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向光阴惰寸功
文/云蒙山人
时间管理研究专家杨杰说:“智者利用时间创造机会,所以他成功的机会永远比别人多;庸者将时间拿来把握机会,所以他只会获得一点点成功;愚者则浪费时间来错过机会,所以他永远不会成功。”时间是最公正的,他给任何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不同的人对它的把握和利用却有天壤之别。
在当今多媒体时代,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序、高效利用,最终通过把握时间成为人生的主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大课题。
一万年太久,须只争朝夕。首先要树立管理时间的意识,充分重视时间。
我们以初中阶段为例算一笔账:初中3年大约有1000天,24000个小时。除去每日睡眠和吃饭10个小时,剩余可支配的时间只剩14000个小时,再除去上学、放学路上耗费的时间和娱乐时间,最多只能剩下10000个小时,也就是一年左右时间。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强烈的意愿去提升管理时间的能力,通过多种节约时间的方式“延长”自己有限的时间。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次要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
就拿最熟悉的炒菜做饭来说。同样是吃米饭,预计四菜一汤,有人可以在半小时左右彻底搞定且轻轻松松,有人却要整整忙活三四个小时还狼狈不堪,主要是看会不会合理安排。能够快速完成任务的人,大多数是先把米饭蒸在锅里,在等待米饭出锅的时间,调凉菜、炒热菜、烧汤,最终可以做出一顿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让吃饭的人赏心悦目。

分清主和次,把握缓与急。再次要掌握管理时间的重点,高效利用时间。
每个人脑力、体力活动的高峰期各不相同。有人习惯三更灯火五更鸡,前半天思维高度活跃,做事效率高。有人习惯日上三竿才起床,麻雀闹林方回家,后半天体力非常,做事成效大。这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印证,确定自己的智力高峰期和体力高峰期,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从而在相同的时间内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
积少方成多,水滴石可穿。最后要抓住时间管理的底线,绝对珍惜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边角料节约材料,提高效益。同样,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可以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创造出24小时以外的时间。名人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在工作上。我们也应该把别人娱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还可以把课间休息、等公交车、排队甚至于失眠等零散的时间用来抄课文、背单词、请教问题,包括从事艺术创作,在避免隐性时间浪费的同时增多有效时间。这样,不仅减少了无聊的烦恼,而且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这些作为,短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长此以往,能让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变化,彻底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总之,在时间的管理方面,充分重视是前提,合理安排是基础,高效利用是目的,绝对重视是保障。没有一份努力会抹煞,没有一份耕耘会白费。我们要坚信,幸福不会从天降,风雨之后有彩虹,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题字嘉宾】王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号鲁耕斋,启蒙老师为著名书法家马英武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书法,师古不泥,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广结志趣相投好友。
嘉宾电话:18702975816
联系地址:洛南县石门镇河西南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