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念 岳 飞
耿志平(甘肃)
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但我宁愿相信腊八粥就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那里包含了太多的不舍和崇敬。

今年七月,我有幸去了趟杭州西湖,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被称为“天堂”的土地,酷暑难当,大汗淋漓也抵挡不住我好奇的心。
傍晚在夕阳的掩映下,与众多的游人共同见证了余晖里灵动的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湖美景,晚上坐船泛波西湖,被它的美深深地吸引,风吹在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回去的路上,在灯火通明的楼外楼驻足,对面就是岳王庙,只是已关门,只好第二天再来一次了。
岳飞他离我那么远,相距一千多年;他又离我那么近,我就在他的墓园。参天的大树高不可攀,浓荫蔽日,遒劲的躯干向四面延伸,我不知道它们有多少年的历史?是何人所植?也许这并不重要。

大殿上“还我河山”的匾额是那么醒目,巨大的岳飞像让人肃然起敬,坚毅的眼神,镇定自若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你那金戈铁马的岁月里,岳飞元帅带领岳家军浴血奋战,奋力杀来犯的金兵的艰辛。刀枪剑戟的碰撞声,人仰马翻的叫喊声,弓箭的“嗖嗖”声,箭与盾牌撞击的“叮当”响声,万马奔腾,人潮涌动,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有多少人浴血沙场……我脊背发凉,不敢再去想那惊心动魄的场景。
站在“岳母刺字”的雕像前,岳母的深明大义和对儿子的期望“精忠报国”,让青年时代的岳飞时刻也不能忘记报效国家的使命。岳母的爱不是小家碧玉,家长里短,而是在乱世里少有的人间清醒。′深知只有国家安定了,才能有万家团圆,只有对国家无限忠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她是封建礼教下的一朵奇葩,她高瞻远瞩,她教会了子女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怀,她的伟大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只是让我迷惑不解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精忠报国”变成了“尽忠报国”?

不远处有一个石碑,刻有“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是对岳飞元帅最高的嘉奖。
岳飞岳云圆形的墓前,有人放了菊花,我不知道这里是他们的骨植?还是衣冠冢。我深深地三鞠躬,我什么也为他做不了,只能静静地看着墓前的一草一木和旁边的石人,墓对面的砖墙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发簪高挽,背着手跪在岳飞岳云墓前,我心中的愤怒无以言表,猛扇秦桧和王氏的头,他们是历史的罪人,是害死岳飞父子的元凶,被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千百年来受人唾骂和憎恨。我恨不能把他们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可是我无能为力。

自古奸臣害忠良,岳飞父子死的太冤了。
《满江红》还在耳畔回想,“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腔的报国热忱被一次次摧残,壮志未酬身先死,忠奸不分的宋高宗赵构一味地听奸臣的谗言,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元帅,把唾手可得的抗金大业毁于一旦,使得岳家军多年浴血奋战的成果前功尽弃, 忠心卫国的将军冤死在“莫须有”的罪名里,一手遮天的皇帝用他的愚蠢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那一刻不知赵构是否后悔听了奸佞小人的谗言?葬送了祖宗的基业。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也成了宋王朝永远的耻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光彩的篇章。

怀着满腔的悲愤,我心情沉重,走出岳王庙。那一切虽然都成为了历史,但我们不该忘记“靖康耻”,更不该忘记为了国家安定,为了民族大义牺牲的各朝各代的热血男儿,正是有了无数人的付出,才换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果岳飞父子泉下有知,看到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也可以弥补当年没有收拾旧山河的遗憾吧!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岳家军千百年来被人敬仰也是莫大的荣耀和他们该有的回报。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