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也是富有才情的诗人。周恩来的睿智世所公认,其诗词从精心选体、灵活用典到巧妙引录,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精心选体
对周恩来而言,诗词不仅是寓情的载体,更是战斗的武器。他精心选取诗歌体裁,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周恩来擅长以诗仿古,以抒发现实情感。他曾仿《春望》作《村望》:“国破山河在,村残草木深。感时勿落泪,誓叫寇惊心。烽火连岁月,捷书抵万金。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一改原诗的伤情,“勿落泪”比“花溅泪”更显刚毅,“寇惊心”比“鸟惊心”更觉豪迈,“岁月”之于“三月”更加坚定,“捷书”相较“家书”更有格局,“休志短”“患除”更加激昂,彰显了与敌人奋战到底的热血斗志。按《示儿》原韵和诗:“战火洗劫万室空,吾侪争见九州同。华师尽扫列强日,捷书飞传告鳌翁。”相较原诗的深沉爱国情感,仿作更具鲜明时代特色,充满尽扫列强、一统华夏的冲天豪情。“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周恩来对陆游爱国诗的推崇,也是自我的一种刻画。
周恩来讲究诗体选用,以表达诗外之意。新文化运动前,他创作的多为古体诗,古朴典雅、气象博大,抒发忧国为民的情怀和重整乾坤的志向。1919年后,伴随思想解放的大潮,他的创作偏向白话诗,表达了民族“觉醒”主题,宣传民主科学进步思想。为了让诗歌走进群众,更好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周恩来还作过打油诗《题〈双乐天图〉》,表达军民情深的主题,受到百姓的喜爱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