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狱中遗作感悟方志敏的崇高品德(四)
《可爱的中国》: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赣东北根据地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下,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1930年1月,毛泽东将这块革命根据地命名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位于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内的方志敏办公室兼卧室。2013年7月摄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中新社发 徐文东/摄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方志敏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在紧接着举行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称赞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同志们是“苏维埃模范工作者”。
1934年7月,为了牵制国民党主力部队、掩护中央红军转移,红七军团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向闽浙皖方向进军。同年11月,方志敏领导创建的新红十军与北上抗日先遣队会合,组成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继续执行抗日先遣队任务。这支队伍遭到了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方志敏带领部队同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七昼夜后,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俘。
1935年5月2日,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文中,方志敏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自信,对未来中国充满美好的憧憬。他这样预言:“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那个黑暗、落后、混乱的年代,可爱的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少年时代,方志敏参加了抗议袁世凯政府和日本秘密签订“二十一条”的爱国运动,抵制日货;在上海,当他在法租界公园门口看到“华人与狗不准进园”的牌子时,感受到了奇耻大辱;在乘坐的江轮上,他目睹了三个穷苦人被买办流氓鞭打、沉吊、侮辱的惨剧,气愤地喊出一声“打”……方志敏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幕幕的悲剧,他把这些都写进了《可爱的中国》。他说:“那肥人指挥的鞭打,不仅是鞭打那三个同胞,而是鞭打我中国民族,痛在他们身上,耻在我们脸上!”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手稿。2012年11月2日摄于天津文庙博物馆(孔庙)。中新社发 李胜利/摄
在《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深情地将祖国比喻成母亲,坚信我们的民族可以图存、崛起、强盛,“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他还以诗情画意般的柔情,如数家珍般地述说了中国的可爱:“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肥肤上之健美的肉纹和肉窝?”“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份,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方志敏在写《可爱的中国》时,就知道敌人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说:“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在文稿最后,方志敏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发出呼喊:“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在方志敏心目中,未来的中国,一定是既伟大又可爱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