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 王 安 石 《元日》
文 | 冯 仕 禄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吹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宰相王安石咏春节元日的一首七言绝句。
北宋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年),起用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次年拜相。赴任时 ,恰逢百姓按习俗过年,到处是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节日欢快氛围的愉悦,变法激情的奔放,使他诗兴大发,以行云流水之势,挥毫泼墨,一首巜元日》诗作跃然纸上。
这首诗没有婉转深邃的言辞,没有惊天动地的语句,只是抓住元日各项传统节事,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元日的画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辞旧迎新 ,紧扣题目,渲染热闹气氛。人们迎着暖和的春风痛饮屠苏酒,酣畅尽兴。初升的太阳照着千家万户,呈现日出的光辉,象征前景美好。最后一句写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既写当时民俗,又含除旧布新之意。诗作记事真实,描写细腻,内容充实,文字爽利,结构严谨,意味深长,不愧是诗坛上一支鲜艳奇葩。
王安石出身儒学仕宦之家,青少年时随父宦游四方。长大成人后,虽历任官职不高,但毕竟多年游走官场。居庙堂之高后,身居宫中。如此一个身世不凡的封建官吏,尚能注重接触社会,体察民情,关注民意,与民同乐,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人们赞扬他的缘由所在。从变法的内容看,有的条款提出限制地主阶级的剝削权利,有利于缓解农民负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两次拜相变法,由于反对势力对抗,均未成功,给历史留下了一絲“遗憾”。
王安石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文学“唐宋八大家”之一,各方面都有很深造诣。这首诗,除写元日外,弦外之音立意高远,蕴含了变法深刻的政治含义。通过描写元日,抒发了自己实行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自信和情感,彰显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奋发精神。同时,渴望能为君王重视,给预发挥才能的机会。是一首融情入境,寓意深刻的好诗。爆竹声中辞旧岁,寓旧制将废除,新法将到来。春风送暖、饮屠苏酒、阳光普照、光芒四射,寓变法使新事物充满生机,给国民带来希望,人们畅欢庆贺。新桃符换旧桃符,寓新法换旧制,前程光明。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巜元日》诗问世九百多年至今,为民间所喜爱,广为流传,推崇诵之 ,脍炙人口,经久依然。不失为一首文坛大家佳作。

作者简介:冯仕禄,文学爱好者,有大量文学作品发表于多家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