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毛主席
作者/牛东
一到12月26日,我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因为这一天,我们华夏的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诞生,中国的命运从此不同。
他是读过私塾,曾经是一介儒生,岳麓书社墙上的“实事求是”镌刻在他的心中,他有儒家的为民请命,舍身取义,铁骨铮铮。他走出了儒,进了现代学堂,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海中游弋纵横。《二十五史》与《资治通鉴》中,他看透了王朝的兴衰罔替;在道家的学说里,他领悟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在长期残酷国内战争中,在慢慢长征路上,他抛弃了书生意气,创立了民主集中制度,完成了书生到领袖的美丽转身。哲学的深刻,使他高瞻远瞩,游刃有余于军事与政治,豪放于书法与诗词。心底无私的爱民情节与浩然正气,让祖祖辈辈的中国人难以忘记。
在大革命最艰难的时刻,他分析了中国各个阶级,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造性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进行武装割据;四次反围剿,红军神出鬼没的大败蒋匪军,不断壮大和发展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领导地位,成了我党我军的命运转折。奇袭乌江,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师陕北,开辟中国革命圣地。一本《论持久战》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式、发展,出路与未来;三年解放战争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劳苦大众从此翻身做主。他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辈们忍受着长年战争造成的贫穷,拿着最低劣武器,用过人胆识、勇气和血性在世界上打出了一个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他的长子却长眠于朝鲜大地;他领导的两次中印战争打得印度三十年不敢正眼看中国。他清醒的用“两弹一星”的成功,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这一切都是那个划时代伟人的英明领导,他虽是领袖,但穿着补丁内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连肉舍不得吃,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他把一生的积蓄都交了党费。
他心里装着国家、民族和亿万人民群众,亿万人民群众怎么能忘记?
我们永远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伟人——毛主席。
作者简介:
牛东,男,53岁,清照故里,济南章丘人。吉林大学本科毕业,从军近30年,一直就职于海军设计院,大校军衔。自幼喜爱文学,背记诗词及诸子百家文甚多。年长涉猎卢梭,雨果,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西方巨匠注述颇多。不惑之后,潜心研究《道德经》,已背颂四百余遍,并习张岱年,冯友兰,王弼,林语堂及王蒙之译注,多有心得,已自注译成书,正在勘校。闲暇曾研究《四书》及《禅学》十多年,亦深有体会。著有诗文集《闲得篇》、《偶得篇》两书,均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山东散文协会会员,青岛作家协会会员,《清照文化》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