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北宋·阮阅《减字木兰花》
五绝·冬至后
文/陇上
雪舞柳丝岸,冰封瘦水河。
凌寒梅醒绽,迎岁唱春歌。
五绝·冬至
文/李建初
数九寒天至,迢迢夜正长。
休言冰雪冷,春意在前方。
七绝·冬至
文/黄河艄公
冬至无风照暖阳,未寒犹似度春光。
阖家亚岁团圆饭,饺子温馨润肚肠。
七绝·冬至
文/吴如来
北风呼啸失温柔,此节来临冷冻稠。
日影终能长一线,离春不远盼心头。
七绝·冬至
文/姜士彬
此日南归数九阳,祛寒水饺味飘香。
倾杯祝贺辞冬夜,阴极相交昼转长。
七绝·冬至
文/陈维平
轮回节序岁临终,数九严冬又复逢。
莫道凋枯林木老,寒梅傲雪映天红。
七绝·寅岁冬至随吟(新韵)
文/东昌居士
恐疫风中亚岁临,转阳数量乱人心。
当知云后阳光在,挺过双寒就是春。
七绝·冬至网上祭奠
文/董峰
疫中冬至更添寒,满地羊群岂忍观。
身在异乡回不得,网屏祭祖佑平安。
七绝·冬至有感(新韵)
文/张秀祥
大地冰封入暮冬,江天九域换新容。
寒梅傲雪添诗意,素裹千川韵景浓。
七绝·冬至
文/刘新军
数九天寒风怒吼,隆冬地裂雪无踪。
红梅绽放添诗意,绿竹收心送笑容。
七绝·壬寅冬至节(二首)
文/辉叔
(一)
空无雪落也无晴,冬至今来数九迎。
昼短风寒天地冻,夜长阴极一阳生。
(二)
朔风呼啸草凝霜,瘦径疏篱菊落黄。
又见梅花寒雪傲,且回冬至夜无长。
五律·壬寅冬至节
文/田庆瑞
饺子清汤煮,圆盘盛上来。
芝麻青蒜拌,陈醋辣椒醅。
美味酬佳节,寒时把酒杯。
今冬看又过,何日大安回。
五律·冬至
文/孔繁恩
冰封数九连,冬至北风牵。
上达阴阳变,平交昼夜先。
梅开红柳道,雪霁碧云天。
待兔投身坐,怀春画妙缘。
五律·冬至
文/尹远志
冬至古来传,民风续万年。
北疆包饺耳,南国煮汤圆。
夜寂施寒短,晴翻变长延。
阴期阳启动,气象易多迁。
七律·冬 至(新韵)
文/黄河艄公
古来冬至大如年,节气即临数九天。
黑夜漫长星斗亮,朔风横扫草庐寒。
一场鹅絮飘空宇,几缕梅香沁腑间。
喜庆迎新包肉饺,合家欢笑共团圆。
七律·冬至寄语(新韵)
文/思雨飞云
节后花开瘟逝远,年前疫去卯春还。
东西万户迎冬至,南北千家度岁寒。
玉蕊无尘铺大地,山川怕冷盖银毡。
城乡上下都康健,不道阴阳老少安。
七律·冬至
文/杨天鹏(辽宁)
隆冬入九今朝数,朔指斗杓时序催。
万里长天疏阔画,数枝俏影暗香梅。
暖阳隐约青山孕,幽梦依稀碧水回。
莫道寒风砭刺骨,严威消却掌中杯。
七律·冬至
文/孔繁恩(山西.灵石)
夜长昼短气增寒,正冷风生自远峦。
妙趣成春何日事,深谋上瑞偶来欢。
多情白雪洒如梦,有约红梅插满滩。
冬至随时谈列九,中原取意寄云端。
七律·冬至即怀
文/尹远志(湖北)
数九寒天冬至到,银装素裹盖绵床。
红梅翠柏留姿影,岸柳丹枫沐夕阳。
炉剪品茶凡类扫,酒温觅句话情觞。
可怜小憩当庭睡,南苑浑儒趁午香。
七律·冬至
文/郭东民(山东临沂)
怱阳挂彩怨天寒,朔气横流怎乐观。
雾暗三年同日霈,云开一笑万民欢。
不堪寂寞抛身外,常把忧愁著步宽。
自种青蔬肴味赏,沉浮饺子觅心安。
鹧鸪天·冬至感怀(新韵)
文/张秀祥
彻骨隆冬地染霜,风携瑞雪寄梅香。琼楼玉树迎霞慰,碧海银池映紫光。
白昼短,夜宵长。流年煮酒韵诗章。山河静好皆无恙,锦绣神州国运昌。
清平乐·冬至寄怀(辛弃疾体)
文/张文豹
又经冬至,莫恨光阴逝。慨叹余生逢盛世,日子丰盈岁岁。
疫病肆虐三年,遥思华夏攻坚。不惧妖魔出没,亿民党领朝前。
忆秦娥·冬至
文/颜景泉
冬腊月。画梅奏律长天阔。长天阔。寂寂寞寞,钟漏并歇。
残年阳历话离别,溪河冰冻迎飞雪。迎飞雪。虎年归去,玉兔传捷。
卜算子·冬至小调
文/倪少芬
风吹雪花飞,冬至悠然到。宠犬银田画梅园,小鸟枝头闹。
树挂映彩霞,熠熠金光耀。冬日琼花醉墨痴,奋笔书新调。
行香子·冬日寻梦
文/张文举
雪净云天,梅点冬妆。任疏枝独掩苍茫。年时渐杪,日色初长。但冰留景,风留韵,梦留香。
撩开寒幕,斟温旧迹,更封存眼下时光。情融腊气,意浸琼浆。怎望春容,听春信,枕春阳。
免责声明:本刊刊发作品,不代表本刊观点,如有文责,作者自负;本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执行主编】贝拉维拉
【执行编辑】陶大宏 郭歌
【责任编辑】李相亭 李庆泉 田庆瑞
【本期推送】古韵一社社长。石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