定会内涵丰厚。
腊八节的萌芽期,
在称作“上古”的那个时候,
那年月人们祭祀,
祈求祖先和神灵护佑丰收。

喝腊八粥的习俗,
也是历史悠久,
到了腊八这一天,
都要熬一锅粥。
花生、小枣、栗子、核桃……
这粥用的食材很多很杂;
大米、小米、黄米、薏米……
开锅后用微火煮到粘稠。
沸腾的开水,
将食材的分子解构;
热闹的锅里,
充满了激烈的渗透。

飘出的一股一股香气,
将人引诱,
盛上一碗端起来吸溜,
一口一口。
喝腊八粥,腌腊八蒜,
腊月初八的韵味醉人。
都说过了腊八那就是年,
春节的脚步已临近门口。
腊八粥的传说版本不同,
腊八节的习俗都在坚守。
一代一代在民间接续传承,
祖辈父辈在前面子孙在后。
作者简介:
任学路,资深记者、编辑,原《为您服务报》总编辑(代理)。北京市朝阳区作协会员、曾任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会理事等。曾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和《赤子》《光彩》等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过新闻稿件和评论、散文、杂文、诗歌等。诗歌作品广受朗诵爱好者喜欢,举办过多场个人作品朗诵会,有个人诗选《生命的交响》出版,悦读诗苑朗诵艺术团文学顾问。

朗诵者简介
晓梅
悦读诗苑朗诵艺术团主播
酷爱模特、唱歌,尤其是朗诵,用激情传播正能量,让声音插上翅膀,将美好的生活永远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