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言
历史蕴含逻辑。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大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追求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大丰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谭震林、黄克诚、陈丕显、姬鹏飞等曾经在这里留下他们战斗足迹,2000多名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准确纪实历史遗址遗迹和保护纪念设施,努力挖掘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慰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不断激发老区人民在新时代的昂扬斗志,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弘扬老区精神 庚续红色基因
——关于苏北革命老区大丰区红色资源的调查
大丰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盐城市东南。古以盐业为主,唐代中期即有盐场建制。民国初年开始废灶兴垦,由盐业文明进人农业文明。1942年5月建立台北县委,8月改台北行署为台北县。1951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易名为大丰县,1996年8月,撤县设市,改称大丰市。2015年7月,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大丰是全国159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为苏中抗日根据地后方,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色资源丰厚。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根据省老区促进会《关于在全省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对全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大丰是中国革命的热土,曾留下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追求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大丰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主要战役有:一是裕华攻坚战。此战共歼灭日军30多人,消灭、俘虏、瓦解伪军近400人,是新四军二旅从苏南来到苏北后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斗,战斗中两名共产党员身绑集束手榴弹,冲到敌堡的门口,用血肉之躯,打开胜利通道。二是三次七灶河战斗。七灶河是通榆线上的刘庄镇至垦区中心集镇大中集的一条干河,在这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上先后发生了三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20多人、伪军30多人,沉重打击了侵犯垦区的日伪军。三是沈灶战斗。沈灶战斗计歼灭、俘虏、瓦解敌正规军近400名,加上保安大队、自卫队近1000人,粉碎了敌人重新占领沈灶、小海、西团的阴谋。四是解放大中集战斗。苏中二分区司令员张震东指挥战斗,以南北合围之势直捣谷振之司令部,击毙国民党先遣军第七旅旅长谷振之,大中集全面解放。全区共有2046名先烈“我以我血荐轩辕”,英气长存,忠烈不灭。其中,团职以上英烈有郭守桢、殷德林、易乃千、张兆、程步凤、黄思珍。化名方强的袁文彬烈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名垂青史。《黄桥烧饼歌》词作者李增援为掩护重伤员转移,血洒西团,壮烈牺牲。刘少奇、陈毅、粟裕、谭震林、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丰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为中共军队五大会师地之一。苏中军区指挥中心曾在草庙大沟子(现草庙镇北灶村)9个多月时间,在这里运筹指挥了苏中南线与苏北盐城等地区数十次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苏中海防团的成立,不仅开辟了海上根据地,还为中国海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力量。支持苏中战役,台北县调集150辆小推车运送弹药,出动民工800多名、船200只,运送伤病员5000余人。组织2700多名民工支援淮海战役,近6000名民工支援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有7000多名优秀青壮年参军入伍,有1227名民工为革命光荣献身。
2、大丰红色纪念设施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投入较大,得到有效保护。全区有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58处,“镇镇有遗址,村村有烈士”,全区有墓碑/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28处,以烈士命名镇村6个,分别是草堰镇成文村、万盈镇文达村、开发区长安村、新丰镇方强居委会和齐贤村、丰华街道朝荣村。由于大丰地处沿海,集镇成型较迟,遗址比较分散。目前保存完好的有: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地、新四军被服厂、盐垦中学、《江海导报》旧址、华野后方医院中转站钱氏卷瓦楼等。为做好红色遗址的保护,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调查,对有影响的事件、遗址立碑保护。同时加强区级综合纪念设施建设。1959年落成烈士纪念碑,江苏省原副省长管文蔚题字“永垂不朽”,后多次修缮提升。1978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馆。2003年重建,采用声光电手段,运用雕塑、场景、照片、画面、实物等展品,介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生平和英雄事迹。2009年组织实施“慰烈”工程,对纪念碑、纪念馆全面修缮提升,兴建烈士英名墙,现为国家级纪念设施。1986年6月在白驹狮子口落成新四军八路军纪念碑,2019年以来投资1.3亿元,在原有纪念碑的基础上,建设纪念馆,集馆、场、碑一体,内容丰富,设备现代,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各镇对烈士墓碑进行修缮和提升,并将散葬在外面的烈士墓,根据不同情况,或集中到烈士陵园安葬,或帮助修缮烈士墓碑。新丰镇2019年对方强烈士陵园进行提升,建设纪念馆,组织人员调查收集资料,声光电一体化,大大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3、调动社会力量,传承红色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成果的文化作品。通过保护一批红色遗址,征集一批红色文物,出版一批红色歌曲,拍摄一批红色影视作品,申报一批红色遗产,形成一批红色文化成果。成立大丰红色文化研究会和大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中心,不断挖掘和传承大丰红色文化。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提升大丰老区特色形象。近年来,区委党史办会同相关部门编写的《大丰人民革命斗争史》、《红色印迹—大丰市革命遗址遗迹实录》,都已经出版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初创时期海防史迹》,填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的空白,获盐城党史办优秀党史成果特等奖。《铁军号手李增援》获盐城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大丰区老促会牵头主编的《盐城市大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历经2年,已正式发行。大丰区委宣传部牵头,会同老促会、党史办部门采访、编撰大丰红色故事,在《大丰日报》系列专版报道。
4、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丰人传承老区文化,弘扬老区精神,勇于拼搏,敢为人先,创造一个个奇迹。大丰港人敢于拼搏,在沿海荒滩上围垦筑坝,建设码头,争取国家一类口岸,变不可能为可能。新丰镇荷兰花海无中生有,大胆探索,把原沼泽地进行调整改造,引进郁金香种球试种,挖掘红色基因,加大宣传,吸引游客,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中央新闻联播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典范予以推广。草堰成文村以烈士冯成文命名,在成文村广大青年继承先烈遗志,参军报国,成为崇尚。一组普通农民盛根祥,用他自己小时候听大人们传说的冯成文事迹和精神,教育自己两个儿子,并先后将两个儿子送到部队。大儿子盛德华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荣立一等功,被原第二炮兵部队授予“忠诚使命的高原火箭兵”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小儿子盛德富在浙江等部队服役,多次立功受奖。
在调查红色资源,我们坚持把调查与挖掘、保护、弘扬相结合,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一是红色事迹得到进一步挖掘。此次挖掘一批感人肺腑的人和事。斗龙港——新四军最主要军港、引水沟子——早期革命活动地、蔡素芳——邱少云式的女英雄、单干女——大丰的“刘胡兰”。二是红色遗址得到进一步提升。白驹镇为策应会师文化,修缮提升白驹烈士陵园,新建红色主题公园形成连点成片、配套完善的红色教育基地。西团镇对镇内红色遗址全面改造提升,各镇都采取有效措施,修缮提升红色纪念设施。三是红色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利用大丰日报系统宣传红色事迹,利用“两会”《会员通讯》、《大丰老区》微信公众号加以宣传,放大红色资源的效应。
在调研中也发现,红色资源的保护上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思想意识淡薄。有的视“老区为贫穷”不愿涉及,个别镇烈士陵园破损严重,杂草丛生。二是遗址遗迹损毁。大沟子曾经是新四军苏中指挥中心,管文蔚、陈丕显、姬鹏飞等在此指挥作战9个多月。斗龙港曾是新四军主要军港,如今没有丝毫痕迹。三是以烈士命名的镇、村撤并不少,原有22个,目前仅保留6个。等等。
为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借鉴外地做法,建议:
1、注重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增加投入,有序开展修缮改造,提升一批有影响的红色教育基地。根据国家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议相关部门对大丰境内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登记,确认明确保护等级。对一些重点资源加以挖掘,比如:草庙大沟子苏中指挥中心、斗龙港新四军军港等。大丰烈士陵园是盐城市唯一的国家级陵园,烈士纪念馆2010年进行提升布展,现已陈旧、落后,急需改造提升,可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以安排。
2、加强红色文化的挖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最大程度地释放红色资源效应。发挥文化部门的优势,以本地红色故事为题材,编排红色剧目加以宣传;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红色基地的内容,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馆投入超亿元,有针对性地征集文物包括向民间收藏者收购,抢救和保护红色资源,丰富展陈内容,提升展陈效果。充分利用革命纪念设施加强对群众尤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新兵入伍、学校军训、军事日、纪念日等时机,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让革命先烈故事进部门、校园、企业、社区,充分发挥各类红色纪念设施作用。
3、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把红色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一是打造204国道红色旅游带。草堰红色内容丰富,新建的《梦幻迷宫》中红色走廊及设施成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品位高,体验感强。可与白驹会师馆连线,互补共享,扩大影响。二是加强与国内红色品牌机构联合,提升场馆层次。与省市乃至国家党建教育系统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把展示区列为党员干部党建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等红色文化展示地挂钩,形成省市内固定的红色旅游线。
4、科学规划,区镇联动,增加对烈士命名村的支持,率先建成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后区划调整优先考虑红色村(居),予以保护。目前6个烈士命名村(居)基础较好,区、镇政府都通过不同形式给予扶持。建议进一步注重对这些村(居)的规划,优先安排国有公司和有影响力的企业与6个村(居)挂钩,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加以支持,激发内在活力,率先建成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告慰先烈,教育后人。
5.聚合要素、整合资源,打造鲜亮的红色资源品牌,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经济长足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苏中抗日根据地和苏北盐阜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古老的传说到故事,民歌,书画,文学报告,文艺作品,石碑雕刻,诗词歌赋等到抗战时期遗留在民间的各种实物佐证品等,每一件可以记载时代印迹的珍贵史料都具有珍藏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价值。在深度挖掘上下功夫,我们就能让现有的场馆实现价值上的不断提升。在内涵的丰富和拓展上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就能提炼出精华,理清红色文化的根脉和灵魂。将中国红元素融入到中华文明5000年的厚重历史经典中加以卒取或提练,使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勃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明结晶璀璨光芒所纣托的滨纷。这种老区精神是驱动时代发展的强音,是华夏民族不惧强敌,不畏艰辛,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将声光电,多媒体,云平台,智能化手断运用到现代场馆的设计、装新、改造、建设中来,还可以运用各种展演技法和艺术路径,让许多沉睡多年的红色基因动起来,活起来,跃起来,让星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在穿越时光的空间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6.不断创新,深化内涵让老区精神发扬光大,让红色基因在绿色发展中绽放异彩,崩发生机与活力为现代化建设谱就辉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火红的年代离不开青春燃烧的奔放激情,仅管抗美援朝时期那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气呑山河之势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那种峥嵘岁月亿万人民同仇敌慨的雄魂气势依烈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华民族强起来,这种自气观、自信心、自豪感只有在红色基因的驱动下才能实现崩发。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高举旗帜不动摇,坚定信心跟党走就必须勇立潮头去迎接挑战。千道理,万道理,凝心聚力,加快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时代的老区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充满激情充满能量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继承悍卫和发展好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信念,不屈不饶。依靠群众,真心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党爱军,拥政爱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老区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谱系是印烙在每一位老区人心灵中,永远也抹不去的DNA和RNA基因图谱,这种战无不胜的顽强毅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和守江山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结合的伟大历史创举!
宗玉成 邓月平 陈万荣
二O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