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有诗书足自夸
文/云蒙山人
有多少书?半壁江山,一屋墨香。3米高、7米长的一面墙,整整一面墙,全都是。多而不繁、杂而不乱,从上往下分7层,依次是工具书、小说、散文、生活百科、杂志合订、名家自选集、教学专业书。按照30公分的厚度计算,约为6.3个立方;按照每本1.5厘米厚估算,大约2300本。你可能会说,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啊?我得告诉你,这只是我全部藏书的约1/7,如果把它全部摆出来,需要这需要七个这么多,大约15000本。这么说来,还真的是屋有诗书足自夸。 哪儿来的?节衣缩食,全权自购。虽然说偷书从来不算窃,借书不还不是偷,但对于我来说,我清楚地知道,它们是100%的属于自购自用,没有纠纷,绝无异议。 值多少钱?积少成多,数额较大。即便是其中也不乏在旧书摊上、废品站里以“知识论斤卖”的方式购回,但也占了我有限收入的很大一部分。15000本,按1本10元估算,也需要15万元真金白银! 全看过吗?也许不懂,绝对通读。那可是我自己掏钱买的,是“省略”了无数碗扯面、无数个凉菜、无数件衣服换得的,怎么可能束之高阁?再说了,咱还没有达到“看书看个皮儿,读报读个题儿”那个级别,只能实实在在的一行一行、一页一页、一本一本的读过去。好在这万余本书不是一天两天得来的,分配到40年1万多天里,也就是一天一本吧,您还觉得不可能吗? 留着啥用?常常闲着,偶尔用到。我不是隔三差五需要写文章吗?当文思枯竭到黔驴技穷的时候,抬头望见某一行某一本,迅速翻到某一页某一处,会突然间觉得茅塞顿开,文章可以顺畅完工。 将来咋办?且行且看,珍惜资源。曾经萌生过全部捐出去,设立一个故乡读书会,可惜因为没有场地,加之管理人员始终未能落实,望而却步了。如果说到更远的将来,则可以肯定的说,这世界永远没有纸质读物彻彻底底被电子读物取代的那一天,就像人民币会进入收藏收藏市场一样,这些记录时代发展变迁、传承人类文明薪火的书籍,永远都是不可估量的无价之宝。 太抢眼了!到我的陋室是来过的每一位亲戚朋友、老师、学生,第一句往往都会问,“怎么这么多书?你是图书管理员吗?”我无一例外地回答他们:“这里的书每一本都是我的,而且还不是全部!” 说也奇怪,随着藏书一本增多,我的体重也莫名其妙与日俱增。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惊讶,“你还是当年那个你吗?为啥体量如此庞大?”我笑着回答,“大概是这几年攒的书太多了。” 时间长了,就连看过我藏书的学生都敢调侃太阳地里沐浴阳光的我,“看,老师在那晒书呢。”后来呢,后来他们就把我神化了,“别人胖,是肥肉,老师的肚子是百度。” 买书是消费,藏书是储蓄;阅读是积淀,写作是释放。我的这些书和它们所承载的无形的力量,确实给了我前进的勇气,也或多或少使我成为芸芸众生中稍稍有点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以致我盲目乐观地调侃:40多年乐读善作,且可谓读书有道;30余载教书育人,称得上问心无愧。 茶可醉人何用酒?书能香我不需花。不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我可以斗胆直言——屋有诗书足自夸。


【题字嘉宾】王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号鲁耕斋,启蒙老师为著名书法家马英武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书法,师古不泥,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广结志趣相投好友。
嘉宾电话:18702975816
联系地址:洛南县石门镇河西南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