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向人生
——与父亲在一起的点滴时光
文/张晓彦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来到年底,今年是父亲故去10周年,思念之心尤甚,特别是看到跑步的图片,更是勾起了一段段如烟的往事……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加之胯关节脱臼,我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此深得父亲宠爱。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经常出去散步、运动,以强身健体。上初中后,常常跟在同学们的后面慢跑,无论多慢,都坚持跑到终点。体育课上,几名同学申报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加劲苦练,清晨和傍晚也经常看到他们跑步的身影。而我只在体育课上跑,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缓慢而非常用力地抬起腿再落下,柏油马路上留下清晰而有节奏的脚步声,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从我的身边跑过去,而我仍在坚持、坚持、再坚持……有几次,我听到同学们在议论:“今天张晓彦又跑到‘鲜峰小桥’了,虽然慢,可她坚持到最后,这种精神真值得咱们学习。”
回家后,我把同学的话告诉正在切菜的父亲,他抬起头,笑眯眯地对我说:“晓彦,可别骄傲呀!在今后的路上,你会发现顽强的毅力会帮助我们战胜许多困难。”父亲的话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一次次得到印证。
初二暑假,父亲带我到风景区游玩,可爬山一项把我难住了,当时很想耍赖,找出许多理由跟父亲说要在半山腰等他。父亲听我小声地说完,看着我那只轻轻拽他衣角的手,微笑着说:“晓彦,你要明白,这和你在学校跑步是一样的,要有坚强的意志。只有奋力攀登的人,才能看到山那边的美丽风景。”
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牵引下,我终于登上山顶。当我极目四望,看到无边无际的远山绿野,顿感心胸开阔,一时间竟然激动得流下泪水。只是山那边的美景中还有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山峰,需要我咬牙攀登,才能一次次战胜困难,而距离心中的目的地更近一些。
走上工作岗位我依然坚持学习,两年后拿到了全国承认的成人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专业是工业企业管理。2015年,我终生难忘,这一年,我同女儿一同参加了高考,考取了长春光华学院,而此时,父亲已故去多年。在那些日子里,我遇到过无数的挫折失败,可始终坚信胜利就在前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学生时代那个亲切的“鲜峰小桥”。
记得婚后,父亲、爱人和我围绕离家很近的中学操场跑步,我的速度依旧远远比不上锻炼中散步的人们。由于我腿部不适合跑步,坚持半年后就停止晨跑。
可每每想起那段晨跑时光,便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尤其是在漆黑的冬日清晨,父亲几乎每次都比我和爱人先到操场并开始晨跑,我俩到时与父亲挥挥手,表示看到对方了就开始跑步。我们顶着满天的星斗,脚下的积雪逐渐被踩实,父亲跑得快一些,经过我的身边时,经常拍拍我的肩膀,我们相视而笑。有时,他还要甩出一句:“累了就歇一会儿!”
天边出现鱼肚白,渐渐的淡红色、红彤彤、金灿灿的,好似“紫禁仙舆诘旦来”,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了……我一边跑,一边看太阳周边的变化,不禁感慨:“新的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作者与父亲1988年在大连留影
后来,我把这些感触不止一次地讲给父亲听,他听后总会浮现熟悉的慈祥的笑意。
父亲宠我爱我疼我,但他更教会我:“跑步不仅仅是跑出去,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找回来。”
作者简介
张晓彦,吉林省松原人,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杂志摄影俱乐部会员、吉林省残疾人作协副主席、松原市肢残人协会挂职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女摄影家协会理事、吉林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痴迷文学、摄影、绘画多年。文学作品曾在《中国石油报 金秋周刊》《吉林残联》《长春日报》《吉林石油报》《松原日报》等媒体发表。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王国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