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下午,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个宪法开放日前夕,应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邀请,文生律师大讲堂2022年第六讲(总第62讲)。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贯通式+浸入式”,政法类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系列讲座。
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国家一级律师,博士生导师王文生律师在线上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八十余人带来了精彩的课程。
该讲座以《以律师的良知和尊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题,获得同学的好评。
讲座由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雅娜教授主持,此次讲座是王文生主任第九次做客东北师范大学开办讲座。

王文生主任从事司法工作整整五十年,是一个集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高级警官、高级律师、法学教授于一身的多栖法律人,他把自身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历程中萃取的菁华浓缩入整个讲座之中。

王文生主任从六个方面对 “以律师的良知和尊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一题展开讲述:
一、“厚德”德高人自寿,德不孤必有邻,得道多助,律师必须具有法律的良知和尊严,为律师者必须守住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二是“明法”:律师是法律之师,必须精通法律,律师必须具备高深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司法实务经验,用法律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治时代专业为王,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就谈不到律师的尊严,律师不仅要运用法律知识说服法官,采纳自己的正确意见,同时也要向没有胜诉可能的当事人释法明理,减少他们的诉讼成本,律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
三是“诚信”:诚信赢天下,人无信不利,业无信不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四是“敬业”:律师接收委托后,必须把当事人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为当事人提供一流的法律服务,贪黑起早是律师的常态,如果朝九晚五,像机关干部一样,律师是不可能完成客户委托的事项的。
五是“尽职尽责”:所谓尽职尽责,即律师要穷尽各种手段,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要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去化解社会矛盾,包括动用诉讼、非诉讼的、刑事的、民事的、行政的合法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六是“无私奉献”:这是律师的最高境界,律师不仅仅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还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扶危济困,具有家国情怀。

最后,王文生主任讲道:“律师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被他人需要、被社会需要,能够满足自尊,唤起激情的职业。律师让我获得了幸福,让我的人生充满了精彩,让我由一个初中毕业生变成了一个喜欢朗诵、喜欢写诗,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不合格的诗人。”

值此国家宪法开放日前夕,王文生主任希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校友们毕业之后选择律师生涯,或从事其他法律职业之后再选择律师生涯,用律师的良知和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他一样享受从事律师职业的幸福服务快乐。
王文生主任在从事律师工作期间荣获很多荣誉,先后被国家律师学院,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等高等法律院校聘为兼职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被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选为理事,被中国犯罪学学会、中国法学会廉政法制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中国行为法学研究会等四个法学研究会选为常务理事,被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吉林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选为副会长,被吉林省工商联民营企业法律维权中心、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吉林省市场监督学协会聘为特聘专家,被吉林省人民检察院聘为专家咨询委员,有的论文荣获中国法学会和中国老龄协会优秀论文奖,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吉林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共长春市司法局党组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优秀律师 、长春市突出贡献律师、中央宣传部和《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学习平台专家库成员,被很多党政机关、商会聘为法律顾问,特别是今年以来,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选为委员,被吉林省工商联选为执行委员,又被选为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全国工商联代表参加全国工商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被评为长春市“领军型"律师所,是获得四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的律师事务所。所有这些荣誉的取得,来源于何处,王文生主任把它归结于今天讲座的主题,就是来源于他和他的律师团队“以律师的良知和尊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编辑:郭晓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