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夕 阳 正 红
原作/路漫漫
应知音之约,在西桥中学七二届学子们毕业五十周年之际,建议我能留下几行文字,以示纪念。对此,我是没有丝毫心里准备的。但盛情难却,出于礼貌与信任,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原西桥中学是喀喇沁旗仅有的四所老中学之一,是喀喇沁旗东部地区,包括原楼子店乡、山前乡、马蹄营子乡、昌盛远乡、乃林乡、西桥乡六个乡镇唯一的一所中学。
早在一九六九年前,西桥中学还是一所初级中学,而我们这届,则是由初级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的第二批学员。一九七0年九月一日上午,正值花季的我们,便背着行李卷兴高采烈的从四面八方,怀着各自的梦想,不约而同的云集于西桥中学,开启了为期两年半的求学之旅。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打上了抹不掉、揭不去的一辈子同学关系的烙印。
这批学员约160多人,分别被分在了三个班级里。那时候,物资极度匮乏,尤其食物非常短缺,就连勉强填饱肚子都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当时,正值大姑娘小伙子的我们,忍饥受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也是司空见惯的事。这对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急需补充营养的我们来说,其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如此,我们的精神却是充实而饱满的。每天下课或放学后,唱歌、打球、追逐打闹,无忧无虑,好不快活。
尽管学制仅有两年半,又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教学还没有纳入正轨,教材还不完备,教学内容也不系统,师资力量更是参差不齐,而且还是在近乎半耕半读的状态下草草完成学业的。好在我们有幸遇上了顶着巨大的压力,一边挨批斗,一边给我们上课,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马森、汪中武、谢光第、孙玉章、杨兆祥、王景山等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可尊可敬、宜师宜友的好老师。
江山代有才人出。凭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加之不懈的个人努力,在这批学员中,还是先后涌现出了以彭益民、李柱玉、谭国军、佟大地、吉木、许国、倪汉卿、李占林、杨柏林、付贵章、陈瑞芝、张瑞莲、仝金英、韩晓华、韩晓敏、赵怀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精英,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形式为社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旗帜。
沧海桑田,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万没料到的是,五十年前跨出校门那一别,有近三十张鲜活的面孔竟天人永隔,而永远离开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五十年,半个世纪。在这段简短而又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经历、见证的沧桑巨变可谓太多太多了。最直观的便是我们亲眼见证了祖国由积贫积弱而发展为空前强大的历史巨变。而又一值得欣慰的便是,于毕业四十四年后,天各一方的我们,受益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受益于以谭国军、吉木、韩晓华、许国、陈瑞芝、尹承章等为核心的一众热心肠的同学们,重又把已失联四十多年的我们,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一个角落又一个角落,以从不言弃的精神与勇气,硬是从天南地北把我们这些失了群的孤雁重新聚拢到了一起。并特意建了一个同学群,把即使在校读书时都互不相识的大部分同学拉进了同一个群里,说说掏心窝子的话,互通已中断了多年的信息。并且还不定时的聚一聚,爬山,游水,踏青,赏花,聊天,举杯……
古今中外,包括天王老子在内,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尽善尽美一说。反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如意事却十之八九。对此,我们既然无力改变,就应我自横刀向天笑,风物长宜放眼量,坦然而勇敢的去面对才是。
好在我们这些草根出身的布衣们,有幸赶上了今天这个绝佳的美好时代。即使如今已经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但国家并没有抛弃我们,而是定期给我们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使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托,老有所养,活的有尊严。
目前正处于疫情高发期,而我们这个年龄段则是抗击病毒能力的弱势群体。在迎来西桥中学七二届学子们毕业五十周年之际,作为人微言轻的我,还是轻轻的忠告你一声,真正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顽强的挺过去,三九过去仍是艳阳一片。
纸短情长,各自珍重,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丛中笑。顽强的活着,乐观的活着,明天会更好。
2022年12月26日


路漫漫,中共党员,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人。素喜小说,散文,楹联,书画,报告文学,人物传记,诗词歌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