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远方

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这两天,原铁八师师长、十八局局长景春阳,原铁八师政委、十八局党委书记孔庆云相继离世,全局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两位老首长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那是他们戎马倥偬的时代,那是他们叱咤风云的时代,引滦入津就是在最后的军礼下,他们带领队伍完成的巅峰之作。
2018年,铁道兵组建70周年之际,《铁道兵》公众号集体创作了大型组诗《英雄铁道兵史诗》共20首,其中最后一首《引滦入津》由我执笔,为求证核实有关工程技术问题,我咨询请教了景春阳,得到了他的热情支持指点。现将这篇作品重发,送两位老领导一路走好!
引滦入津
远方执笔

【引滦入津工程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荒,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全面告急。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引滦入津工程于1982年5月11日正式动工。引滦入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修建一条234公里的输水干渠,其中最艰险的地段,是要穿越燕山山脉,修建引水隧洞。铁道兵第8师、11师52团,担负开凿7210米的引水隧洞和1565米的明挖埋管任务。工期紧 , 地质差,塌方极度频繁 , 渗水泛滥严重,他们“分兵合击、长隧短打”,上重兵、攻重点、争主动、往前赶,先后战胜大小塌方591次,排出地下水370万立方米。1983年9月11日实现正式通水。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就完成原计划三年的任务,工程施工创奇迹,“顽强拼搏、为民造福”的引滦精神世人称颂。
天津,曾是著名的九河下稍,
可不知从何时起却流断水少,
市民只能强咽地下咸水,
整座城市都在干渴和苦涩中煎熬。
水荒笼罩,
拉响警报,
一项空前宏大的引水工程,
在党中央关怀下鸣响了开工礼炮。
二百多公里引水明渠,
军民携手参战热情如潮;
十公里地下引水隧洞,
铁道兵把最重的担子挑。
“老虎团”雄风猛志,
在地层深处发威咆哮;
“攻坚连”火线冲锋,
风枪铁镐都上了刺刀。
洞子深,长隧短打,
卡口多,分兵包抄;
断层密布,一道道穿越,
塌方频繁,一回回清剿。
五百二十七级台阶,
将帅挺身战壕;
没有新娘的婚礼,
士兵家事全抛。
数百个日夜,
数百天浴血奋战;
数十个掌子面,
数十处激情燃烧。
慰问团送歌送戏,
把助阵的战鼓猛敲;
铁道兵司令员深情敬礼,
吹响冲刺的无声号角。
终于,这军旗下的最后一仗,
只用预定工期的一半时间,
就在地球上留下完美的痕迹,
向党和人民献上胜利捷报!
滦水来了,甜水来了,
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三岔河口的盼水妈笑了,
津沽大地涌起滚滚的春潮!

槛外人 2022-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